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架辅助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7686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料架辅助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料架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工业的加工技术非常发达,能够以多种方式对工件进行加工,为提升加工效率,会使用呈长条状的胚料,并透过送料机推送胚料,使胚料沿其长轴方向移动而接近加工机的刀具,以利加工机进行切割的动作,常见的送料机是沿水平方向设置数个彼此平行且并排的滚轮,并将胚料放置于滚轮上方,再透过马达带动滚轮转动,滚轮则能够带动胚料沿其长轴方向移动。
[0003]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送料机透过滚轮推动胚料移动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胚料表面有油污或过于光滑而导致滚轮相对胚料空转,无法顺利推动胚料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架辅助定位装置,利用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夹持胚料的方式能够增加该第一滚轮与胚料之间的摩擦力,使该第一滚轮容易顺利带动胚料,防止因为胚料表面有油污或过于光滑而导致滚轮相对胚料空转,无法顺利推动胚料前进的情况发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料架辅助定位装置,其包括有:一个架体,该架体设有一个第一支撑部、一个第二支撑部及一个第三支撑部,该第三支撑部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沿铅垂方向的顶侧且该第三支撑部至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一个输送空间;
[0007]一个输送组件,该输送组件沿水平方向延伸地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滚轮,该第一滚轮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且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该第一滚轮能够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为轴心相对该架体转动地枢设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该输送组件还具有一个流体压力机及一个第二滚轮,该流体压力机包括有一个汽缸及一个活塞杆,该汽缸设置于该第三支撑部,该活塞杆的一端插设于该汽缸内且该活塞杆相异于该汽缸的一端设置于该输送空间,该活塞杆能够沿一个虚拟贯轴的轴向相对该汽缸往复移动,该虚拟贯轴沿铅垂方向延伸,该第二滚轮能够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为轴心相对该架体自由转动地枢设于该活塞杆相异于该汽缸的一端,该第二虚拟转轴与该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二滚轮能够受该流体压力机带动而于该输送空间内在释放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滚轮由释放位置移动至夹持位置的过程中往靠近该第一滚轮的方向移动,该第二滚轮由夹持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的过程中往远离该第一滚轮的方向移动;
[0008]一个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连接于该架体并能够驱动该第一滚轮转动。
[0009]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所述第一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滚轮的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方向的平面上,该虚拟贯轴的延伸线通过该两个第一滚轮的第一虚拟转轴之间。
[0010]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活塞杆相异于该汽缸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底座,该第二滚轮枢设于该活塞杆的底座。
[0011]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架体沿铅垂方向设置有一个立柱,该立柱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相异于该第二支撑部的一侧,该立柱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沿铅垂方向向上延伸并连接于该第三支撑部。
[0012]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汽缸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三支撑部相异于该输送空间的一侧。
[0013]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底座邻近该第三支撑部的一侧沿平行该虚拟贯轴轴向的方向设置有两个导杆,该导杆相异于该底座的一端贯穿该第三支撑部,该导杆能够随该活塞杆同步相对该汽缸往复移动,该两个导杆分别设置于该汽缸的两侧。
[0014]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汽缸沿径向的外壁面设置有一个感应装置,该感应装置能够感知活塞的位置。
[0015]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第一滚轮的一端贯穿该第二支撑部而凸露于该第二支撑部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的一侧,该驱动组件包括有一个基座及一个马达,该基座固定连接于该架体,该马达连接于该基座,该马达沿铅垂方向设有一个主动轴,该驱动组件具有一个主动齿轮及一个从动齿轮,该主动齿轮随该主动轴同步转动地套设于该主动轴,该从动齿轮随该两个第一滚轮的其中一个同步转动地套设于该第一滚轮凸出该第二支撑部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一侧的一端,该主动齿轮能够带动该从动齿轮转动。
[0016]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主动齿轮与该从动齿轮为斜齿轮且彼此啮合。
[0017]所述的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该驱动组件具有两个链轮及一个链条,该两个链轮分别能够随该两个第一滚轮同步转动地套设于该两个第一滚轮,该链条同时套设并啮合于该两个链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9]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其中辅助定位装置包括有一个架体、一个输送组件及一个驱动组件,该架体设有一个第一支撑部、一个第二支撑部及一个第三支撑部,该第三支撑部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沿铅垂方向的顶侧且该第三支撑部至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一个输送空间,该输送组件沿水平方向延伸地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滚轮,该第一滚轮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且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该第一滚轮能够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为轴心相对该架体转动地枢设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该输送组件具有一个流体压力机及一个第二滚轮,该流体压力机包括有一个汽缸及一个活塞杆,该汽缸设置于该第三支撑部,该活塞杆的一端插设于该汽缸内且该活塞杆相异于该汽缸的一端设置于该输送空间,该活塞杆能够沿一个虚拟贯轴的轴向相对该汽缸往复移动,该虚拟贯轴沿铅垂方向延伸,该第二滚轮能够以一个第二虚拟转轴为轴心相对该架体自由转动地枢设于该活塞杆相异于该汽缸的一端,该第二虚拟转轴与该第一虚拟转轴彼此平行,该第二滚轮能够受该流体压力机带动而于该输送空间内在释放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二滚轮由释放位置移动至夹持位置的过程中往靠近该第一滚轮的方向移动,该第二滚轮由夹持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的过程中往远离该第一滚轮的方向移动,该驱动组件连接于该架体并能够驱动该第一滚轮转动,利用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夹持胚料的方式能够增加该第一滚轮与胚料之间的摩擦力,使该第一滚轮容易顺利带动胚料。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拆除驱动组件外壳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输送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驱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输送组件第一滚轮的剖面结构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连接于送料机的使用状态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动作中的使用状态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动作中另一视角的使用状态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0_辅助定位装置;20_架体;21_第一支撑部;22_第二支撑部;23-第三支撑部;24_输送空间;25_立柱;30_输送组件;31_第一滚轮;32_流体压力机;321-汽缸;322_活塞杆;323_感应装置;324_底座;325_导杆;33_第二滚轮;40_驱动组件;41_基座;42_马达;43_主动轴;44_主动齿轮;45_从动齿轮;46_链轮;47_链条;90-胚料;C1-第一虚拟转轴;C2-第二虚拟转轴;L-虚拟贯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0030]参照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及拆除驱动组件外壳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辅助定位装置10包括有一个架体20及一个输送组件30及一个驱动组件40 ;其中:
[0031]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料架辅助定位装置输送组件的立体分解图、驱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及第一滚轮的剖面结构图。该架体20沿铅垂方向设有一个第一支撑部21及一个第二支撑部22,该第一支撑部21与该第二支撑部22彼此平行且彼此相对。该架体20沿水平方向设有一个第三支撑部23,该第三支撑部23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21与该第二支撑部22沿铅垂方向的顶侧且该第三支撑部23至该第一支撑部21与该第二支撑部22之间形成一个输送空间24。该架体20沿铅垂方向设置有一个立柱25,该立柱25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21相异于该第二支撑部22的一侧,该立柱25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21的一端沿铅垂方向向上延伸并连接于该第三支撑部23。
[0032]该输送组件30沿水平方向延伸地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滚轮31,该第一滚轮31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支撑部21且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21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支撑部22,该第一滚轮31能够以一个第一虚拟转轴C1为轴心相对该架体20转动地枢设于该第一支撑部21与该第二支撑部22之间,该第一滚轮31的一端贯穿该第二支撑部22而凸露于该第二支撑部22相异于该第一支撑部21的一侧,该至少一个第一滚轮31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第一滚轮31的第一虚拟转轴C1彼此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方向的平面上。
[0033]该输送组件30具有一个流体压力机32及一个第二滚轮33,该流体压力机32包括有一个汽缸321及一个活塞杆322,该汽缸321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三支撑部23相异于该输送空间24的一侧,该汽缸321沿径向的外壁面设置有一个感应装置323,该感应装置323能够感应活塞的位置,作为机构作动的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