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棒工件间歇分离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64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棒工件间歇分离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圆棒工件间歇分离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圆棒类工件的分离、输送过程中,尚无一种专用的间歇输送装置,使得与之配套的加工设备加工效率低,而且一般的输送装置在输送圆棒类工件时,容易发生叠加、歪斜等现象,给生产带来了不便。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420729217.1,申请日为2014.11.28《柔性产品间歇输送带》,该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较软的包装产品实现间歇的输送。但是该实用新型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大,无法输送圆棒类工件,适用范围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方便且制造成本低、传动灵活无卡涩、出错率低的圆棒工件间歇分离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棒工件间歇分离输送装置,包括支架组件、驱动组件、进料带和出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板、竖板、上轨道板、下轨道板和支撑柱,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有两个平行放置的竖板和两个平行放置的下轨道板,所述下轨道板位于竖板的内侧;所述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竖板的上方内侧固定有两个支撑柱,所述两个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在上轨道板侧侧面,所述上轨道板位于下轨道板的正上方;所述下轨道板与竖板之间也设置有一个支撑柱;所述进料带和出料带分别设置在支架组件的两侧,所述出料带上成型有三角块和矩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轨道板的下端成型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轨道板的上端成型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之间、所述第二弧面与第一弧面之间、所述第四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均相等且均与圆棒工件的直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轨道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联轴器、撑架、紧固螺母、间歇盘、轴承、转轴和轴套;所述轴承固定在竖板上的通孔中;所述撑架的底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撑架的上方侧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相连,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两个下轨道板上的圆孔并插入连接在两个竖板上的轴承中,并能实现流畅的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间歇盘套设在转轴上,所述间歇盘位于下轨道板的内侧并能跟随转轴的旋转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间歇盘之间还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中也穿入有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一端还套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位于轴承与联轴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间歇盘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等角度排布的圆弧槽,所述间歇盘的内侧端面上成型有凸台轴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方便且制造成本低,传动灵活无卡涩,出错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圆棒工件间歇分离输送装置,包括支架组件、驱动组件、进料带12和出料带13;支架组件包括底板1、竖板4、上轨道板5、下轨道板6和支撑柱10,底板1的上方固定有两个平行放置的竖板4和两个平行放置的下轨道板6,下轨道板6位于竖板4的内侧;竖板4上开设有通孔41;竖板4的上方内侧固定有两个支撑柱10,两个支撑柱10的另一端连接在上轨道板5侧侧面,上轨道板5位于下轨道板6的正上方;下轨道板6与竖板4之间也设置有一个支撑柱10,可以使下轨道板6与竖板4保持平行且不易倾斜;上轨道板5的下端成型有第一斜面51,第一斜面51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一弧面52,第一弧面52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二斜面53,第二斜面53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一平面54;下轨道板6的上端成型有第三斜面62,第三斜面62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二弧面63,第二弧面63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四斜面64,第四斜面64的末端连贯成型有第二平面65;第一斜面51与第三斜面62之间、第一弧面52与第二弧面63之间、第二斜面53与第四斜面64之间、第一平面54与第二平面65之间的垂直距离均相等且均与圆棒工件14的直径相配合;下轨道板6的中心开设有圆孔61;驱动组件包括电机3、联轴器8、撑架2、紧固螺母9、间歇盘11、轴承16、转轴7和轴套15;轴承16固定在竖板4上的通孔41中;撑架2的底部固定在底板1上,撑架2的上方侧面固定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与联轴器8相连,联轴器8的另一端连接有转轴7,转轴7穿过两个下轨道板6上的圆孔61并插入连接在两个竖板4上的轴承16中,并能实现流畅的旋转;间歇盘11套设在转轴7上,间歇盘11位于下轨道板6的内侧并能跟随转轴7的旋转而旋转;两个间歇盘11之间还设置有轴套15,轴套15中也穿入有转轴7;转轴7的一端还套设有紧固螺母9,紧固螺母9位于轴承16与联轴器8之间;间歇盘11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等角度排布的圆弧槽111,间歇盘11的内侧端面上成型有凸台轴套112;进料带12和出料带13分别设置在支架组件的两侧,出料带13上成型有三角块131和矩形块132;使用时,电机3带动两个间歇盘11旋转,进料带将圆棒工件14输送到间歇盘11上的圆弧槽111中,然后随着间歇盘11的转动将圆棒工件14转移到出料带13上的三角块131和矩形块132之间,之后被出料带13运送到外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方便且制造成本低,传动灵活无卡涩,出错率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