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包装单位重量对应的可变溜槽装置包装机械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055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转动,第二连杆46b借助传递连杆46c按与第一连接转子轴52cs相反的方向(即,B方向)旋转,同时第二转子轴54按与第一转子轴52相反的方向(S卩,B方向)旋转,因而与上述第二转子轴54相连接的第二料斗壳体36沿着远离于第一料斗壳体34的方向转动而开放。即,可变溜槽30的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相互张开得更大,与原来的状态相比,可变溜槽30的排出口 32更大。即,当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以相向的中心部为基准相对转动时,随着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侧壳体壁34a与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侧壳体壁36a之间的距离变窄或扩张,由此排出口 32的大小被调节(可变)。
[0042]综上所述,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设置框架62相结合,上述设置框架62安装于形成包装机械的本体的主框架10,将可变溜槽30的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配置在被主框架10支撑的料斗20的下部侧,上述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与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相连接,随着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的旋转,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在相向的位置相对接近或相对分隔,来调节通过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形成的内容物(内容物)排出口 32的大小。
[0043]另一方面,上述气缸42由多行程气缸构成,使得气缸杆43的引出长度被阶段性地调节。即,气缸杆43向气缸42的两端部引出,气缸42的引出气缸杆43的两侧两个侧方压力室的中间具有中间压力室,中间压力室可具有以向两侧侧方压力室中的某一侧方压力室供给压力的方式连通的结构。中间压力室具有流入口(例如,压力空气流入口),侧方压力室具有流入口及排出口(例如,压力空气流入口和压力空气排出口),划分上述侧方压力室与中间压力室的两个内部隔璧中的一个隔璧可具有使压力(例如,压力空气)仅流入某一侧侧方压力室的止回阀。
[0044]因此,若压力流入上述一侧侧方压力室,则一侧侧方压力室侧的气缸杆43被拉伸,若压力流入中间压力室,则一侧侧方压力室侧的气缸杆43以两倍长度(即,拉伸为气缸42的一端部侧气缸杆43仅向一侧侧方压力室供给压力时的两倍长度)被拉伸,若压力流入至上述另一侧侧方压力室的内部,则气缸42的另一端部侧的气缸杆43也被拉伸。即,上述气缸42能够以一级、二级及三级的方式来调节气缸杆43的引出程度。并且,若要使气缸42的已拉伸的气缸杆43再后退,只要通过上述排出口向气缸42的外部排出压力即可。当然,可构成为由压力空气装置等压力供给装置的压力罐回收所排出的压力。
[0045]另一方面,上述气缸42也可以构成为气缸杆43仅向一端部拉伸,并通过控制单兀以多步骤调节气缸杆43的拉伸长度。即,控制单元可由与压力供给机构相连接的控制器构成,精密地控制来自压力供给机构的压力以多步骤供给到气缸42,从而以多步骤调节气缸42的气缸杆43拉伸长度。例如,若要使气缸杆43以一级、二级及三级的方式拉伸,只要向气缸42的内部供给与相当于一级、二级及三级的流量相对应的压力即可。
[0046]如上所述,气缸42的气缸杆43以多级引出,来阶段性地调节上述可变溜槽30的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的张开程度。这种可变溜槽30的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阶段性地张开的工作,通过上述气缸42、第一转子轴52、第二转子轴54及后面要说明的连接部件46相连动的方式进行。即,连接部件46与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相连接,根据气缸42的气缸杆43的引出长度,使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相对移动(相对转动开放),来调节形成于可变溜槽30的下部侧的排出口 32大小。
[0047]并且,在本发明中,在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的相对移动(相对转动开放)基准中心部位置,还具有一对前引导片72和后引导片74,前引导片72和第一前壳体壁34b、第二前壳体壁36b并列,后引导片74和第一后壳体壁34c、第二后壳体壁36c并列。这种前引导片72和后引导片74由截面呈一字型的板状构成,上端部可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等固定机构固定于设置框架,该设置框架支撑上述可变溜槽30的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前引导片72和后引导片74遮挡当可变溜槽30的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以旋转开放中心部为基准打开时产生的缝隙空间(具体地,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前壳体壁34b与第一后壳体壁34c以及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前壳体壁36b与第二后壳体壁36c之间张开而产生的缝隙空间),以防止内容物向可变溜槽30的外部脱落。
[0048]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第二料斗壳体36以及上述前引导片72、后引导片74由弹簧钢构成。若由弹簧钢构成第一料斗壳体34、第二料斗壳体36以及前引导片72、后引导片74,则当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在开闭工作时相接触的面与面之间的摩擦力(例如,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前壳体壁34b和第一后壳体壁34c以及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前壳体壁36b和第二后壳体壁36c的相接触的面与面之间的摩擦力,之外的上述前引导片72及后引导片74与第一前壳体壁34b (或第二前壳体壁36b部分)之间的相接触的部分的摩擦力)变得最小化,以使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的开闭工作更加顺畅。
[0049]另一方面,上述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设置框架62相结合,上述设置框架62安装于形成包装机械的本体的主框架10,将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配置在被主框架10支撑的料斗20的下部侧,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包括第一侧壳体34a、从上述第一侧壳体34a沿着相向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前壳体壁34b和第一后壳体壁34c,上述第二料斗壳体36包括第二侧壳体36a、从上述第二侧壳体36a沿着相向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前壳体壁36b和第二后壳体壁36c,以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和上述第二料斗壳体36相向的中心部为基准,上述第一侧壳体34a和第二侧壳体36a配置在相向的位置,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前壳体壁34b和第一后壳体壁34c配置在与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前壳体壁36b和第二后壳体壁36c相重叠的位置,在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的第一侧壳体壁34a及第二料斗壳体36的第二侧壳体壁36a的外表面,分别具有连接托架66,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以分别固定的方式与上述连接托架66相连接,上述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的一部分外周面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设置托架相连接,同时第一转子轴52和第二转子轴54分别与构成连接部件的第一连杆46a和第二连杆46b相连接而得以固定,当上述第一料斗壳体34和第二料斗壳体36转动而张开时,连接托架66与设置托架相接触,从而限制第一料斗壳体34与第二料斗壳体36之间的张开程度。S卩,构成连接托架66的两个连接托架片66b的端部起到与四方框形状的设置框架62的内侧面相接触而被卡定的挡止部的功能,因而通过限制第一料斗壳体34与第二料斗壳体36之间的张开程度,来将可变溜槽30的下侧部的内容物排出口 32的张开程度限定在适当的大小(防止可变溜槽30的内容物排出口 32张开过大)。
[0050]并且,在本发明中,在用于充填作为包装内容物的内容物的料斗20的下部侧位置,配置上述可变溜槽30,在上述料斗20的下部侧,除了可变溜槽30之外,还具有夹紧单元和包装袋开放单元,上述夹紧单元具有以竖立的状态把住包装袋2而支撑的夹子120,上述包装袋开放单元用于张开在上述可变溜槽30的下部侧排出口 32下方借助夹紧单元竖立配置的包装袋2的上端部。
[0051]上述包装袋开放单元具有一对开放框架122A、122B,上述一对开放框架122A、122B的两端部以可滑动的方式被一对导轨支撑,并相互并列地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在可变溜槽30的排出口 32下侧,上述一对导轨在主框架10的左右位置沿着前后方向并列配置。并且,具有第一齿条124A、第二齿条124B及小齿轮124C,上述第一齿条124A以与上述一对开放框架122AU22B中的某一个开放框架122A相连接的同时被主框架10支撑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配置,上述第二齿条124B与另一个开放框架122B相连接,沿着与第一齿条124A相向的方向配置,上述小齿轮124C与第一齿条124A和第二齿条124B相啮合。并且,具有真空垫,上述真空垫安装于上述一对开放框架122AU22B的相向的位置,随着开放框架122A、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