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83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发展快,新车型的问世与日俱增,因此汽车车门和前后盖的输送缺少柔性化、通用化,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在过去,车门和前后盖的输送只能适应一种或者两种车型,只能针对一种工件输送使用,即一种工件需对应一台专用输送设备;后续新增车型输送需要输送时,由于不同车型的车门和前后盖外形不同,即便是相同车型的前门、后门和前后盖其大小、形状和重心位置也不相同,当切换输送工件时需要对输送设备进行切换,作业过程繁琐,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工装成本,输送采购成本大,车型多且不便于管理采用一套定位夹具,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数,因此汽车门盖输送的优化,即定位夹具的柔性化、通用化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通过多个伺服电缸控制在多个定位方向上根据不同车型的车门和前后盖的尺寸进行定位,根据切换的车型选择不同的定位位置,随时切换,操作快速且方便,使其适用于多种车型,使得多种车型的车门和前后盖的输送在同一套定位夹具进行,实现了汽车门盖输送的柔性化、通用化。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包括:

底板;

至少两组伺服支持机构,其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伺服支持机构包括:

两条第一直线导轨,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第一支架,其包括一个沿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两个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第一直线导轨上;

第一伺服电缸,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带动所述第一部分沿横向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分别在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往复运动;

第二支架,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方;

两个第二伺服电缸,其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上,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导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分别带动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滚轮组件,其包括:

第三支架,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三支架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

第三伺服电缸,所述第三伺服电缸的导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架铰接,所述第三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部分不接触;

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伺服电缸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伺服支持机构的组数为三组。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还包括:

两组伺服导向机构,位于两侧的所述伺服支持机构分别对应一组伺服导向机构,所述伺服导向机构包括:

两个支座,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支座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沿横向方向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

第四支架,其包括两个沿横向方向设置的第三部分和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部分,两个所述第三部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部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部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支座的下方,所述第四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外侧;

第四伺服电缸,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四伺服电缸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四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伺服电缸带动所述第四部分沿横向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带动两个所述第三部分在两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往复运动;

挡板,其沿纵向设置,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上方,所述挡板与所述第四部分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支座的底部沿横向方向设置有凹槽,由所述凹槽形成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三部分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方形、半圆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三部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位于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两个所述第二部分上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条第三直线导轨,

所述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还包括:

两个第五支架,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五支架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五支架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五支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导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二支架上固设有两个第六支架,两个第六支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六支架沿横向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导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二支架上沿纵向方向间隔固设有多对耳板,且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耳板,所述第二支架的中部设置有一对耳板,一对耳板中的两块耳板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耳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支架的内侧固设有多块连接板,一块所述连接板对应一对耳板,所述连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每块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固设有一块插板,所述插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插板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对耳板之间,所述插板和与其相对应的一对耳板上沿纵向方向穿设有一根插销。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伺服电缸控制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移动及角度调整,根据不同车型的车门和前后盖的尺寸进行定位,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门盖的输送,适用于多种车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伺服电缸控制,实现高强度、高速度、高精度定位,同时运动平稳,保证整个装置在门盖输送过程中的平稳顺行。

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滚轮组件的高度,人工取放工件的操作高度降低,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支架和滚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的具体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包括:

底板100;底板100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任意形状;

至少两组伺服支持机构200,其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说明书中所述的横向、纵向和竖直方向均不是特定的方向,只是为了描述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伺服支持机构200包括:

两条第一直线导轨210,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0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不同伺服支持机构200的第一直线导轨210交错设置,不仅能够方便安装和维护,同时也能更充分的利用底板100空间;

第一支架220,其包括一个沿纵向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221和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222,两个所述第二部分222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22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2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条第一直线导轨210上;

第一伺服电缸230,其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30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部分2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30带动所述第一部分221沿横向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部分221的两端分别在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0上往复运动;第一伺服电缸230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由于第一伺服电缸230的导杆和第一部分221连接,第一伺服电缸230的导杆带动第一部分221在第一直线导轨210上往复运动;

第二支架240,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221的上方;

两个第二伺服电缸250,其分别固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部分222上,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50的导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24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50分别带动所述第二支架240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滚轮组件260,其包括:

第三支架261,其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40的上方,所述第三支架261与所述第二支架240铰接,所述第三支架261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262;多个滚轮262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261上,例如图3所示,第三支架261由两块长方形板呈90°夹角连接成的截面为L形的直杆,多个滚轮262并排设置在第三支架261的两块长方形板之间,其中滚轮用一根轴固定在直杆的一块方形板上,使得滚轮可以沿直杆的轴向方向转动;

第三伺服电缸263,第三伺服电缸263的导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架261铰接,所述第三伺服电缸263与所述第一部分221不接触;第三伺服电缸263的导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架261铰接,带动第三支架261转动,但由于第三伺服电缸263需要随着滚轮组件260一起转动,所以第三伺服电缸263不能与第一部分221接触,以免影响其正常转动;

连接杆270,连接杆27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40固定连接,连接杆27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伺服电缸263铰接;连接杆270将第三伺服电缸的本体固定住,并限制第三伺服电缸的导杆的运动轨迹,使得对第三伺服电缸263的控制更加精准。

本方案所提供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第一伺服电缸230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并连接第一部分221,从而能够调整多组滚轮组件260间的距离,适应输送不同尺寸材料的需要,多组伺服支持机构200间隔设置在底板100上,多组伺服支持机构200的滚轮组件260间的距离根据不同的车门尺寸进行调整,使得本方案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适应性更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车门;第二伺服电缸250的导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带动滚轮组件260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了伺服支持机构200的滚轮组件在高度上的调节;第三伺服电缸263的导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架261铰接,带动第三支架261转动,从而实现了滚轮组件260的转动,满足不同角度的需要;本方案采用伺服电缸作为动力装置,伺服电缸具有以下特点:闭环伺服控制,控制精度达到0.01mm;精密控制推力,增加压力传感器,控制精度可达1%;很容易与PLC等控制系统连接,实现高精密运动控制,噪音低、节能、干净、高刚性、抗冲击力、超长寿命,同时操作维护简单。电缸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无故障,防护等级可以达到IP66,长期工作,并且实现高强度、高速度、高精度定位,运动平稳、低噪音。伺服电缸的原理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将伺服电机优点-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系列的全新革命性产品。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伺服支持机构200的组数为三组。

本方案所提供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采用三组伺服支持机构200间隔设置,可根据不同车型的车门尺寸的不同,调节伺服支持机构200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得受力更加平衡,运输更加稳定。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还包括:

两组伺服导向机构300,位于两侧的所述伺服支持机构200分别对应一组伺服导向机构300,所述伺服导向机构300包括:

两个支座310,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支座310沿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40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支架24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座310的底部沿横向方向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311;

第四支架320,其包括两个沿横向方向设置的第三部分321和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部分322,两个所述第三部分32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部分32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部分32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支座310的下方,所述第四部分322位于所述第三支架261的外侧;

第四伺服电缸33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40上,所述第四伺服电缸330的导杆沿横向方向设置,且与所述第四部分32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伺服电缸330带动所述第四部分322沿横向方向往复运动,同时带动两个所述第三部分321在两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1上往复运动;第三部分321位于支座310的下方,并在支座310下方的第二直线导轨311上往复运动,通过第三部分321和第二直线导轨311的连接,第四支架320与伺服支持机构200连接;

挡板340,其沿纵向设置,所述挡板340位于所述第三支架261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三支架261的上方,所述挡板340与所述第四部分322固定连接;第四伺服电缸330带动第四支架320沿横向方向运动,第四支架320的运动带动挡板340沿横向方向做往复运动,伺服导向机构300通过调节挡板340和与其对应的滚轮组件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不同尺寸车门的导向。

本方案所提供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两组伺服导向机构300分别对应位于两侧的两组伺服支持机构200,对伺服支持机构200上的车门的位置起一定约束作用,防止其偏离预定方向;同时通过设置第四伺服电缸330,实现伺服导向机构300和伺服支持机构之间的距离的调节,从而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车门的输送。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支座310的底部沿横向方向设置有凹槽,由所述凹槽形成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1,所述第三部分32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中。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方形、半圆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方案所提供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支座310的底部沿横向方向设置凹槽形成第二直线导轨311,使得支座310与第四支架320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能够实现伺服导向机构300对车门的导向作用。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三部分3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11上。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部分221的两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位于两条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10上。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两个所述第二部分222上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条第三直线导轨224,

所述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还包括:

两个第五支架280,其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五支架280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五支架280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24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五支架280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三直线导轨224上;在第二支架240上设置两个第五支架280,不仅能够约束第二支架240的运动轨迹,同时也能够为第二支架240提供更好的支撑,使得伺服支持机构更加稳固。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50的导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240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二支架240上固设有两个第六支架241,两个第六支架241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六支架241沿横向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50的导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六支架241固定连接。

所述的用于多车型的汽车门盖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三支架261与所述第二支架240铰接的具体方式为:

所述第二支架240上沿纵向方向间隔固设有多对耳板242,且所述第二支架24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对耳板242,所述第二支架240的中部设置有一对耳板242,一对耳板242中的两块耳板242相互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耳板24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支架261的内侧固设有多块连接板243,一块所述连接板243对应一对耳板242,所述连接板243沿水平方向设置,每块所述连接板243的底部均固设有一块插板244,所述插板244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插板244插入与其相对应的一对耳板242之间,所述插板244和与其相对应的一对耳板242上沿纵向方向穿设有一根插销245。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