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04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方桶塑件是一个端盖类的零件,壁较薄,易拉变形,易顶出变形,因此,开模速度不能过快;目前,企业中虽然也有相关的模具进行生产注塑,但是结构很复杂,生产成本很高,而且尺寸精度也难以控制,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机械强度,容易造成产品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以及质量难以保证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水口推板、第一定模板、唧嘴、第一限位钉、第二限位钉、型芯镶件、第二定模板、推板、第三限位钉、动模板、动模座板、拉料杆、拉杆、导套以及尼龙塞;所述动模座板连接所述动模板,所述动模板连接所述推板,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二定模板,所述第二定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定模板,所述第一定模板连接所述水口推板,所述水口推板连接所述定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动模板、推板、第二定模板和第一定模板之间形成有型腔,所述型腔上设有所述型芯镶件,所述动模座板、第二定模板、第一定模板、型芯镶件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所述动模座板上设有的所述冷却水道与所述型芯镶件上设有的所述冷却水道相连;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水口推板之间设有所述唧嘴、拉料杆和第一限位钉,所述定模座板、水口推板、第 二定模板和第一定模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钉,所述动模座板、动模板、推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三限位钉;所述导套设于所述推板上,所述拉杆设于所述动模座板、动模板、第二定模板、第一定模板、水口推板和定模座板上并与所述导套相配,所述尼龙塞设于所述第二定模板、推板、动模板之间。

其中,所述动模板通过楔紧块连接于所述动模座板上。

其中,所述定模座板上设有定位圈。

其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套、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套设有所述水口推板、第一定模板、第二定模板上,所述第一导柱设于所述定模座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导套相配。

其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套、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套设有所述推板、第二定模板上,所述第二导柱设于所述动模板、第一定模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导套相配。

其中,所述尼龙塞包括尼龙塞头以及与所述尼龙塞头相配的尼龙塞套。

其中,所述水口推板和所述第一定模板之间设有流道凝料型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注塑模具结构简单,采用一模一腔,降低了成本,解决了易拉变形,易顶出变形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技术上进行了革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桶塑件产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方桶塑件产品如图1所示,方桶1塑件产品是一个端盖类的零件,壁2较薄,材料PP。易拉变形,易顶出变形。

本发明的用于制作方桶的注塑模具如图2、3、4、5所示,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座板3、水口推板4、第一定模板5、唧嘴6、第一限位钉7、第二限位钉8、型芯镶件9、第二定模板10、推板11、第三限位钉12、动模板13、动模座板14、拉料杆15、拉杆16、导套17以及尼龙塞18;所述动模座板14连接所述动模板13,所述动模板通过楔紧块19连接于所述动模座板上。所述动模板连接所述推板11,所述推板连接所述第二定模板10,所述第二定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定模板,所述第一定模板连接所述水口推板4,所述水口推板和所述第一定模板之间设有流道凝料型腔20。所述水口推板连接所述定模座板;所述动模座板14、动模板13、推板11、第二定模板10和第一定模板5之间形成有型腔21,所述型腔21上设有所述型芯镶件9,所述动模座板、第二定模板、第一定模板、型芯镶件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22、23、24、25,所述动模座板14上设有的所述冷却水道22与所述型芯镶件9上设有的所述冷却水道25相连;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水口推板之间设有所述唧嘴6、拉料杆15和第一限位钉7,所述定模座板3、水口推板4、第二定模板10和第一定模板5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限位钉8,所述动模座板、动模板、推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三限位钉12;所述导套17设于所述推板上,所述拉杆16设于所述动模座板14、动模板13、第二定模板10、第一定模板5、水口推板4和定模座板3上并与所述导套17相配,所述尼龙塞18设于所述第二定模板10、推板11、动模板13之间,所述尼龙塞包括尼龙塞头26以及与所述尼龙塞头相配的尼龙塞套27。所述定模座板上设有定位圈28。

上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29,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套30、第一导柱31;所述第一导套设有所述水口推板、第一定模板、第二定模板上,所述第一导柱设于所述定模座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导套相配。

上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32,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套33、第二导柱34;所述第二导套设有所述推板、第二定模板上,所述第二导柱设于所述动模板、第一定模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导套相配。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注塑模具固定于注塑机上;注射模具合模,物料注射、充模,熔体经过主流道、分流道,通过点浇口进入型腔21。在型腔中保压、冷却成型后;注射模具开模,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向后退,在尼龙塞和拉料杆的作用下,使模具首先在第一分型面PL1 35处分开,第一分型面PL1分开距离由第二限位钉8控制,流道凝料在拉料杆15的作用下与塑件分离;接着模具再从第二分型面PL2 36处分开,第二分型面PL2分开距离由第一限位钉7控制,此时,水口推板强行将流道凝料推离拉料杆15,实现模具的自动脱浇,至此模具定模部分完成全部分型;模具的动模在注塑机的作用下继续向后退,由于方桶塑件产品对型芯镶件9的包紧力,模具再从第三分型面PL3处分开,第三分型面PL3 37分开距离由拉杆16控制;最后,拉杆拉动推板11,模具再从第三分型面PL4 38处分开,推板推动方桶塑件产品脱模,推板的推出距离由第三限位钉12控制,方桶1塑件产品由人工从型芯镶件上取下,模具完成一次注射成型;注射模具合模,合模时,由第一导向机构29和第二导向机构32导向复位合模,准备下一次成型。

本发明的注塑模具结构简单,采用一模一腔,降低了成本,解决了易拉变形,易顶出变形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技术上进行了革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