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热压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4434194阅读:4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胶热压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将熔融橡胶料注入模穴并加压成型的橡胶热压成型方法。
现有的橡胶制品成型(如图4所示)是于模具组9的上、下模开模时,人工在模穴91中置入预先称重的片状或块状的橡胶92,而后再加温加压成型。其是凭经验根据模具不同的大小、形状于其中置入橡胶92的,但,这种人工凭经验置入不同数量的橡胶92,既耗时也不易控制模穴91中各部份的料量,致使合模加压后容易产生溢料导致过多的毛边,或是缺料导致成形不完全的情况出现。再加上橡胶92的流动性不佳,所以难以有效控制成品的一致性,作业效率差,并且每次因更换具有不同尺寸、造形模穴91的模具及操作者的调换,都必须重新试验料片放置的位置、大小、数量,更加耗费材料与时间。
此外,橡胶制品成型的环境温度高,并充斥有刺鼻的气体,操作者以人工置入材料而长期处于此种环境中,对健康有相当大的危害。
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热压成型的方法,其借助浇注机使橡胶材料熔融,再将熔融的橡胶材料注入模穴中,且可于模穴不同位置置入不同的料量。其不但精确省时,也可得到品质均一的产品,若更换具有不同尺寸、造型模穴的模具或操作者的调换,也仅需在调整设定完成后,即可得到一致的产品,大量改善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操作者工作负担的橡胶热压成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其包括
(1)将橡胶材料置入一浇注机的热熔融室中,由该热熔融室将橡胶加热至熔融状态;(2)开启一模具组,该模具组至少具有一个模穴;(3)将连通浇注机热熔融室的导料管伸入模具组的模穴上方,由导料管将熔融的橡胶注入模穴中,并依模穴不同大小、位置注入适量的橡胶;(4)闭合模具组,以使模穴内的橡胶成型完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动作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浇注机的导料管移入模具组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模具组闭模时的示意图;图4是常用的橡胶成型方法的示意图。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其设有一模具组2,该模具组包括一上模座21及一设于上模座21下方的下模座22,该上模座21底部设有一上模211,而该下模座22的顶部设有一下模221,且该下模221具有两个模穴23。
本发明的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步骤11将橡胶材料4置入一浇注机3的热熔融室31中,由该热熔融室31将橡胶4加热至熔融状态;(2)步骤12开启模具组2,并使上、下模211、221分离;(3)步骤13将连通浇注机3热熔融室31的导料管32伸入下模221的模穴23上方,由该导料管32将熔融的橡胶4注入模穴23中,并依模穴23不同大小、位置注入适量的橡胶4。如图2所示,其借助一设于导料管32的滑套33挡住从导料管32中流出橡胶4的孔34的数目,以及浇注机3浇注时移动的速度来调整料量。挡住的孔34的数目愈多、移动速度愈快,料量则愈少,反之,料量则愈多。因此可在模穴23中装填精确料量的橡胶4;(4)步骤14闭合模具组2,并使上、下模211、221反复小位移量地做开闭动作,以使模穴23内的橡胶4与模穴23完全贴合,且橡胶内部不会残留空气,进而使成品的造型及纹路清晰,直至热压成型完全(如图3所示)。
由于本发明是将橡胶4熔融后注入模穴23中的,因此能针对模穴23不同位置、大小注入精确的料量,且材料按位置的不同均匀分布于模穴23当中,即模穴23容积较大处注入的材料多,其能克服橡胶4因流动性不佳而造成的局部溢料或缺料的情形,以得到品质均一的产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借助浇注机3使橡胶材料4熔融后,再将其注入模穴23中,且可于模穴23不同位置置入不同的料量,其不但精确省时,也可得到均一的产品。若更换具有不同尺寸、造型模穴的模具或操作者的调换,也仅需在调整设定完成后,即可得到一致的产品,大量改善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以浇注机3取代人工,能减少操作者的负担。
权利要求
1.一种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橡胶材料置入一浇注机的热熔融室中,由该热熔融室将橡胶加热至熔融状态;步骤2开启一模具组,该模具组至少具有一模穴;步骤3将连通浇注机热熔融室的导料管伸入模具组的模穴上方,由该导料管将熔融的橡胶注入模穴中,并依模穴不同大小、位置注入适量的橡胶;步骤4闭合模具组,以使模穴内的橡胶成型完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是以一设于导料管的滑套挡住导料管流出橡胶的孔数,以及浇注机浇注时移动的速度来调整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还包括模具组反复小位移量的开闭动作。
全文摘要
一种橡胶热压成型方法,其是将橡胶材料置入一浇注机的热熔融室,将橡胶加热至熔融状态后注入模穴中,再予以热压成型,因此可于模穴不同位置置入不同的料量。该方法不但精确省时,而且也可得到均一的产品。若更换具有不同尺寸、造型模穴的模具或操作者的调换,也仅需在调整设定完成后,即可得到一致的产品,大量改善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3/34GK1339352SQ0012282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8日
发明者陈法胜 申请人: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