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7487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芯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充气塑料膜筒带立体成形加工用的内芯模具。
目前国内已有的设备在对塑料膜筒带进行立体成形加工时,是在塑料膜筒带内充气后再对塑料膜筒带进行立体成形加工,在塑料膜筒带内充气进行立体成形加工存在以下缺点1、必须配备一套充气装置,这样不但增加购置设备的价值而且多占用生产场地;2、对筒带防漏气性要求很高,因为一旦出现漏气必须停机查找泄漏处和截料,然后进行充气,直到不漏气为止,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原材料,相当麻烦;3、塑料膜筒带有弹性,很难撑握充气量,超量爆破了,少量不足难以加工,特别是对热粘合筒带的加工更是困难费事;4、塑料膜筒带充气后形如圆圆滚滚的圆柱体,随着拉动产生不稳定的波动,很难准确调版,图面发生错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内芯模具,它能在无充气状态下对塑料膜筒带进行立体成形加工,而且能提高成形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模具包括模头和模尾,模尾两侧有凹槽,模尾的一端与一轴座固定在一起,联接轴的一头固定在该轴座中;模头的圆端面与另一轴座固定在一起,该轴座中设置有轴承,联接轴的另一端与该轴承相配合联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模具包括模头和模尾,模尾靠近模头的一端为一圆台体,逐渐变为方形,然后在另一端形成一楔形,模尾在方形至楔形端部之间的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为“V”形槽,而且从方形部分向模尾楔端逐渐变窄变深,模尾圆台体的圆端面与轴座固定在一起,联接轴的一头固定在该轴座中;模头形如一个圆头大楔,模头楔端的两楔面汇交成一条直线,模头靠近模尾的圆端面与另一轴座固定在一起,该轴座中设置有轴承,联接轴的另一头与轴承相配合联接。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这样实现,一种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模具包括模头和模尾,模尾采用两块模板,在两块模板的中间设置有支撑物,两块模板之间形成凹槽,凹槽从靠近模头的一端向远离模头的另一端逐渐变窄,模尾的靠近模头的一端与一轴座固定在一起;模头由两模板组成,在两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物,两块模板远离模尾的一端形成一楔形,模头靠近模尾的一端与另一轴座固定在一起,该轴座内装有可以转动的轴,该转轴插入与模尾固定在一起的轴座中,并与该轴座固定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由于在模具中设有轴承或转轴,在对塑料膜筒带进行立体成形加工时,模头能根据塑料膜筒带上的版面灵活地转动,从而能提高加工成形产品的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模尾1靠近模头7的一端为一圆台柱体,逐渐变为方形,然后在远离模头7的另一端形成一楔形,在模尾1的方形至楔形端之间的两侧设置有凹槽2,凹槽2为“V”形槽,而且从方形部分向楔形端部是逐渐变窄变深,模尾1圆台柱体的圆端面与轴座3固定在一起,联接轴4的一头固定在该轴座3中;模头7形如一个圆头大楔,模头7楔端的两楔面汇交成一条直线,模头7的圆端面与另一轴座6固定在一起,该轴座6中设置有轴承5,联接轴4的另一头与轴承5相配合联接,模头7可以绕着轴承5转动。在加工塑料膜筒带时,如
图1所示,模头7绕着轴承5转动90°角度,将内芯模具的模头7朝下,模尾1朝上,从模头7装入塑料膜筒带内,再从模尾1把塑料膜筒带拉出,然后将刹边刀插入模尾1两侧的凹槽2内,由于凹槽2从方形部分向楔形端部是逐渐变窄变深,可以更好地对塑料膜筒带进行成形加工,调整立体成形图面,能迅速调节版面和确定尺寸变动误差即可进入正常运转生产,塑料膜筒带在刹边刀和凹槽2的作用下迅速成形,加工成所需要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内芯模具包括模头和模尾,模尾采用两块模板10、12,在两块模板10、12的中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物13,两块模板10、12之间形成凹槽11,凹槽11从模尾靠近模头一端向远离模头一方向端逐渐变窄,模尾靠近模头的一端与一轴座14固定在一起;模头由两模板17、18组成,在两模板17、18之间设置有支撑物19,两模板17、18远离模尾的一端形成一楔形,模头靠近模尾的一端与另一轴座16固定在一起,该轴座16内装有可以转动的轴15,该转轴15插入与模尾固定在一起的轴座14中,并与该轴座14固定牢,该实施方式在对塑料膜筒带进行立体成形加工时与上一实施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塑料膜筒带的立体成形加工,也可用于纸袋的立体成形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模具包括模头(7)和模尾(1),模尾(1)两侧有凹槽(2),模尾(1)的一端与一轴座(3)固定在一起,联接轴(4)的一头固定在该轴座(3)中;模头(7)的圆端面与另一轴座(6)固定在一起,该轴座(6)中设置有轴承(5),联接轴(4)的另一头与该轴承(5)相配合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尾(1)的一端为一圆台体,逐渐变为方形,然后在另一端形成一楔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2)为“V”形槽,设置在模尾(1)方形部分至楔形端部之间,且从方形部分向模尾(1)楔端部逐渐变窄变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头(7)形如一个圆头大楔,模头(7)楔端的两楔面汇交成一条直线。
5.一种内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模具包括模头和模尾,模尾采用两块模板(10)、(12),在两块模板(10)、(12)的中间设置有支撑物(11),两块模板(10)、(12)之间形成凹槽(11),凹槽(11)从靠近模头的一端向远离模头的另一端逐渐变窄,模尾靠近模头的一端与一轴座(14)固定在一起;模头由两模板(17)、(18)组成,在两模板(17)、(18)之间设置有支撑物(19),两模板(17)、(18)的一端形成一楔形,模头靠近模尾的一端与另一轴座(16)固定在一起,该轴座(16)内装有可以转动的轴(15),该转轴(15)插入与模尾固定在一起的轴座(14)中,并与该轴座(14)固定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塑料膜筒带立体成形加工时的内芯模具。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头和模尾,模头和模尾之间用可相对转动的轴座联接在一起,在模尾两侧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无充气状态下对塑料膜筒带进行立体成形加工。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对塑料膜筒带的立体成形加工,也可用于纸袋的立体成形加工。
文档编号B29C33/00GK2423085SQ9925532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日
发明者刘德祯, 相正北 申请人:刘德祯, 相正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