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027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年,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配套控制设备的进步具备了技术上的多种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无人机本身的结构通常为固定式结构,主体结构固定,机翼产生的升力不足,使得无人机的载荷能力有限,同时其缓冲性能较差,不能满足需求。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无人机起落架。
[0005]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方的第二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方的第三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左侧的第一缓冲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上方的第一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方的第二缓冲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右侧的第二支撑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下方的第三缓冲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设有位于下端的第一矩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槽中的滚轮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有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一凹槽、位于下表面的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下方的第一移动块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矩形块,所述第三支撑柱上设有位于下表面上的第一定位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左右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一旋转杆、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杆上方的第二旋转杆、位于所述第二旋转杆右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三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二旋转杆上方的定位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一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板上方的第二定位杆、第二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方的卡扣部及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一侧的弹性部,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顶靠块、位于所述顶靠块下方的堵塞块、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左侧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横杆,所述所述第三缓冲装置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圆柱体部、位于所述圆柱体部下方的第二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下方的固定板及位于所述移动板左侧的限位杆,所述本体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圆柱体部呈圆柱体,所述圆柱体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移动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移动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圆柱体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移动块贯穿所述移动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接触。
[0007]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矩形槽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08]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呈长方体状。
[0009]所述第一定位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定位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旋转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矩形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轴转连接。
[0011]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端设有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二旋转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三矩形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上端轴转连接。
[0012]所述第一水平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定位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3]所述第二水平板呈长方体且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二水平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卡扣部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表面与所述卡扣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4]所述弹性部呈半圆环状,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15]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无人机起落架结构简单稳固,可以对无人机起到较好且较稳固的支撑作用,防止其断裂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其缓冲性能较好,且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使得无人机降落时,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防止对无人机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无人机起落架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无人机起落架包括第一支撑柱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I上方的第二支撑柱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上方的第三支撑柱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I左侧的第一缓冲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4上方的第一支撑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5上方的第二缓冲装置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右侧的第二支撑装置7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7下方的第三缓冲装置8。
[002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柱I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I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I上设有位于下端的第一矩形槽11、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槽11中的滚轮12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第一支架13。所述第一矩形槽11呈长方体状。所述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滚轮12水平放置,所述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矩形槽11中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I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矩形槽11中旋转。所述第一支架13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I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0021]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柱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柱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2上设有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一凹槽21、位于下表面的第二凹槽2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部的第一弹簧24、位于所述第一弹簧24下方的第一移动块23及位于右表面上的矩形块。所述第一凹槽2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凹槽22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支撑柱I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22中且可以上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