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包装单位重量对应的可变溜槽装置包装机械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055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延伸的一对第一前壳体壁34b和第一后壳体壁34c,上述第二料斗壳体36包括第二侧壳体36a、从上述第二侧壳体36a沿着相向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前壳体壁36b和第二后壳体壁36c,以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和上述第二料斗壳体36相向的中心部为基准,上述第一侧壳体34a和第二侧壳体36a配置在相向的位置。
[0027]第一料斗壳体34具有第一侧壳体壁34a和从第一侧壳体壁34a沿着正交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前壳体壁34b和第一后壳体壁34c。
[0028]第二料斗壳体36具有与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侧壳体壁34a相向的第二侧壳体壁36a和沿着与第二侧壳体壁36a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前壳体壁36b和第二后壳体壁 36c。
[0029]因此,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前壳体壁34b和第一后壳体壁34c配置在与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前壳体壁36b和第二后壳体壁36c相重叠的位置,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侧壳体壁34a和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侧壳体壁36a配置在相向的位置,从而,在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侧壳体壁34a、第一前壳体壁34b及第一后壳体壁34c与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侧壳体壁36a、第二前壳体壁36b及第二后壳体壁36c之间,形成用于引导内容物下降的流动室,借助上述第一侧壳体壁34a、第一前壳体壁34b及第一后壳体壁34c的下端部和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侧壳体壁36a、第二前壳体壁36b及第二后壳体壁36c的下端部,来形成与流动室相连通的排出口(可变排出口 32)32。即,在可变溜槽30的内部形成流动室,在可变溜槽30的下端部形成排出口 32。
[0030]上述可变溜槽30被设置框架62支撑,在相向的位置相对转动开闭,并借助设置托架来安装于上述主框架10。
[0031]上述设置框架62呈由一对前方框架条、后方框架条和一对左右侧方框架条相连接而成的四方框形状。
[0032]在上述设置框架62的左右侧方框架条中的一侧的侧方框架条,并列结合有第一转子轴52。第一转子轴52的一端部侧外周面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设置框架62的前方框架条相结合。此时,在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侧壳体壁34a的外侧面具有连接托架66,在上述连接托架66固定有第一转子轴52。连接托架66由沿着与固定托架片66a正交的方向(即,上述设置框架62的一侧的侧方框架条方向)延伸的一对连接托架片66b构成,上述第一转子轴52贯通一侧的连接托架片66b并相结合,同时第一转子轴52的另一端部固定在另一侧的连接托架片66b。
[0033]在上述设置框架62的左右侧方框架条中的另一侧的侧方框架条,并列结合有第二转子轴54。第二转子轴54的一端部侧外周面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设置框架62的前方框架条相结合。第二转子轴54以与第一转子轴52并列的方式设在与第一转子轴52相反的位置。此时,在上述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侧壳体壁36a的外侧面具有连接托架66,在上述连接托架66固定有第二转子轴54。固定有第二转子轴54的连接托架66也由沿着与固定托架片66a正交的方向(即,上述设置框架62的一侧的侧方框架条方向)延伸的一对连接托架片66b构成,上述第一转子轴52贯通一侧的连接托架片66b并相结合,而另一侧的连接托架片66b固定第二转子轴54的另一端部。
[0034]本发明具有调节机构,上述调节机构使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在相向的方向相对接近或相对分隔,来改变形成于可变溜槽30的下部侧的排出口 32的大小。
[0035]在本发明中,调节机构包括:气缸42,气缸42的气缸杆43与可变溜槽30的一对第一料斗壳体34及第二料斗壳体36中的一方第一料斗壳体34相连接,气缸42被主框架10支撑,上述气缸杆43的引出长度被阶段性地调节;连接部件46,与上述气缸42的气缸杆43相连接的同时与一对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中的另一方第二料斗壳体36相连接,用于传递通过气缸42的气缸杆43的引出工作而使一对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在相向的位置相对接近或者相对分隔的动力。
[0036]上述气缸42以与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的前壳体壁34b、36b和后壳体壁34c、36c中的某一个并列配置的方式固定于设置框架62。气缸42经由托架和螺栓等固定机构固定于设置框架62,从而气缸42的一端部侧气缸杆43沿着与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的前壳体壁34b、36b和后壳体壁34c、36c并列的方向引出。此时,在固定于第一料斗壳体34的连接托架66,沿着与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侧壳体壁34a并列的方向(与气缸42的气缸杆43正交的方向)具有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的基端部固定于上述托架,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的前端部侧外周面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经由铰链部与上述气缸42的气缸杆43相连接。若气缸42的气缸杆43引出,则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相对于气缸杆43相对旋转,根据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和上述气缸42的这种连接方式,当气缸42的气缸杆43引出时,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由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来向第一料斗壳体34传递旋转开闭的动力,若第一料斗壳体34转动,则第一转子轴52也以设置框架62为基准旋转。并且,在上述气缸42的另一端部侧(即,与引出气缸杆43的一端部相反的端部),第二连接转子轴54cs的前端部侧外周面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相连接,第二连接转子轴54cs的基端部固定于第二料斗壳体36侧的连接托架66。当第二料斗壳体36在与第一料斗壳体34相向的方向相对转动开闭时,第二连接转子轴54cs相对于气缸42的另一端部侧相对旋转,第二转子轴54也以设置框架62为基准旋转。
[0037]就上述第一转子轴52而言,一端部侧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气缸42的上述气缸杆43相连接,另一端部侧与第一料斗壳体34相连接,当气缸杆43引出时,第一转子轴52施加使第一料斗壳体34在与第二料斗壳体36相向的位置相对转动的旋转力,上述第二转子轴54经由连接部件46与第一转子轴52相连接的同时与第二料斗壳体36相连接,当第一转子轴52旋转时,借助连接部件46,沿着与第一转子轴52相反的方向旋转,来使第二料斗壳体36在与第一料斗壳体34相向的位置相对转动。
[0038]在本发明中,连接部件46向第二转子轴54传递第一转子轴52的旋转力,并传递使第二转子轴54按与第一转子轴5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动力。即,上述连接部件46具有:第一连杆46a,一端部固定于第一转子轴52,当气缸42的气缸杆43工作时,第一连杆46a旋转,来使第一料斗壳体34相对于第二料斗壳体36相对转动;第二连杆46b,一端部固定于上述第二转子轴54 ;传递连杆46c,经由铰链部与第一连杆46a和第二连杆46b的另一端部侧相连接,当气缸42的气缸杆43工作时,传递连杆46c使与第二连杆46b相连接的第二转子轴54按与第一转子轴5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来使第二料斗壳体36相对于第一料斗壳体34相对转动。
[0039]上述第一连杆46a的一端部固定于第一转子轴52的两端部中与固定于第一料斗壳体34侧有托架的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第二连杆46b的一端部也固定于第二转子轴54的两端部中与固定于第二料斗壳体36侧的托架的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上述传递连杆46c的两端部和第一连杆46a及第二连杆46b的另一端部经由铰链部相互连接。即,传递连杆46c的两端部经由铰链部与第一连杆46a和第二连杆46b相连接。
[0040]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可变溜槽30中,设置框架62部分经由设置托架和螺栓等固定机构安装于主框架10。设置托架借助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上述设置框架62,设置托架还借助螺栓等固定机构安装于主框架10,从而可变溜槽30配置在被上述主框架10支撑的料斗20的下部侧供给口(可称为内容物供给口)的下侧位置。并且,可变溜槽30内部的流动室与料斗20的供给口相连通,从而可使从料斗20的供给口向下投入的内容物投入于可变溜槽30的内部的流动室,并通过可变溜槽30下端的排出口 32充填到包装袋的内部。
[0041]因此,如图9至图12所示,若上述气缸42的气缸杆43拉伸,则上述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单向(A方向)旋转,第一转子轴52也按同一方向(A方向)旋转,同时与第一转子轴52相连接的第一料斗壳体34沿着远离第二料斗壳体36的方向转动而开放,另一方面,上述第一连杆46a也按A方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