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298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车架一般包括用于安装前叉的前叉套筒,用于安装鞍座的鞍座套管,用于安装中轴的中轴套管,前叉套筒和鞍座套管之间通过上梁连接,中轴套管和前叉套筒之间通过斜梁连接,而鞍座套管与中轴套管之间通过立梁连接,另外还设用于安装后轮的后轴叉架,后轴叉架一端用于安装后轴,另一端与中轴套管固定连接。
[0003]表演自行车是一种用于表演自行车车技的自行车,其在骑行表演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远大于一般自行车。
[0004]但现有技术中普通自行车后轴叉架安装于立梁一侧,并与上梁无连接关系,缺乏整体效果,且车体受冲击力差,结构不稳定,在表演过程中容易发生车体变形情况。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包括前叉套筒、鞍座套管、中轴套管及后轴叉架,所述鞍座套管与中轴套管之间设有立梁,所述前叉套筒与中轴套管之间设有斜梁,所述前叉套筒与立梁之间贯穿有上梁,且所述上梁穿过立梁并延伸至后轴叉架上端,所述后轴叉架下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端从两侧与上梁在靠近上梁与立梁连接处的前侧固接,所述上梁超出立梁段与后轴叉架上端曲线形状一致。
[0007]所述立梁从两侧设有与后轴叉架连接的加强筋。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所述前叉套筒与立梁之间贯穿有上梁,且所述上梁穿过立梁并延伸至后轴叉架上端,所述后轴叉架下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端从两侧与上梁在靠近上梁与立梁连接处的前侧固接,所述上梁超出立梁段与后轴叉架上端曲线形状一致,上梁延伸至后端并与后轴叉架上端从形状上融为一体,从结构上与后轴叉架上端从两侧连接,使得整个车体整体效果强,受冲击能力强,结构稳定,防止在表演过程中车体发生变形情况。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鞍座套管,2.上梁,3.前叉套筒,4.斜梁,5.立梁,6.中轴套管,7.加强筋,8.后轴叉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前叉套筒3、鞍座套管1、中轴套管6及后轴叉架8,所述鞍座套管与中轴套管之间设有立梁5,所述前叉套筒与中轴套管之间设有斜梁4,所述前叉套筒与立梁之间贯穿有上梁2,且所述上梁穿过立梁并延伸至后轴叉架上端,所述后轴叉架下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端从两侧与上梁在靠近上梁与立梁连接处的前侧固接,所述上梁超出立梁段与后轴叉架上端曲线形状一致。
[0013]由于所述前叉套筒与立梁之间贯穿有上梁,且所述上梁穿过立梁并延伸至后轴叉架上端,所述后轴叉架下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端从两侧与上梁在靠近上梁与立梁连接处的前侧固接,所述上梁超出立梁段与后轴叉架上端曲线形状一致,上梁延伸至后端并与后轴叉架上端从形状上融为一体,从结构上与后轴叉架上端从两侧连接,使得整个车体整体效果强,受冲击能力强,结构稳定,防止在表演过程中车体发生变形情况。所述立梁从两侧设有与后轴叉架连接的加强筋7。使得后轴叉架下端更加稳固,防止变形。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包括前叉套筒、鞍座套管、中轴套管及后轴叉架,所述鞍座套管与中轴套管之间设有立梁,所述前叉套筒与中轴套管之间设有斜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套筒与立梁之间贯穿有上梁,且所述上梁穿过立梁并延伸至后轴叉架上端,所述后轴叉架下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端从两侧与上梁在靠近上梁与立梁连接处的前侧固接,所述上梁超出立梁段与后轴叉架上端曲线形状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从两侧设有与后轴叉架连接的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结构的表演自行车架,所述前叉套筒与立梁之间贯穿有上梁,且所述上梁穿过立梁并延伸至后轴叉架上端,所述后轴叉架下端与中轴套管连接,上端从两侧与上梁在靠近上梁与立梁连接处的前侧固接,所述上梁超出立梁段与后轴叉架上端曲线形状一致,上梁延伸至后端并与后轴叉架上端从形状上融为一体,从结构上与后轴叉架上端从两侧连接,使得整个车体整体效果强,受冲击能力强,结构稳定,防止在表演过程中车体发生变形情况。
【IPC分类】B62K3-02
【公开号】CN104743019
【申请号】CN201310756070
【发明人】王庆孝
【申请人】天津佳佳工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