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81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具体涉及用于一种硅胶模具。



背景技术:

在使用硅胶模具制造产品的时候,需要使上下模具对准,传统工艺通常采用钉枪在硅胶模具四周预留的边打上一排钉子来实现对合,然后在浇注孔中注入料浆,带料浆固化再取下钉子可使上下模分开,但是每次使用一次硅胶模具的边沿就会留下一排孔洞。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孔洞已非常密集,且每个硅胶模具的使用次数有限,浪费资源,而且现有的硅胶模具存在变形较大,常常出现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标准,品质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硅胶模具,不仅使硅胶模具对合操作更简单易形,而且具有防形变、耐用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硅胶模具,包括由底面和环形边框组成一端开口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底面均设置有两层粗网布,所述上模的环形边框上设置有一层上模磁铁层,所述下模的环形边框上也设置有一层下模磁铁层,所述上模磁铁层和所述下模磁铁层通过吸合作用相对合中间形成一个模腔,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浇注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环形边框内嵌有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模腔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所需要制成的物品的造型而变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硅胶模具上下模的对合操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上模和下模均的底框均设置有两层粗网布,粗网布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硅胶模具收缩和变形,不易产生误差,浇注出的模具具有更好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上模;2—下模;3—粗网布;4—上模磁铁层;5—下模磁铁层;6—浇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以下的内容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硅胶模具,包括由底面和环形边框组成一端开口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的底部均设置有两层粗网布3,上模1的环形边框上设置有一层上模磁铁层4,下模2的环形边框上也设置有一层下模磁铁层5,上模磁铁层4和下模磁铁层5通过吸合作用相对合中间形成一个模腔,上模1的底部设置有浇注口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上述上模1和上述下模2的环形边框内嵌有固定架。固定支架可以进一步防止上模1和下模2的环形边框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上述模腔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所需要制成的物品的造型而变更。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硅胶模具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进行浇注时,先现将上模1和下模2通过上模磁铁层4和下模磁铁层5进行对合,操作简单方便,然后将漏斗插入浇注口6进行注浆浇注,完成浇注后取下漏斗即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