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1319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属于塑料制品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工业日益发展,塑料制品在各行业不断拓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产品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模具的精密配合度,尺寸的稳定性有着更高要求标准。产品的复杂直接对模具结构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结构的简化同时如何保证加工的简单性,维修的方便性,动作的合理性,成为一系列的研究课程。

目前模具结构由常规滑块1、油缸驱动滑块2、前模抽芯滑块3、后模抽芯滑块4共四个滑块组成,如图1所示。如果使用该结构,则这个模具需要增加前后模托板,利用前后模托板对模具进行三次分型(即第一次分型a、第二次分型c、第三次分型b)才能实现这个模具顺利脱模,其成本、制造费用、不稳定性都比较高,如图2所示。

传统结构会增加前膜托板11和后模托板14,模具需要完成3次开模动作才能有效完成此结构的出模动作,从而导致模具会加厚很多,开模动作复杂,成型周期会变长,加工注塑成本提升等诸多的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解决了增加前膜托板和后模托板的传统结构导致模具会加厚很多,开模动作复杂,成型周期会变长,加工注塑成本提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塑胶产品两侧的常规滑块和油缸驱动滑块,常规滑块与后模抽芯拔块一端固定连接,后模抽芯拔块上设有后模抽芯滑块,后模抽芯拔块在合模状态时与挡块碰撞接触;油缸驱动滑块的通过前模抽芯拔块与前模抽芯滑块固定连接,油缸驱动滑块与油缸连接,常规滑块和前模抽芯拔块上均设有斜导柱。

优选地,所述的常规滑块和前模抽芯拔块上均设有孔,孔内均设有斜导柱。

优选地,所述的后模抽芯拔块在合模状态时与挡块碰撞并通过挡块锁紧固定后模抽芯滑块。

本发明利用油缸驱动滑块和前模抽芯滑块组成一个滑块来实现无开模优先顺序,减少前模托板的结构;在常规滑块和后模抽芯滑块出模之间增加后模抽芯拔块,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减少后模托板的结构,减少模具的厚度,降低了成本。本发明通过油缸驱动滑块和前模抽芯滑块一起出模,常规滑块和后模抽芯滑块出模一起出模,只需要一次分型即可实现产品的出模,减少工作步骤,开模动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产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增加前后模托板后的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油缸驱动滑块与前模抽芯滑块出模的示意图;

图5为常规滑块和后模抽芯滑块出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采用两两组合,用一次分型就可以完成这一系列的复杂运动。常规滑块1与后模抽芯滑块4一起驱动,油缸驱动滑块2与前模抽芯滑块3做成一个整体滑块完成出模。本发明包括设于塑胶产品10两侧的常规滑块1和油缸驱动滑块2,常规滑块1与后模抽芯拔块5一端固定连接,后模抽芯拔块5上设有后模抽芯滑块4,后模抽芯拔块5在合模状态时与挡块6碰撞连接,并在挡块6的作用下锁紧后模抽芯滑块4,油缸驱动滑块2的通过前模抽芯拔块7与前模抽芯滑块3固定连接,油缸驱动滑块2与油缸9连接,常规滑块1和前模抽芯拔块7上均设有孔,孔内均设有斜导柱8。

如图3所示,斜导柱8固定在前模板12上,其他部件全部固定在后模板13上,模具作开模运动,前模板12与后模板13分开,带动斜导柱8拔动常规滑块1,后模抽芯拔块5与常规滑块1同步运动,后模抽芯拔块5驱动后模抽芯滑块4,后模抽芯滑块4向箭头方向运动(如图5所示),完成产品的后模抽芯的脱模结构;同时斜导柱8也会拔动前模抽芯拔块7,在前模抽芯拔块7的运动会带动前模抽芯滑块3向箭头方向的运动(如图4所示),完成前模抽芯的脱模结构;由于油缸驱动滑块2和前模抽芯滑块3是做在成一体式的复合滑块,最后在油缸9的作用下油缸驱动滑块2和前模抽芯滑块3同步运动完成产品的整体出模。

如图4所示,油缸驱动滑块2和前模抽芯滑块3做成一个组合滑块,中间增加前模抽芯拨块7完成前模抽芯滑块3的开模动作,模具分型,斜导柱8拨动前模抽芯拨块7,前模抽芯拨块7拨动前模抽芯滑块3,前模抽芯滑块3向箭头方向移动20mm的空间完成产品倒扣的出模。

在开模的同时利用斜导柱8完成前模抽芯滑块3的开模,开模完成油缸抽芯同时完成油缸驱动滑块2的抽芯动作,由此油缸驱动滑块2与前模抽芯滑块3都完成了出模任务。

如图5所示,本发明采用增加后模抽芯拔块5来连接常规滑块1与后模抽芯滑块4的关系。同样利用模具的分型动作,斜导柱8拔动常规滑块1,常规滑块1上连接着后模抽芯拔块5随着常规滑块1的运动,后模抽芯滑块4向箭头方向移动30mm,完成后模抽芯滑块4的出模。

此时为完全开模状态,在这个结构中,前模抽芯拔块7和后模抽芯拔块5都起着滑块之间的衔接作用,合模顺序完全相反。

针对现有技术与本发明的区别,在以下15个方面做出了比较,在模具设计上增加了成本,但在后续的各个环节都不同层次的节约的公司的成本。总体节省了38950元的开支,同时又得到一套稳定可靠的模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滑块出前后模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塑胶产品两侧的常规滑块和油缸驱动滑块,常规滑块与后模抽芯拔块一端固定连接,后模抽芯拔块上设有后模抽芯滑块,后模抽芯拔块在合模状态时与挡块碰撞接触;油缸驱动滑块的通过前模抽芯拔块与前模抽芯滑块固定连接,油缸驱动滑块与油缸连接,常规滑块和前模抽芯拔块上均设有斜导柱。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减少后模托板的结构,减少前模托板的结构,减少模具的厚度,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只需要一次分型即可实现产品的出模,减少工作步骤,开模动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天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9
技术公布日:2017.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