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02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生产中,很多采用斜顶结构,但是如果产品跟斜顶面接触面积较大且产品侧壁较薄时,在脱模过程中,由于产品顶出和产品与斜顶接触面脱离同时发生,使得产品的侧壁较薄处同时承受两侧方向的力,使得侧壁较薄处易发生变形、拉伤,脱模效果较差,使得产品的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以使得产品的接触面积较大及侧壁较薄处的顶出和产品与斜顶接触面脱离分别进行,当产品易粘斜顶或易拉伤时保证侧壁较薄处不易发生变形,进而提升成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包括前模、后模、动模仁、斜顶和顶出机构,所述前模、所述后模和所述动模仁之间组成型腔,所述型腔内为产品,所述斜顶顶面与所述前模贴合,所述斜顶一侧面与所述产品贴合,所述斜顶另一侧面与所述动模仁贴合;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块和顶出固定块,所述顶出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镶嵌在所述斜顶配合所述动模仁一侧的侧面上,所述顶出块滑动穿过所述顶出固定块并贯穿所述斜顶内部,合模时,所述顶出块一端伸出所述斜顶顶靠在所述产品表面,所述顶出块另一端穿过所述顶出固定块顶靠在所述动模仁表面。

所述顶出块与所述斜顶内部之间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顶靠在所述弹簧槽靠近所述产品一侧的端面上。

所述动模仁侧面包括为斜面A和斜面B,所述斜面A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与所述斜顶导向柱与水平面的夹角β角度相同,所述斜面B与水平面夹角γ角度大于所述夹角α,所述斜面A和所述斜面B角度不同可使所述顶出块行程在斜面A时与所述产品保持顶靠状态,所述顶出块行程在斜面B上时,所述弹簧逐渐失效,所述顶出块端面逐渐与所述产品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块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顶出块横截面,所述弹簧另一端顶装在所述凸起的前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块靠近所述动模仁的一侧端面为与所述斜面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可使产品侧壁较薄处的顶出和产品与斜顶接触面脱离分别进行,防止产品脱模时同时承受两侧方向力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可使产品侧壁较薄处在脱模后不易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合模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脱模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模;2-后模;3-动模仁;31-斜面A;311-夹角α;32-斜面B;321-夹角γ;4-斜顶;5-顶出机构;51-顶出块;511-凸起;52-顶出固定块;6-型腔;7-产品;8-弹簧槽;81-弹簧;9-斜顶导向柱;91-夹角β。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1-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塑料进气歧管上斜顶顶出模具结构,包括前模1、后模2、动模仁3、斜顶4和顶出机构5,所述前模1、所述后模2和所述动模仁3之间组成型腔6,所述型腔6内为产品7,所述斜顶4顶面与所述前模1贴合,所述斜顶4一侧面与所述产品7贴合,所述斜顶4另一侧面与所述动模仁3贴合。

如图2-3所示,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顶出块51和顶出固定块52,所述顶出固定块52通过螺栓固定镶嵌在所述斜顶4配合所述动模仁3一侧的侧面上,所述顶出块51滑动穿过所述顶出固定块52并贯穿所述斜顶4内部,合模时,所述顶出块51一端伸出所述斜顶4顶靠在所述产品7表面,所述顶出块51另一端穿过所述顶出固定块52顶靠在所述动模仁3表面。

如图2-3所示,所述顶出块51与所述斜顶4内部之间开设有弹簧槽8,所述弹簧槽8内设有弹簧81,所述弹簧81一端顶靠在所述弹簧槽8靠近所述产品7一侧的端面上。

所述动模仁3侧面包括为斜面A31和斜面B32,所述斜面A31与水平面的夹角α311与所述斜顶导向柱9与水平面的夹角β91角度相同,所述斜面B32与水平面夹角γ321角度大于所述夹角α311,所述斜面A31和所述斜面B32角度不同可使所述顶出块行程在斜面A31时与所述产品7保持顶靠状态,所述顶出块51行程在斜面B32上时,所述弹簧8逐渐失效,所述顶出块51端面逐渐与所述产品7脱离,所述斜顶4继续带动所述顶出块51向斜上方运动,所述产品7与所述斜顶4完全脱离,完成脱模过程。

如图2-3所示,所述顶出块51上设有凸起511,所述凸起511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顶出块51横截面,所述弹簧81另一端顶装在所述凸起511的前端面上。

如图2-3所示,所述顶出块51靠近所述动模仁3的一侧端面为与所述斜面A31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