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603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发动机曲轴上的减震皮带轮是由轮毂、皮带轮和橡胶环构成,橡胶环为圆环形的结构。
[0003]目前,对橡胶环的生产工艺是采用硫化模具制作,但是一次只能硫化一个橡胶环,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的两个第一定位模块、两个第二定位模块和一个中模板,中模板位于两个第一定位模块之间,第一定位模块与上模板和中模板、下模板和中模板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圆环形的第一型腔,同轴的两个第二定位模块位于中模板中心处,且第二定位模块与上模板和中模板、下模板和中模板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圆环形的第二型腔。
[0006]所述第一定位模块设有中心孔,位于上方的第一定位模块套在所述中模板上,位于下方的第一定位模块套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上模板套在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上。
[0007]所述下模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和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之间且为圆环形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
[0008]所述中模板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和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之间且为圆环形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的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
[0009]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具有分别用于套住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且为圆环形的第三凸起。
[0010]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具有分别插入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中模板中心处设置的定位槽中的第四凸起,第四凸起为锥台形。
[0011]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具有分别插入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中模板中心处设置的定位槽中的第五凸起,第五凸起为锥台形。
[0012]本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的第三定位模块和与位于第二定位模块上方且与第三定位模块上端连接的垫片,第三定位模块的下端具有第六凸起,第三定位模块并与第二定位模块同轴。
[0013]所述垫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三定位模块连接。
[0014]所述上模板、所述下模板、所述中模板和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上设有手柄。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定位模块和两个第二定位模块,形成上下两层的结构,共形成四个型腔,可依次硫化出四个橡胶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产量,提高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人工工时和设备占用。
【附图说明】
[0016]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硫化t吴具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硫化模具的剖视图;
[0019]图3是上模板的剖视图;
[0020]图4是下模板的剖视图;
[0021]图5是中模板的剖视图;
[0022]图6是第一定位模块的剖视图;
[0023]图7是第二定位模块的剖视图;
[0024]图8是第三定位模块的剖视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硫化模具使用状态时的剖视图;
[0026]图中标记为:
[0027]1、上模板;11、第一定位槽;12、第一沟槽;13、第二沟槽;2、下模板;21、第一凸起;22、第五定位槽;23、第三沟槽;24、第四沟槽;3、中模板;31、第二凸起;32、第二定位槽;33、第三定位槽;34、第五沟槽;35、第六沟槽;36、第七沟槽;37、第八沟槽;4、第一定位模块;41、第三凸起;42、第四定位槽;5、第二定位模块;51、第四凸起;52、第五凸起;6、第一型腔;7、第二型腔;8、手柄;9、第三定位模块;91、第六凸起;1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9]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橡胶环硫化模具,包括上模板I和下模板2,还包括位于上模板I与下模板2之间的两个第一定位模块4、两个第二定位模块5和一个中模板3,中模板3位于两个第一定位模块4之间,第一定位模块4与上模板I和中模板3、下模板2和中模板3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圆环形的第一型腔6,同轴的两个第二定位模块5位于中模板3中心处,且第二定位模块5与上模板I和中模板
3、下模板2和中模板3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圆环形的第二型腔7。
[0030]具体地说,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定位模块4设有中心孔,两个第一定位模块4为上下布置,两个第二定位模块5也为上下布置,位于上方的第一定位模块4套在中模板3上,位于下方的第一定位模块4套在下模板2上,上模板I套在位于上方的第二定位模块5上。位于上方的第一定位模块4与上模板I和中模板3形成位于上方的第一型腔6,位于上方的第二定位模块5与上模板I和中模板3形成位于上方的第二型腔7,位于下方的第一定位模块4与下模板2和中模板3形成位于下方的第一型腔6,位于下方的第二定位模块5与下模板2和中模板3形成位于下方的第二型腔7。
[0031]如图2和图4所示,下模板2为圆形,下模板2具有位于第一定位模块4和第二定位模块5之间且为圆环形的第一凸起21,第一凸起21的左右两侧分别为第一型腔6和第二型腔7。第一凸起21的上方为中模板3,在下模板2上位于第一凸起21两侧的表面分别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三沟槽23和一个环形的第四沟槽24,在中模板3的底面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七沟槽36和第八沟槽37。第三沟槽23和第七沟槽36位置相对,并作为第一型腔6的一部分;第四沟槽24和第八沟槽37位置相对,并作为第二型腔7的一部分。
[0032]如图2和图5所示,中模板3为圆形,中模板3具有位于第一定位模块4和第二定位模块5之间且为圆环形的第二凸起31,第一凸起21的左右两侧分别为第一型腔6和第二型腔7。第二凸起31的上方为上模板1,在中模板3上位于第二凸起31两侧的表面分别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五沟槽34和一个环形的第六沟槽35,在上模板I的底面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一沟槽12和第二沟槽13。第一沟槽12和第五沟槽34位置相对,并作为第一型腔6的一部分;第二沟槽13和第六沟槽35位置相对,并作为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