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803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包括安装在输送机中间架上的压带装置(1)与可调槽角托辊组(2);压带装置的龙门式安装架的横梁(9)上安装有直线驱动器(12),其推杆(14)与横梁下方的压带单元(13)连接,压带单元通过绕在导向滑轮(10)上的钢丝绳(7)与配重(6)连接;可调槽角托辊组的铰接侧托辊架(15)一端与固定基架(16)铰接,铰接侧托辊架与连杆一(17)铰接,连杆一与连杆二(18)铰接,连杆二与固定基架铰接,构成四连杆机构,直线驱动器(1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架和连杆二铰接;清除积水时,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12)(19)动作,可调槽角托辊组的侧托辊放平,压带单元下压输送带边缘,输送带变形,积水流出。
【专利说明】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属于带式输送机附属设备,适用于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上积水的清除。
【背景技术】
[0002]露天架设的带式输送机,遇到雨雪天气,输送带上常有积水;煤矿井下工作面有时会生产含水量很大的煤炭,装载到输送机上后,输送带上形成积水。输送带上有积水,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影响物料的品质,造成货仓积水,另外积水降低了物料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在输送至倾角段时,物料出现打滑下泄的现象。因此,及时清除输送带上的积水有利于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转与物料运输。目前,通常采用两种排水方式,其一为抬带方式,其二为压带方式。工矿现场采用抬带排水方式的较多,从输送带下抬举输送带使得输送带展平达到排水的目的,但是这种抬举输送带的方式,输送带抬起处高出其它部分,造成积水沿着槽形输送带向低洼处流动,积水排放效果不好。压带方式是通过下压输送带边缘,使其低于水面达到排水的目的。专利ZL96211689.0介绍了一种针对露天带式输送机的雨水清除装置,该装置包括推杆、辊架和两呈150°至175°夹角的倒V字形布置的压辊,安装于带输送机上方,清水时推杆驱动压辊向下压输送带的两个边缘,将水排出。专利中只提出了一种双辊压带机构,未涉及将输送带下方的侧托辊放平的机构,设计可实施性差;且在输送带两边同时压皮带边缘,所需压力大;两边排水的方案使流出的水不便于收集与疏导。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功能更为完善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应用于输送机输送带积水的清除。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发明包括压带装置与可调槽角托辊组,至少两组所述可调槽角托辊组相邻地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上,并支撑输送带,压带装置在可调槽角托辊组的中间位置,通过压带装置的龙门式安装架跨过槽形输送带安装在输送机中间架上。
[0006]所述的压带装置包括龙门式安装架、直线驱动器、压带单元、配重、钢丝绳,固定在带式输送机中间架上的龙门式安装架上设有横梁,横梁为框架式,横梁一端固定有直线驱动器,横梁的中部及另一端设有导向滑轮;直线驱动器的推杆与处于横梁下方的压带单元连接,压带单元设有导向件,且导向件处于横梁框架内,受横梁限位与导向;连接压带单元的钢丝绳绕过横梁上设有的导向滑轮后与龙门式安装架侧的配重连接;且配重的重量大于压带单元的重量。
[0007]所述的可调槽角托辊组包括固定基架、铰接侧托辊架、连杆一、连杆二、直线驱动器及托辊,固定基架上设有托辊支撑卡座,设有托辊卡槽的铰接侧托辊架一端与固定基架铰接,铰接侧托辊架中部与连杆一铰接,连杆一与连杆二铰接,连杆二与固定基架铰接;固定基架、铰接侧托辊架、连杆一、连杆二构成平面四连杆机构,且连杆一与连杆二共线时,四连杆机构存在死点,此时铰接侧托辊架达到最大槽角;直线驱动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架和连杆二铰接;托辊卡装在托辊支撑卡座和铰接侧托辊架上。
[0008]采用上述方案,可调槽角托辊组与压带装置构成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不需清除积水时,可调槽角托辊组的铰接侧托辊架抬起达到最大槽角,且槽角与普通托辊组槽角一致,此时四连杆机构存在死点,即使直线驱动器失效,如液压或气压系统泄露失压,铰接侧托辊架也不会摆下,不会影响输送机运输;此时,压带装置的直线驱动器的推杆缩回,压带单元抬起,并受配重向上拉起,即使直线驱动器失压,压带单元也不会下移与输送带边缘接触。当需要清除积水时,可调槽角托辊组的直线驱动器推杆推出,铰接侧托辊架下摆,侧托辊槽角逐渐变小,直至放平或稍微下倾,这样放水侧的输送带段,只受到前后两普通托辊组的支撑,跨度增大;此时压带装置的压带单元在直线驱动器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因压带单元的导向件受到横梁的导向,压带单元在下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压带单元继续下移压紧皮带边缘,使其变形形成凹折,输送带上的积水将会流出,达到排水的目的。
[0009]采用上述的方案,可以达到以下几点有益效果:(1)本发明包括可调槽角托辊组和压带装置实现了托辊放平与输送带下压的两个动作,可以将输送带内部积水放出;(2)采用单侧放水的方案,更有利于放水段的输送带的受压变形,且有利于污水的收集与疏导;
(3)当不清除积水时,可调槽角托辊组可做普通托辊组使用,且不会因直线驱动器失效而不稳定;压带单元也不会因直线驱动器失效而下移磨蹭输送带;(4)在不清除积水时,本发明的直线驱动器的推杆均处于缩回状态,只在排水时伸出,有效地保护了推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1]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清除输送带上积水时的立体图;
[0012]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侧的可调槽角托辊组主视图;
[0013]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可调槽角托辊组托辊放平时的主视图;
[0014]图中:1、压带装置2、可调槽角托辊组3、中间架4、普通托辊组5、输送带6、配重7、钢丝绳8、龙门式安装架9、横梁10、滑轮11、导向件12、直线驱动器13、压带装置14、推杆15、铰接侧托辊架16、基架17、连杆一 18、连杆二 19、直线驱动器20、托辊21、托辊支撑卡座22、托辊支撑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压带装置I与可调槽角托辊组2,至少两组所述可调槽角托辊组2相邻地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3上,并支撑输送带4,压带装置I在可调槽角托辊组2的中间位置,通过压带装置I的龙门式安装架8跨过槽形输送带5安装在输送机中间架3上;
[0017]图1、2中,所述的压带装置I包括龙门式安装架8、直线驱动器12、压带单元13、配重6、钢丝绳7,固定在带式输送机中间架3上的龙门式安装架8上设有横梁9,横梁9为框架式,横梁9一端固定有直线驱动器12,横梁的中部及另一端设有导向滑轮10 ;直线驱动器12的推杆14与处于横梁9下方的压带单元13连接,压带单元13设有导向件11,且导向件11处于横梁框架内,受横梁9限位与导向;连接压带单元13的钢丝绳7绕过横梁9上设有的导向滑轮10后与龙门式安装架8侧的配重6连接;且配重6的重量大于压带单元13的重量。
[0018]如图3、4所示,所述的可调槽角托辊组2包括固定基架16、铰接侧托辊架15、连杆一 17、连杆二 18、直线驱动器19及托辊20,固定基架16上设有托辊支撑卡座21、22,设有托辊卡槽的铰接侧托辊架15 —端与固定基架16铰接,铰接侧托辊架15中部与连杆一 17铰接,连杆一 17与连杆二 18铰接,连杆二 18与固定基架16铰接;固定基架16、铰接侧托辊架15、连杆一 17、连杆二 18构成一平面四连杆机构,且连杆一 17与连杆二 18共线时,四连杆机构存在死点,此时铰接侧托辊架16达到最大槽角;直线驱动器1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架16和连杆二 18铰接;托辊20卡装在托辊支撑卡座21、22和铰接侧托辊架15上。
[0019]本发明可以选择液动、气动或电动等进行驱动,因此所述的直线驱动器12、19可以采用液压缸,可以采用气缸,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
[0020]采用上述方案,可调槽角托辊组2与压带装置I构成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不需清除积水时,可调槽角托辊组2的铰接侧托辊架15抬起达到最大槽角,且槽角与普通托辊组4槽角一致,此时四连杆机构存在死点,即使直线驱动器19失效,如液压缸或气缸泄露失压,铰接侧托辊架15也不会摆下,不会影响输送机运输;此时,压带装置I的直线驱动器13的推杆14缩回,压带单元13抬起,并受配重6向上拉起,即使直线驱动器12失效,压带单元13也不会下移与输送带5边缘接触。当需要清除积水时,可调槽角托辊组2的直线驱动器19推杆推出,铰接侧托辊架15下摆,侧托辊槽角逐渐变小,直至放平或稍微下倾,这样放水侧的输送带段,只受到前后两普通托辊组4的支撑,跨度增大;此时压带装置I的压带单元13在直线驱动器12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因压带单元13的导向件11受到横梁9的导向,所以压带单元13在下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压带单元13继续下移压紧皮带边缘,使其变形形成凹折,输送带5上的积水将会流出,达到排水的目的,如图2所示。
[0021]根据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力的大小、输送带厚度等因素可以增加可调槽角托辊组2的组数,这样积水清除时,排水段的输送带跨度增大,更有利于输送带变形排水。
[0022]使用本发明清除输送带积水时,积水向输送机一侧排放,可在输送机一侧设置收集水槽对积水进行收集与疏导;排水时,部分积水可能流落至输送带的下带上,因此可在安装本发明位置的前方设置犁式刮料器,在输送带运行时将积水刮落。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包括压带装置(I)与可调槽角托辊组(2),压带装置(I)在可调槽角托辊组(2)的中间位置,其特征在于:压带装置(I)通过龙门式安装架(8)跨过槽形输送带(5)安装在输送机中间架(3)上,所述的龙门式安装架(8)上设有横梁(9),横梁(9)为框架式,横梁(9) 一端固定有直线驱动器(12),横梁的中部及另一端设有导向滑轮(10);直线驱动器(12)的推杆(14)与处于横梁(9)下方的压带单元(13)连接,压带单元(13)设有导向件(11),且导向件(11)处于横梁框架内,受横梁(9)限位与导向;连接压带单元(13)的钢丝绳(7)绕过横梁(9)上设有的导向滑轮(10)后与龙门式安装架⑶一侧的配重(6)连接; 所述的可调槽角托辊组(2)包括固定基架(16)、铰接侧托辊架(15)、连杆一(17)、连杆二(18)、直线驱动器(19)及托辊(20),铰接侧托辊架(15) —端与固定基架(16)铰接,铰接侧托辊架(15)中部与连杆一(17)铰接,连杆一(17)与连杆二(18)铰接,连杆二(18)与固定基架(16)铰接;固定基架(16)、铰接侧托辊架(15)、连杆一(17)、连杆二(18)构成一平面四连杆机构,连杆一(17)与连杆二(18)共线时,四连杆机构存在死点,此时铰接侧托辊架(16)达到最大槽角;直线驱动器(1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架(16)和连杆二(18)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槽角托辊组(2)的固定基架(16)上设有托辊支撑卡座(21)、(22),铰接侧托辊架(15)设有托辊卡槽;托辊(20)卡装在托辊支撑卡座(21)、(22)和的铰接侧托辊架(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积水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带装置(I)的配重(6)的重量大 于压带单元(13)的重量。
【文档编号】B65G45/10GK103693412SQ20131072252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李允旺, 田丰, 王海斌, 原磊明, 赵红松, 平建明, 王德龙, 赵德龙, 李彬, 代阳阳, 王雪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山西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 徐州惠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