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2394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板30的第一孔66和第二板32的第二孔67中,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61被剪断使得轴部64的一部分641与剩余部分随着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的相对移动而分离。
[0090]如图7所示,作为树脂销插入孔的第一孔66和树脂销61可以相对于与柱移动方向Xl正交的方向Yl相对地移动预定量。具体地,在配合到树脂销61的外周上的金属套环62的外周与第一孔66的内周之间相对于与柱移动方向Xl正交的方向Yl设置有间隙SI和间隙S2。以此方式,位于树脂销61与第一孔66之间的相对于与柱移动方向Xl正交的方向Yl的游隙的量(在该实施方式中,相当于金属套环62与第一孔66之间的游隙的量)形成得比悬吊螺栓25中的每个悬吊螺栓与对应的第一孔31之间的游隙的量更大。
[0091]也就是说,固定托架23和倾斜托架24 (可移动托架)的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Xl正交的方向Yl)上的定位通过第一板30的第一孔31、第二板32的第二孔33、以及悬吊螺栓25来实现。树脂销61对横向方向上的定位没有贡献。
[0092]因此,当在组装至车辆之前运输转向柱装置I时或在将转向柱装置I组装至车辆时,即使沿横向方向作用的一些外力施加了横向方向上的冲击,仍不存在树脂销61直接接受力从而被不慎剪断且损坏的情况。
[0093]此外,如图8所示,插入有树脂销61的第二孔67在与柱移动方向Xl相反一侧的区域处具有呈弧形形状的截面形状。具体地,第二孔67的整个横截面具有圆形形状。因此,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61被顺利地剪断而不会沿柱移动方向Xl倒下。因此,可以获得稳定的冲击吸收负载。
[0094]此外,如图5所示,树脂销61包括沿着第一孔66和第二孔67延伸的具有直横截面形状的柱状部(相当于轴部64),并且因此,树脂销61的剪切面积是恒定的,并且因此可以获得稳定的冲击吸收负载。
[0095]此外,如图5所示,金属套环62——其内周具有圆形横截面——配合到树脂销61的柱状部(轴部64)的外周上,金属套环62插入到第一板30的第一孔31中,并且金属套环62的第二端部622被第二孔33的位于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上的周缘接受。因此,能够消除用作在二次碰撞时剪断树脂销61的一对剪切刃的一对部位(金属套环62的第二端部622的内周与第二孔67的上端部的周缘)之间的相对于树脂销61的轴向方向的大部分间隙。因此,在剪切时,可以使树脂销61的剪切负载稳定,而不会使树脂销61弯曲。
[0096]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例如,替代图4的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及分离机构Rl地,如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所示,可以使用包括多个树脂销61A、61B和61C的连接及分离机构R10,多个树脂销61A、61B和61C设置成沿柱移动方向Xl排列成单排的多个销。各树脂销61A、61B和61C分别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孔66A、66B和66C中。相对于与柱移动方向Xl正交的方向Yl,成排的树脂销61A、61B和61C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孔31之间的中间位置处。
[0097]在该实施方式中同样,能够具有与图4的实施方式中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此外,可以通过选择树脂销61A、61B和61C的数目来容易地设定分离负载。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图4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由与图4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元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98]另外,可以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0099]附图标记列表
[0100]1:转向柱装置
[0101]2:转向构件
[0102]3:转向轴
[0103]13:车身侧构件
[0104]15:转向柱
[0105]16:上护罩(可移动护罩)
[0106]23:固定托架
[0107]24:倾斜托架(可移动托架)
[0108]25:悬吊螺栓(悬吊轴)
[0109]26:柱托架
[0110]27:操作杆
[0111]28:紧固轴
[0112]29:锁定机构
[0113]30:第一板
[0114]31:第一孔(用于悬吊机构)
[0115]32:第二板
[0116]33:第二孔(用于悬吊机构)
[0117]34:螺母
[0118]42:板簧
[0119]43:插置板
[0120]44:插入孔
[0121]45:第一插置板
[0122]45U:单元
[0123]46:第二插置板
[0124]46U:单元
[0125]52:头部
[0126]53:大径部
[0127]54:小径部
[0128]55:阶梯部
[0129]56:螺纹部
[0130]61 ;61A、61B、61C:树脂销
[0131]62:金属套环
[0132]63:头部
[0133]64:轴部
[0134]65:观察孔
[0135]66 ;66A、66B、66C:第一孔(用于连接及分离机构)(树脂销插入孔)
[0136]67:第二孔(用于连接及分离机构)
[0137]Rl ;R10:连接及分离机构
[0138]Tl,T2:悬吊机构
[0139]Xl:柱移动方向
[0140]Yl:与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主权项】
1.一种转向柱装置,包括: 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固定至车身侧构件并且包括第一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板中形成有一对第一孔,所述一对第一孔中的每个第一孔均为与二次碰撞时的柱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孔,并且所述一对第一孔在与所述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可移动护罩,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构件; 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支撑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在二次碰撞时与所述可移动护罩一起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移动托架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板,其中,在所述第二板中形成有分别面向所述一对第一孔的一对第二孔; 一对悬吊轴,所述一对悬吊轴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孔和对应的第二孔中,所述一对悬吊轴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从而经由所述可移动托架来悬吊所述可移动护罩,并且所述一对悬吊轴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沿着对应的第一孔移动;以及 连接及分离机构,所述连接及分离机构在与所述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仅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孔之间,从而将所述第二板连接至所述第一板的预定位置,并且所述连接及分离机构在二次碰撞时使所述第二板沿所述柱移动方向从所述预定位置分离, 其中,所述连接及分离机构包括树脂销,并且 所述树脂销设置为一个销或者设置为沿所述柱移动方向排列成单排的多个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中,所述树脂销插入到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中的树脂销插入孔中,并且 所述树脂销与所述树脂销插入孔之间的在与所述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游隙的量比所述悬吊轴中的每个悬吊轴与对应的第一孔之间的游隙的量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及分离机构在与所述柱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孔之间的中间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还包括: 板簧,所述板簧插置在所述悬吊轴的头部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弹性地偏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中,在二次碰撞时伴随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相对移动而相对于彼此滑动的至少一对滑动部中的至少一个滑动部由低摩擦材料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还包括: 用于减小摩擦的第一插置板和第二插置板,所述第一插置板和所述第二插置板插置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插置板和所述第二插置板在所述柱移动方向上设置在将所述第二板的中央位置夹在它们之间的前部和后部处。
【专利摘要】转向柱装置设置有一对悬吊轴,悬吊轴将作为固定托架的一部分的第一板联接至为作可移动托架的一部分的第二板,从而经由可移动托架悬吊可移动护罩。在第一板中形成有一对长形的第一孔,所述一对悬吊轴插入穿过所述一对长形的第一孔。在二次碰撞中使第二板与第一板的给定部分沿柱移动方向分离的联接/分离机构包括树脂销,树脂销在与柱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Y1)上位于所述一对第一孔之间。
【IPC分类】B62D1/19, B60R21/05
【公开号】CN104955710
【申请号】CN201480006582
【发明人】田中英治, 松田刚, 今垣进, 矢尾博之, 星野茂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1月30日
【公告号】EP2952409A1, US20150360714, WO2014119640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