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断料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719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断料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材料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断料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材料贴合工程自动化程度不高,贴合作业时需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各材料卷取、放料情况进行监视,当某一规格的材料放卷完成时,须人工手动进行停止操作。由于加工各原材料的米数不同,加工制品工序繁杂,通常一条生产线需要多次贴合作业,因此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完成,不仅造成很大的人员成本浪费,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为失误,造成成品不良及原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断料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断料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感应杠杆、支撑架、卷曲滚筒、控制器及轴承,所述支撑架呈竖直向上固定于轴承上,所述卷曲滚筒固定于轴承的转轴上,所述感应杠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垂直设于支撑架上侧的横梁上,且该端向上延伸形成感应部,其下端转动连接一橡胶滚轮,所述横梁与轴承的转轴两者相互平行且位于支撑架的同侧,所述橡胶滚轮与套设于卷曲滚筒上的待贴合材料的外侧面相切,所述感应器设于横梁上方的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感应器电性连接,作业时,当套设于卷曲滚筒上的待贴合材料恰好放卷完成时,所述感应杠杆的感应部恰好旋转至感应器的感应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现贴合作业的自动化,有效提高了贴合作业效率,较现有技术,减少因工作人员失误导致的成品不良及材料浪费,对于任意厚度的待贴合材料,感应器的位置固定,无需调节,通用性好,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应杠杆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其中:1、感应器;2、感应杠杆;3、支撑架;4、待贴合材料;5、卷曲滚筒;6、橡胶滚轮;7、轴承;8、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一种自动断料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1、感应杠杆2、支撑架3、卷曲滚筒5、控制器及轴承7,所述支撑架3呈竖直向上固定于轴承7上,所述卷曲滚筒5固定于轴承7的转轴上,所述感应杠杆2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垂直设于支撑架3上侧的横梁8上,且该端向上延伸形成感应部,其下端转动连接一橡胶滚轮6,所述横梁8与轴承7的转轴两者相互平行且位于支撑架3的同侧,所述橡胶滚轮6与套设于卷曲滚筒5上的待贴合材料的外侧面相切,所述感应器1设于横梁8上方的支撑架3上,所述控制器与感应器1电性连接,作业时,当套设于卷曲滚筒5上的待贴合材料恰好放卷完成时,所述感应杠杆2的感应部恰好旋转至感应器1的感应区域。

其中,由于用于卷曲待贴合材料的卷芯的厚度一定,卷曲滚筒5的厚度一定,所以感应杠杆2的最终旋转的终点的位置固定,因此,对于任意厚度的待贴合材料,感应器1的位置固定,无需调节,通用性好,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易于维护。

原理为:贴合作业时,随着材料贴合作业的进行,缠绕于卷曲滚筒5上的待贴合材料越卷越小,而与此同时感应杠杆2的感应部逐渐向感应器1的感应区域靠拢,当卷曲滚筒5上的材料完全放卷完时,感应杠杆2的感应部恰好旋转至感应器1的感应区域,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机器停止贴合作业,实现贴合作业的自动化,有效提高了贴合作业效率,较现有技术,减少因工作人员失误导致的成品不良及材料浪费。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术上的改变,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