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415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PS(聚苯乙烯)发泡片材挤出机,其挤出片材的厚薄调整都是通过改变内模唇5、外模唇4间的局部间隙来实现的。具体结构见图3。在外模唇4的外圈圆周上均布有12个定位孔,在外模唇4的内圈相应位置上均布12个螺孔,螺孔内装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过内圈上的螺孔,并插入定位孔中。当挤出的片材局部有厚薄不均的现象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作用在外模唇4的外圈的作用力将改变,可使外模唇4的内圈产生微小的弹性变形,使得外模唇4与内模唇5相应位置处的间隙发生变化,从而使挤出片材的厚薄得以调整。这种调节厚薄的方式主要缺点是:需要使外模唇4内圈产生弹性变形,金属产生弹性变形需要较大的外力,因此调整时比较费力;且反复调节调节螺栓,外模唇达到疲劳极限后,内圈容易断裂,口模的使用寿命不长;另外手动调节口模不能及时更正外模唇与内模唇位置的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挤出机的外模唇因疲劳而易发生断裂,从而较低口模寿命,且无法及时更正外模唇与内模唇位置的偏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模体、芯体、内模唇和外模唇;还包括控制器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一端固定连接在模体上,连接体另一端设有定位盘;所述外模唇中心设有阶梯孔,外模唇一端部固定有封盖,阶梯孔大端侧壁与封盖一端面围成定位腔;所述定位盘设置在定位腔内,且定位腔内还设有张紧机构;所述定位腔的周向侧壁与定位盘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模唇的周向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动顶杆一,外模唇上对应于内模唇的侧壁上设有与气动顶杆一一一对应的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和气动顶杆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模体、连接体、外唇模、模芯和内唇模组合出流道。

本方案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的原理在于:

定位腔内设置的张紧机构,可使定位盘的端面和阶梯孔的端面紧密贴合;而定位腔的周向侧壁与定位盘周向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外模唇可在连接体的周向上移动,即移动过程中仅是外模唇与连接体的同轴度发生改变。挤出片材的厚度不均的原因在于,内模唇与外模唇的相对位置出现了偏差,即内模唇与外模唇之间的间隙不均。

当挤出片材的厚度不均时,流道内的熔融胶体对外模唇的侧壁的压力也会改变,而该压力的实时情况将被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情况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将求出压力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与各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反馈的压力值大于平均值时,则与该压力传感器对应的气动顶杆一对定位盘圆周面的压力将相应的减小,反之则相应的增大;以对外模唇与内模唇的同轴度进行调节,当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与平均值相等时,则调节结束,即外模唇将处于稳定状态。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外模唇套设在定位盘上,且外模唇在定位盘径向上均有一定的移动量,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实时压力发聩到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动顶杆对定位盘的压力,以使外模唇产生微小移动,使外模唇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改变其相对与内模唇的位置;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外模唇无需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即避免了外模唇因疲劳而易发生断裂,增强了口模的寿命;且本方案能及时更正外模唇与内模唇位置的偏差。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盘一端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套设在环形凸起上的碟簧,碟簧两端分别与定位盘端面和定位腔端面紧密接触。由于碟簧占用的安装空间小,使得机构简单,且采用碟簧可简化安装,并有利于更换;而所设置的环形凸起可防止碟簧脱落。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模唇可相对于定位盘轴向移动,所述环形凸起与阶梯孔小端对应,所述定位盘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压力控制阀和固定在安装孔内的气动顶杆二,气动顶杆二顶压在所述封盖上,所述压力控制阀与气动顶杆二连接。在本优选方案中,通过压力控制阀控制气动顶杆二可以推动外模唇相对于定位盘轴向移动,从而可改变外模唇与内模唇的间隙,以使该装置能适应多种系列的挤出片材,且调整方式也比较方便;另外由于碟簧在压缩过程中,其两端总是与定位盘和定位腔端面紧密接触,因此蝶阀还起到隔离流道和定位腔的作用。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所述压力控制阀为电磁阀,且压力控制阀也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本优选方案中,在显示屏上输入内模唇与外膜唇所需间隙的值,控制器将对压力控制压阀进行调整,使气动顶杆二对外模唇的压力改变,推动外模唇相对于定位盘轴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模口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模体1、芯体2、连接体3、外模唇4、内模唇5、挤出片材6、连接盘31、气动顶杆二32、环形凸起33、封盖41、气动顶杆一42、压力传感器43、碟簧44、压力控制阀81、显示屏82、控制器83。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模体1、芯体2、内模唇5、外模唇4、连接体3和控制器83;所述连接体3一端固定在模体1上,连接体3另一端设有定位盘,定位盘左端面设有环形凸起33,使得定位盘呈阶梯轴状;所述外模唇4中心设有阶梯孔,外模唇4右端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封盖41,阶梯孔大端侧壁与封盖41左侧端面围成定位腔;所述定位盘设置在定位腔内,定位腔的周向和轴向与定位盘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外模唇4在定位盘的周向和轴向上均可移动;且模体1、连接体3、外唇模、模芯2和内唇模组合出内部的流道。

如图1、图2所示,外模唇4的周向侧壁上固定有12个均匀分布的气动顶杆一42,外模唇4上对应于内模唇5的侧壁上设有与气动顶杆一42一一对应的压力传感器43,且压力传感器43和气动顶杆均与控制器83连接,本实施例的控制器83采用PLC控制器83。

如图1、图2所示,定位腔内还安装有张紧机构,张紧机构包括碟簧44、4个气动顶杆二32和压力控制阀81,碟簧44套设在环形凸起33上,在碟簧44弹力的作用下,碟簧44大端紧密的顶压在阶梯孔端的侧壁上,而碟簧44小端紧密的顶压在定位盘的左侧面上;定位盘右侧开设有安装孔,气动顶杆二32固定在安装孔内,且气动顶杆二32顶压在封盖41上;另外气动顶杆二32均与压力控制阀81连接,通过调节压力控制阀81可以控制气动顶杆二32顶压在封盖41上的压力。同时还设置了与控制器83连接的显示屏82,本实施例中的压力控制阀81为电磁阀,且压力控制阀81也与所述控制器83连接;使得在显示屏82上输入内模唇5与外膜唇所需间隙的值,控制器83将对压力控制压阀进行调整,使气动顶杆二32对封盖41的压力改变,推动外模唇4相对于定位盘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挤出模口自动调节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当挤出片材6的厚度不均时,流道内的熔融胶体对外模唇4的侧壁的压力也会改变,而该压力的实时情况将被压力传感器43监测;压力传感器43将压力情况反馈到控制器83,控制器83将求出压力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与各压力传感器43反馈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当反馈的压力值大于平均值时,则与该压力传感器43对应的气动顶杆一42对定位盘圆周面的压力将相应的减小,反之则相应的增大;以对外模唇4与内模唇5的同轴度进行调节,当压力传感器43的反馈值与平均值相等时,则调节结束,外模唇4将处于稳定状态。

而当需要生产较厚的挤出片材6时,在显示屏82上输入所需挤出片材6的厚度即可;在使用本装置挤出片材6,流道内的熔融胶体也会对外模唇4产生轴向的压力,但由于碟簧44的刚度较大,而熔融胶体对外模唇4产生压力相对较小而不会对外模唇4的轴向位置造成影响,因此控制器83可以精确的控制外模唇4相对与内模唇5的轴向位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