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载带收料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493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载带收料装置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载带通常是用于包装电子元件等器件的包装带,其是在料带上加工多个用于装载电子元器件的型腔,电子元器件如LED、电容、电感、电阻等;传统的载带成型机对成型后的载带通常采用人工收料,生产效率低,载带收集凌乱整齐。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载带收料机,载带收料机的正常工作依赖于驱动装置,而现有的用于载带收料机的驱动装置,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易发生故障,无法为载带收料机提供稳定的动力,载带收料机无法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载带收料装置的驱动机构,动作有序、严谨、稳定,能为载带收料装置提供稳定的动力,保证载带收料装置的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载带收料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上安装支架与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置于下安装支架上的若干滑动轴、设置于上安装支架下端面且供滑动轴插入的若干套筒、横置于上安装支架上的驱动轴与螺杆、设置于上安装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及设置于驱动轴下方的限位部,其中,在该螺杆上且位于限位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动螺母;该驱动电机端部设置有一上转动轮,该驱动轴端部设置有一下转动轮,该上转动轮与下转动轮之间通过一动力传动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下安装底板、设置于下安装底板上一端的若干第一安装基板、及设置于下安装底板上另一端的若干第二安装基板,其中,该滑动轴连接于第一安装基板与第二安装基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基板、第二安装基板与滑动轴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套筒的数量为4个,且每一滑动轴外滑动套设2个套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上安装底板、设置于上安装底板下一端的第三安装基板、设置于上安装底板下另一端的第四安装基板、及设置于上安装底板上一端的第五安装基板,其中,该驱动轴连接于第三安装基板与第四安装基板之间,该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五安装基板上,该螺杆连接于第三安装基板与第四安装基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轴、驱动轴与螺杆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电机与驱动轴即可控制收料装置的收料圆盘的转动,同时,通过滑动轴、套筒、螺杆、滑动螺母与限位部的协同运作,使驱动机构整体在一定的行程内运作,从而使驱动机构的动作更有序,更严谨,防止出现驱动机构故障的现象发生,能为载带收料装置提供稳定的动力,保证载带收料装置的正常运作。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载带收料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上安装支架1、下安装支架2、横置于下安装支架2上的若干滑动轴3、设置于上安装支架1下端面且供滑动轴3插入的若干套筒4、横置于上安装支架1上的驱动轴5与螺杆6、设置于上安装支架1上的驱动电机7、及设置于驱动轴5下方的限位部8,其中,在该螺杆6上且位于限位部8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滑动螺母61;该驱动电机7端部设置有一上转动轮71,该驱动轴5端部设置有一下转动轮51,该上转动轮71与下转动轮51之间通过一动力传动带9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安装支架2包括下安装底板21、设置于下安装底板21上一端的若干第一安装基板22、及设置于下安装底板21上另一端的若干第二安装基板23,其中,该滑动轴3连接于第一安装基板22与第二安装基板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基板22、第二安装基板23与滑动轴3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套筒4的数量为4个,且每一滑动轴3外滑动套设2个套筒4。

同时,所述上安装支架1包括上安装底板11、设置于上安装底板11下一端的第三安装基板12、设置于上安装底板11下另一端的第四安装基板13、及设置于上安装底板11上一端的第五安装基板14,其中,该驱动轴5连接于第三安装基板12与第四安装基板13之间,该驱动电机7设置于第五安装基板14上,该螺杆6连接于第三安装基板12与第四安装基板1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轴3、驱动轴5与螺杆6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通过驱动电机与驱动轴即可控制收料装置的收料圆盘的转动,同时,通过滑动轴、套筒、螺杆、滑动螺母与限位部的协同运作,使驱动机构整体在一定的行程内运作,从而使驱动机构的动作更有序,更严谨,防止出现驱动机构故障的现象发生,能为载带收料装置提供稳定的动力,保证载带收料装置的正常运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