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29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utomaticDocumentFeeder;ADF)安装在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部顶面上,对原稿进行自动输送使其通过主体部的原稿读取区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主体部具备稿台玻璃。稿台玻璃的主表面构成主体部的顶面的一部分。该稿台玻璃的一部分用作原稿读取区域,原稿读取区域用于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所输送的原稿中读取图像。或者,主体部有时具备主稿台玻璃和副稿台玻璃。主稿台玻璃的主表面和副稿台玻璃的主表面构成主体部的顶面的一部分,副稿台玻璃配置成与主稿台玻璃相邻。这种情况下,副稿台玻璃用作原稿读取区域,原稿读取区域用于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所输送的原稿中读取图像。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安装成相对于主体部可以开合,从而能够将原稿放置在稿台玻璃上或者主稿台玻璃上。还有,一般来说,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中,安装在壳体上的供纸托盘和在壳体上形成的出纸托盘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供纸托盘和出纸托盘通过大致为U形的原稿输送通路而连接。因此,原稿输送通路包含位于原稿U形转弯位置的上游侧的输送通路和位于原稿U形转弯位置的下游侧的输送通路,上游侧输送通路和下游侧输送通路在上下方向上重叠。供纸托盘上放置的原稿被供给到原稿输送通路后,在途中U形转弯,然后通过主体部的原稿读取区域,再被排出到出纸托盘上。还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壳体大多都具有JAM处理用的盖子(顶盖),通过打开顶盖,使上游侧输送通路相对于外部露出来。还有,有时顶盖将上游侧输送通路上设置的输送辊对的一个辊支承为自由旋转。这种情况下,通过打开顶盖,来解除上游侧输送通路上设置的输送辊对所含的两个辊的抵接。因此,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中发生了原稿卡纸现象(JAM)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顶盖,来解除上游侧输送通路的输送辊对的夹持(夹紧),再用手拉出原稿,从而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壳体)中拿出原稿。〔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0674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634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使用者可以用手拿出原稿是指通过目测可确认到原稿且原稿位于可用手抓住的位置的情况。因此,在原稿绕到了下游侧输送通路的情况下,使用者即使打开顶盖,也不能通过目测来确认卡住的原稿,从而不能用手拿出原稿。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壳体的底面上,有时原稿的一部分从对应于主体部的原稿读取区域的位置露出来。因此,使用者有时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向上提,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底面侧将原稿拿出。但是,此时设置在下游侧输送通路上的输送辊对正夹持(夹紧)着原稿,使用者如果强行拿出原稿,则原稿有可能发生破损。还有,在尺寸较大的原稿发生卡纸现象的情况下,有时打开顶盖就可以目测到绕到了下游侧输送通路的原稿的一部分(后端侧的部分)。但是,这种情况下,在下游侧输送通路上,由于输送辊对的夹持(夹紧)未解除,因此,如果使用者强行拿出原稿,则原稿有可能发生破损。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部将该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壳体打开,就可以容易地拿出原稿。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具备:壳体、输送辊对和压力解除结构。所述壳体安装成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部可以开合。所述输送辊对将原稿夹紧并对所述原稿进行输送。所述压力解除结构的动作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打开动作联动,来减缓所述输送辊对的夹紧压力,或者使所述输送辊对的一个辊离开另一个辊。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原稿读取部,所述原稿读取部从所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所输送的原稿中读取图像。还有,所述原稿读取部生成信号,所述主体部基于所述信号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部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壳体打开,就可以容易地拿出原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被向上提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输送通路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移动部件的俯视图。图6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铰链部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图6A的第一铰链部的另一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机构的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还有,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因此,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或长度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被向上提后的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对图像形成装置是多功能一体机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主体部200和安装在主体部200的顶面上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主体部200具备操作显示部201,操作显示部201具有操作部201a和显示部201b。操作部201a含有硬件按键,显示部201b由液晶显示器构成。操作部201a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各种信息输入给设置在主体部200内部的控制部。显示部201b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控制指示而显示各种信息。另外,操作部201a也可以由触控面板构成。如图2所示,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安装成相对于主体部200可以开合。具体来说,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利用若干个铰链部40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部401和第二铰链部402),与主体部200连接成可以开合。还有,主体部200具备主稿台玻璃202。主稿台玻璃202的主表面构成主体部200的顶面的一部分。使用者在主稿台玻璃202上放置原稿之后,对操作部201a进行操作并输入原稿的读取指示,然后主体部200从原稿中读取图像,在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的关闭,使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作为原稿按压部件。还有,主体部200进一步具备副稿台玻璃203,副稿台玻璃203配置成相邻于主稿台玻璃202。副稿台玻璃203的主表面与主稿台玻璃202的主表面一起构成主体部200的顶面的一部分。副稿台玻璃203用于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所输送的原稿中读取图像。如图1所示,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具备安装在壳体301上的供纸托盘302和在壳体301上形成的出纸托盘303。在供纸托盘302中放置原稿。使用者将原稿放置到供纸托盘302中之后,对操作部201a进行操作并输入原稿的输送指示(或者原稿的读取指示),原稿就从供纸托盘302被送向壳体301内部的输送通路。送来的原稿经过输送通路,被排出到位于供纸托盘302的下方的出纸托盘303中。这个过程中,原稿从副稿台玻璃203之上通过。主体部200从通过副稿台玻璃203之上的原稿中读取图像,在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接下来,参照图3,对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输送通路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供纸托盘302和出纸托盘303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通过大致U形的输送通路304进行连接。输送通路304依次含有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弯曲状输送通路304b和下游侧输送通路304c。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和下游侧输送通路304c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送到输送通路304的原稿在弯曲状输送通路304b中进行U形转弯。供纸托盘302安装成对应于形成在壳体301上的供纸口301F,在壳体301内部的供纸口301F附近,沿着输送通路304(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依次配置有搓纸辊311和供纸辊对312。供纸辊对312由驱动辊312a和从动辊312b构成,从动辊312b以与驱动辊312a一起可以夹持(夹紧)原稿的方式与驱动辊312a抵接。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辊312a,从而供纸辊对312进行旋转。还有,搓纸辊311也是从动辊。例如,通过在搓纸辊311和驱动辊312a上拉伸架设环形带,使驱动力从驱动辊312a传递到搓纸辊311。输送通路304从供纸口301F开始,一直延伸到壳体301上形成的排纸口301H,在供纸辊对312的下游侧,沿着输送通路304依次配置有第一输送辊对313~第四输送辊对316。第一输送辊对313~第四输送辊对316中,第四输送辊对316配置在排纸口301H附近并用作排纸辊对。第一输送辊对313~第四输送辊对316分别由配置在输送通路304的内侧(内周侧)的驱动辊313a~316a与配置在输送通路304的外侧(外周侧)的从动辊313b~316b构成。从动辊313b~316b分别以与驱动辊313a~316a一起可以夹持(夹紧)原稿的方式而分别与驱动辊313a~316a抵接。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辊313a~316a,从而第一输送辊对313~第四输送辊对316分别进行旋转。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3,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使用者将原稿放置到供纸托盘302中之后,原稿的顶端侧的部分通过供纸口301F进入壳体301内部,被检测开关或者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由此,在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的上方等待着的搓纸辊311降下来,与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的引导板一起对原稿进行夹持(夹紧)。之后,使用者对操作部201a进行操作并输入原稿的输送指示,然后搓纸辊311、供纸辊对312和第一输送辊对313~第四输送辊对316开始旋转。由此,原稿由于搓纸辊311的旋转而被送向供纸辊对312。供纸辊对312对原稿进行夹持并进行旋转,将夹持的原稿送向输送通路304。原稿被送到输送通路304后,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三输送辊对315依次对原稿进行夹持并进行旋转,将夹持的原稿送向输送通路304的下游侧。最后,第四输送辊对316对原稿进行夹持并进行旋转,将夹持的原稿送向排纸口301H。送出到排纸口301H的原稿排出到出纸托盘303中。这个过程中,原稿在弯曲状输送通路304b中进行U形转弯之后通过原稿读取区域R。原稿读取区域R是设置了副稿台玻璃203(参照图2)的区域。主体部200在原稿通过原稿读取区域R(副稿台玻璃203之上)时,从原稿中读取图像,再在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接下来,参照图4对主体部200所具备的原稿读取部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主体部200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图3中的分岔部件306。如图4所示,原稿读取部210具备:光源单元211、两枚镜子(镜子212、镜子213)、光学透镜214和CCD(ChargeCoupledDevice)215等。光源单元211可以利用马达等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沿副扫描方向S进行移动。还有,光源单元211具备LED(LightEmittingDiode)光源216和镜子217。LED光源216具备沿着主扫描方向(图4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排列的多个白色LED。在原稿放置到主稿台玻璃202(参照图2)上的情况下,LED光源216一边沿副扫描方向S进行移动,一边隔着主稿台玻璃202将光照射到原稿的表面上。镜子217将原稿的表面上反射的光反射向镜子212。然后,镜子212反射的光通过镜子213被导向光学透镜214。光学透镜214将入射的光聚集,并使光入射到CCD215。CCD215具有光电转换元件等。CCD215将与从光学透镜214入射来的光的受光量相对应的电信号作为原稿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部218。原稿读取部210生成信号(CCD215的输出信号),控制部218基于信号(CCD215的输出信号)对主体部200的各部件进行控制,从而在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输送原稿的情况下,LED光源216隔着副稿台玻璃203将光照射到输送中的原稿的表面上。由此,原稿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控制部218。控制部218是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ROM(ReadOnlyMemory)、RAM(RandomAccessMemory)和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等的计算机。CPU是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处理器。ROM是非易失性存储部。在ROM中,预先存储用于在CPU中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控制程序等信息。RAM是易失性存储部,EEPROM是非易失性存储部。RAM和EEPROM用作临时存储器(操作区域),临时存储器(操作区域)用于使CPU执行各种运算处理。还有,控制部218利用CPU执行预先存储在ROM中的各种控制程序,从而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整体控制。控制部218也可以由集成电路等电子电路构成。例如,控制部218可以由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之类的集成电路构成。还有,控制部218也可以是分别设置主控制部和动力控制部的结构,主控制部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整体控制,动力控制部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件进行控制。在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所输送的原稿的两面中读取图像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分岔部件306从实线所示的位置旋转到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由此,分岔部件306的顶面作为输送通路304的引导板,通过了原稿读取区域R的原稿被送向第五输送辊对317。第五输送辊对317由驱动辊317a和从动辊317b构成,从动辊317b以与驱动辊317a一起可以夹持(夹紧)原稿的方式与驱动辊317a抵接。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辊317a,从而第五输送辊对317进行旋转。第五输送辊对317夹持原稿之后,通过副输送通路305将原稿送向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或者弯曲状输送通路304b)。其结果,原稿翻转,再次通过原稿读取区域R。此时,分岔部件306回到图3中实线所示的位置。因此,原稿再次通过原稿读取区域R之后,被送向第四输送辊对316。还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进一步具备压力解除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压力解除结构的动作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相对于主体部200的打开动作联动,使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沿着离开各自的驱动辊313a~317a的方向(箭头L的方向)移动。设置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的各旋转轴被支承为可以沿着箭头L的方向以及与箭头L相反的方向自由移动。由此,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相对于主体部200的打开动作联动,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所含的驱动辊313a~317a与从动辊313b~317b的抵接被解除。因此,在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中的夹紧(夹持)着原稿的输送辊对中,原稿的夹紧被解除。其结果,使用者能够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底面侧(与原稿读取区域R相对应的位置)在不损坏原稿的情况下拿出原稿。另外,驱动各驱动辊312a~317a的驱动源可以使用单一的驱动源。这种情况下,通过离合器将驱动力传递到原稿双面读取时所驱动的驱动辊317a上。或者,也可以使用若干个驱动源。例如,可以使用马达作为驱动源。接下来,对于压力解除结构的一个例子,参照图5~图7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力解除结构所具备的轴移动部件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压力解除结构500具备板状的轴移动部件501。轴移动部件501被支承为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内部可滑动。具体来说,轴移动部件501可以沿着与设置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的各旋转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箭头D1的方向以及与箭头D1相反的方向)滑动。还有,在轴移动部件501上,形成有与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相对应的细长孔501a。各细长孔501a分别引导设置了所对应的从动辊313b、314b、315b、316b和317b的旋转轴。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相对于主体部200打开时,轴移动部件501沿箭头D1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由各细长孔501a引导,沿着箭头L的方向移动。其结果,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所含的驱动辊313a~317a与从动辊313b~317b的抵接被解除。图6A是表示第一铰链部401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第一铰链部401的另一状态的侧视图。具体来说,图6A表示图1中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覆盖主体部200的顶面时的第一铰链部401。另一方面,图6B表示图2中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被向上提了时的第一铰链部401。另外,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可以被向上提到相对于主体部200顶面垂直的姿势。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铰链部401具备:第一固定部410、第二固定部411和支承体412。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部410固定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上。另一方面,第二固定部411插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部200中而被固定。还有,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固定部410由支承体412所具有的第一支承轴413进行支承。由此,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如图2那样被向上提时,如图6B所示,第一固定部410以第一支承轴413为中心进行旋转。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部401具备突出部件502。突出部件502是压力解除结构500的一部分,由第二固定部411所具有的第二支承轴414进行支承。还有,在突出部件502上形成有细长孔502a,第一固定部410所具有的引导轴415插入细长孔502a中。由此,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如图2那样被向上提时,突出部件502如图6B那样以第二支承轴414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且,突出部件502由于引导轴415与细长孔502a的卡合而被引导,从第一固定部410中更向外突出。突出部件502这样突出的原因是突出部件502的旋转轴(第二支承轴414)设置在不同于第一固定部410的旋转轴(第一支承轴413)的位置。在突出部件502与上述的轴移动部件501之间设置凸轮机构,突出部件502突出的动作所产生的力通过凸轮机构传递到轴移动部件501,轴移动部件501沿着箭头D1的方向(参照图5)滑动。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如图2那样打开时,与参照图6A和图6B说明了的第一铰链部401的动作联动,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所含的驱动辊313a~317a与从动辊313b~317b的抵接如图5那样被解除。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机构(压力解除结构500)的图。具体来说,图7表示从图6A的箭头E的方向观察到的凸轮机构。如图7所示,在轴移动部件501上设置了具有倾斜面503a的凸轮部503。凸轮部503是压力解除结构500的一部分,设置在可以使突出部件502抵接于倾斜面503a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在突出部件502的顶端部也形成有倾斜面502b,突出部件502的倾斜面502b卡合于凸轮部503的倾斜面503a。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如图2那样被向上提,突出部件502如图7那样沿着垂直于轴移动部件501的方向(箭头D2的方向)突出后,突出部件502的倾斜面502b在凸轮部503的倾斜面503a上滑动。此时,突出部件502的倾斜面502b将凸轮部503的倾斜面503a沿箭头D1的方向压下。由此,轴移动部件501沿箭头D1的方向滑动。以这种方式,通过在轴移动部件501上设置与突出部件502进行卡合的凸轮部503,能够使轴移动部件501滑动。另外,对突出部件502的顶端部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将凸轮部503的倾斜面503a沿箭头D1的方向压下的形状即可。上述,参照图1~图7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部200的打开动作联动,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所含的驱动辊313a~317a与从动辊313b~317b的抵接被解除。因此,在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中的夹紧(夹持)着原稿的输送辊对中,原稿的夹紧被解除。于是,即使发生卡纸现象,原稿的一部分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的底面中从对应于原稿读取区域R的位置露出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够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向上提,并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底面侧在不损坏原稿的情况下拿出原稿。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原稿的两面中读取图像时,即使在第五输送辊对317夹持原稿的状态下发生卡纸现象,通过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向上提,也能够解除第五输送辊对317对原稿的夹持。因此,此时,在原稿的一部分从对应于原稿读取区域R的位置露出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向上提,并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底面侧在不损坏原稿的情况下拿出原稿。上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变。例如,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也可以如图8那样具有顶盖307(JAM处理用的盖子)。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顶盖307打开后,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和弯曲状输送通路304b的一部分相对于外部露出。还有,在顶盖307将上游侧输送通路304a或者弯曲状输送通路304b上设置的第一输送辊对313的从动辊313b支承为自由旋转的情况下,通过打开顶盖307,解除第一输送辊对313所含的驱动辊313a与从动辊313b的抵接。因此,使用者可以打开顶盖307,并解除第一输送辊对313对原稿的夹持(夹紧)。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板状的轴移动部件501,不过,只要能够对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的旋转轴进行引导,就对轴移动部件501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相对于主体部200的打开动作联动,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离开各自的驱动辊313a~317a,对于这种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也可以沿着离开各自的驱动辊313a~317a的方向移动能够减缓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的夹紧压力的距离。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的壳体301相对于主体部200的打开动作联动,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沿着离开各自的驱动辊313a~317a的方向移动,对于这种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驱动辊313a~317a沿着离开各自的从动辊313b~317b的方向移动。或者,使第一输送辊对313~第五输送辊对317各自的两个辊都移动。这种情况下,在轴移动部件501上,除了细长孔501a,还形成有分别引导驱动辊313a~317a的旋转轴的细长孔。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为了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所输送的原稿中读取图像而在主体部200顶面上设置了副稿台玻璃203,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不设置副稿台玻璃203,而将稿台玻璃的一部分区域用作原稿读取区域R。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了1个轴移动部件501,但也可以使用若干个轴移动部件。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了1个突出部件502,但也可以使用若干个突出部件。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使用了1个凸轮部503,但也可以使用若干个凸轮部。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铰链部400(第一铰链部401)中设置了突出部件502,但突出部件502也可以设置在铰链部400以外的位置。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解除5对输送辊对313~317所含的驱动辊313a~317a与从动辊313b~317b的抵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就是说,对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具备5对输送辊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300可以具备的输送辊对的数量不限定于5对。还有,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多功能一体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在打印机、传真机装置或者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另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