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7628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压机是一种常用的设备,而压机上料通常为人工上料。在瓷砖领域,压机料仓,很多时候是设置在很高的地方,有的设置在二楼,比物料高一个楼层,于是物料运输就很烦,给工人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并且,在将物料放入压机料仓后,需要人工对料仓内的物料进行查看,看是否已经还需要填料等,工作很不便利,而且需要人工也很多,这也大大的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物料高度,实现自动送料,用量准确,减少污染,改善车间环境,使用人工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下方设置第四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相接,第三传送带下方设置振动筛,振动筛与第二传送带连接,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连接,第一传送带与压机料仓连通,压机料仓顶部的机壁上设置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

每个传送带的上方设置第一挡板,两侧设置第二挡板;

每个传送带的端部都设置挡片。挡片能够有效减少物料漏到地上,提高物料的使用率。

所有的传送带下部均设置滚轮,滚轮与地面的角度为10‐45度。

第二探测器的触点高度低于第一探测器的触点高度。

探测器能够对物料进入料仓的高度进行检测。

料仓出料口处设置出料挡板。

压机料仓下部设置料车,料车上设置进料口;压机料仓一侧设置压机。

自动上料系统下方设置漏料收集器。

第二传送带上方两侧设置进料器。

料车进料口处设置第三挡板。

使用过程:首先开动上料装置,物料随着传送带进入压机料仓,当物料达到第一探测器位置时,传感器传给控制器,传送带停止送料,随着物料的使用,物料逐渐的减少,当物料达到第二探测器位置时,传感器传给控制器,传送带又开始送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物料高度,实现自动送料,用量准确,减少污染,改善车间环境,使用人工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第二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第二传送带的a‐a剖视图;

图中,1、料仓,2、出料挡板,3、漏料收集器,4、振动筛,5、料车,6、进料口,7、压机,8‐1、第一探测器,8‐2、第二探测器,9、第三挡板,10‐1、第一传送带,10‐2、第二传送带,10‐3、第三传送带,10‐4、第四传送带,11、进料器,12、挡片,13、压机料仓,14‐1、第一挡板,14‐2、第二挡板,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料仓1,料仓1下方设置第四传送带10‐4,第四传送带10‐4与第三传送带10‐3相接,第三传送带10‐3下方设置振动筛4,振动筛4与第二传送带10‐2连接,第二传送带10‐2与第一传送带10‐1连接,第一传送带10‐1与压机料仓13连通,压机料仓13顶部的机壁上设置第一探测器8‐1和第二探测器8‐2;

每个传送带的上方设置第一挡板14‐1,两侧设置第二挡板14‐2;

每个传送带的端部都设置挡片12。

所有的传送带下部均设置滚轮15,滚轮15与地面的角度为10‐45度。

第二探测器8‐2的触点高度低于第一探测器8‐1的触点高度。

料仓1出料口处设置出料挡板2。

压机料仓13下部设置料车5,料车5上设置进料口6;压机料仓13一侧设置压机7。

自动上料系统下方设置漏料收集器3。

第二传送带10‐2上方两侧设置进料器11。

料车5进料口处设置第三挡板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