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100发布日期:2019-01-02 22:0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灶具例如燃气灶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保证火焰燃烧的稳定性,需要再灶具的火盖上增设稳焰结构以保证火焰稳定燃烧。相关技术中,为保证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在火盖上设置均匀分布的稳焰孔、稳焰槽以保证火焰稳定燃烧,然而,当火盖燃烧需要补充二次空气时,火盖上对应二次空气补充较足的区域内,火盖的火焰容易离焰,甚至导致熄火,而火盖上对应二次空气补充不足的区域内,稳焰孔处的火焰燃烧不充分,导致产生较多的烟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保证了第一火盖上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了与遮挡部对应设置的第二稳焰孔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器的燃气灶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烧器,包括:分气盘,所述分气盘上设有沿所述分气盘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和至少一个遮挡部;第一火盖,所述第一火盖设在所述分气盘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空气出口、所述遮挡部的内侧,所述第一火盖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火孔和多个稳焰孔,所述多个稳焰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稳焰孔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稳焰孔组,所述第一稳焰孔组与所述空气出口沿所述分气盘的径向相对设置且包括多个第一稳焰孔,所述第二稳焰孔组与所述遮挡部沿所述分气盘的径向相对设置且包括多个第二稳焰孔,所述第一稳焰孔组的多个所述第一稳焰孔的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二稳焰孔组的多个所述第二稳焰孔的面积之和;第二火盖,所述第二火盖设在所述分气盘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空气出口、所述遮挡部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通过将第一火盖上的多个稳焰孔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稳焰孔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稳焰孔组,使得第一稳焰孔组与空气出口沿分气盘的径向相对设置、第二稳焰孔组与遮挡部沿分气盘的径向相对设置,而且第一稳焰孔组的多个第一稳焰孔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的多个第二稳焰孔的面积之和,从而避免了与第一稳焰孔组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处的火焰产生离焰甚至脱火现象,保证与第一稳焰孔组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了第二稳焰孔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提升了环境健康指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稳焰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稳焰孔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稳焰孔组的所述第一稳焰孔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稳焰孔组的所述第二稳焰孔的个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稳焰孔的面积与每个所述第二稳焰孔的面积相等,或者,每个所述第一稳焰孔的面积大于每个所述第二稳焰孔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出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空气出口沿所述分气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空气出口通过所述遮挡部隔开,所述第一稳焰孔组和所述第二稳焰孔组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稳焰孔组与多个所述空气出口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稳焰孔组与多个所述遮挡部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稳焰孔组的多个所述第一稳焰孔沿所述第一火盖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稳焰孔组的多个所述第二稳焰孔沿所述第一火盖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火孔贯穿所述第一火盖的外周壁,所述稳焰孔贯穿所述第一火盖的顶壁,所述第一火盖上设有盖体以盖设所述稳焰孔,使得所述稳焰孔内的气流方向朝向所述第一火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火盖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第一火盖的周向延伸且位于多个所述稳焰孔的内侧,所述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和设在所述盖体本体下端面上且向下延伸的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的一部分配合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盖体本体与所述第一火盖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火孔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第二火盖上形成有多个第二火孔,所述第二火孔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所述稳焰孔沿所述第一火盖的轴向延伸,或者,所述稳焰孔沿偏离所述第一火盖轴向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燃气灶具,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烧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灶具,通过采用上述的燃烧器,保证了燃气灶具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环境健康指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燃烧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第一火盖、第三火盖和盖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第一火盖、第三火盖和盖体的装配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第一火盖、第三火盖和盖体的装配结构的另一个爆炸图。

附图标记:

燃烧器100、

分气盘1、空气出口11、遮挡部12、

第一连通通道10a、第二连通通道10b、第三连通通道10c、空气通道10d、

第一火盖2、安装槽20、限位槽20a、中心孔20b、限位部20c、

第一火孔21、第一稳焰孔组22、第一稳焰孔22a、第二稳焰孔组23、第二稳焰孔23a、第一燃气腔室24、传火孔25、

第二火盖3、第二火孔31、

第三火盖4、第三火孔41、

盖体5、凸起部50、传火通道50a、盖体本体51、安装凸起52、限位凸起52a、

炉头6、第一引射通道60a、第二引射通道60b、第三引射通道60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烧器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包括分气盘1、第一火盖2和第二火盖3。

分气盘1上设有沿分气盘1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空气出口11和至少一个遮挡部12,第一火盖2设在分气盘1的顶部且位于空气出口11、遮挡部12的内侧,第二火盖3设在分气盘1的顶部且位于空气出口11、遮挡部12的外侧。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分气盘1的外边缘可以大致形成为圆形,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沿分气盘1的周向依次设置,且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可以均位于分气盘1的顶部,空气出口11可以贯穿分气盘1的顶壁使得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出口11向上流出、且空气无法穿过遮挡部12而向上流出,从空气出口11流出的空气可以对第一火盖2上火焰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一火盖2可以配合安装在分气盘1上,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均位于第一火盖2的外侧,且在分气盘1的轴向(例如,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可以均位于第一火盖2的下侧,第二火盖3可以配合安装在分气盘1上,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均位于第二火盖3的内侧,且在分气盘1的轴向上、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可以均位于第二火盖3的下侧。

第一火盖2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火孔21和多个稳焰孔,多个稳焰孔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稳焰孔组22和至少一个第二稳焰孔组23,第一稳焰孔组22与空气出口11沿分气盘1的径向相对设置且包括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第二稳焰孔组23与遮挡部12沿分气盘1的径向相对设置且包括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

例如,如图1-图5所示,多个第一火孔21和多个稳焰孔可以对应设置,且多个第一火孔21和多个稳焰孔之间可以彼此连通,从而当向第一火盖2内通入燃气(可以指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时,燃气可以分别通过多个第一火孔21和多个稳焰孔流出,实现了第一火孔21处火焰的稳定燃烧。多个稳焰孔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稳焰孔组22和多个第二稳焰孔组23,多个第一稳焰孔组22和多个第二稳焰孔组23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交替设置,相邻两个第一稳焰孔组22之间设有一个第二稳焰孔组23、且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组23之间设有一个第一稳焰孔组22,此时,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可以分别为多个,且多个第一稳焰孔组22可以与多个空气出口11对应设置,多个第二稳焰孔组23可以与多个遮挡部12对应设置。

其中,由于第二火盖3设在第一火盖2的外侧,需要对第一火盖2上火焰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一稳焰孔组22与空气出口11径向相对设置,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出口11流出以对与空气出口11对应设置的第一稳焰孔22a处、第一火孔21处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使得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气流流速相比于与第二稳焰孔组23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气流流速较小,从而避免了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燃气燃烧时、这些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温度过高而使得火焰根部卷吸入过量的二次空气,从而过量的二次空气会降低燃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火焰温度而产生离焰甚至脱火现象,进而保证了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第二稳焰孔组23与遮挡部12径向相对设置,空气无法穿过遮挡部12而对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小于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使得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燃气量较少,从而保证了与第二稳焰孔组23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燃烧不充分,实现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避免产生较多的烟气,提升了环境健康指数。

当然,多个稳焰孔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稳焰孔组22和一个第二稳焰孔组23,第一稳焰孔组22和第二稳焰孔组23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依次设置,此时,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可以均为一个,且第一稳焰孔组22与空气出口11沿分气盘1的径向内外相对设置、第二稳焰孔组23与遮挡部12沿分气盘1的径向内外相对设置,同样可以保证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内”是指靠近分气盘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通过将第一火盖2上的多个稳焰孔设置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稳焰孔组22和至少一个第二稳焰孔组23,使得第一稳焰孔组22与空气出口11沿分气盘1的径向相对设置、第二稳焰孔组23与遮挡部12沿分气盘1的径向相对设置,而且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从而避免了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产生离焰甚至脱火现象,保证了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提升了环境健康指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23a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第一稳焰孔22a之间的距离,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分布得较为密集、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分布得较为稀疏,保证了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此时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可以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也可以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可以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也可以形状不同、大小不等,但不限于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23a之间的距离”可以指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23a的外周壁之间的最小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稳焰孔组22和第二稳焰孔组23分别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稳焰孔组22的第一稳焰孔22a的分布密集程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多个第二稳焰孔组23的第二稳焰孔23a的分布密集程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只需保证第二稳焰孔组23中的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23a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稳焰孔22a之间的距离即可。例如,在图2、图4和图5的示例中,第一稳焰孔组22和第二稳焰孔组23分别为三个,每个第一稳焰孔组22均包括多个第一稳焰孔22a,每个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均匀分布,三个第一稳焰孔组22的第一稳焰孔22a的分布密集程度均相同,也就是说,三个第一稳焰孔组22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的相邻两个第一稳焰孔22a之间的距离与三个第一稳焰孔组22中的另外两个的相邻两个第一稳焰孔22a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第二稳焰孔组23均包括多个第二稳焰孔23a,每个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均匀分布,三个第二稳焰孔组23的第二稳焰孔23a的分布密集程度均相同,也就是说,三个第二稳焰孔组23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的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23a之间的距离与三个第二稳焰孔组23中的另外两个的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23a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第一火盖2的结构规整、便于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稳焰孔组22的第一稳焰孔22a的个数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第二稳焰孔23a的个数,保证了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此时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可以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也可以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可以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也可以形状不同、大小不等,但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稳焰孔组22和第二稳焰孔组23分别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稳焰孔组22的第一稳焰孔22a的个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多个第二稳焰孔组23的第二稳焰孔23a的个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例如,在图2、图4和图5的示例中,第一稳焰孔组22和第二稳焰孔组23分别为三个,其中两个第一稳焰孔组22均包括十三个第一稳焰孔22a,另外一个第一稳焰孔组22包括七个第一稳焰孔22a,每个第一稳焰孔22a的形状均相同、大小均相等,每个第二稳焰孔组23均包括五个第二稳焰孔23a,每个第二稳焰孔23a的形状均相同、大小均相等,且第二稳焰孔23a与第一稳焰孔22a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可选地,每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与每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相等,以便于更好地通过设置第一稳焰孔22a的个数和第二稳焰孔23a的个数来控制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控制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简化了第一火盖2的设计。

当然,每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还可以大于每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同样可以更好地通过设置第一稳焰孔22a的个数和第二稳焰孔23a的个数来控制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控制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简化了第一火盖2的设计。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还可以小于每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此时,第一稳焰孔组22的第一稳焰孔22a的个数可以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第二稳焰孔23a的个数。

具体地,空气出口11为多个,多个空气出口11沿分气盘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空气出口11通过遮挡部12隔开,第一稳焰孔组22和第二稳焰孔组23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稳焰孔组22与多个空气出口11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二稳焰孔组23与多个遮挡部12一一对应设置。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空气出口11和遮挡部12分别为三个,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沿分气盘1的周向依次交替设置,第一稳焰孔组22和第二稳焰孔组23分别为三个,三个第一稳焰孔组22与三个空气出口11一一内外对应设置,三个第二稳焰孔组23和三个遮挡部12一一内外对应设置,每个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均大于三个第二稳焰孔组23中的任意一个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从而保证了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而且,从空气出口11流出的空气可以对第一火盖2上的火焰进行较为均衡地二次空气的补充,使得第一火盖2上的火焰较为均衡地燃烧。

其中,多个空气出口11可以沿分气盘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从而进一步使得第一火盖2上的火焰更加均衡地燃烧。当然,空气出口11还可以为两个、四个、五个等。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出口1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子出口,也就是说,空气出口11可以由一个空气子出口形成、也可以有多个空气子出口共同限定形成;每个空气出口11和每个遮挡部12在分气盘1上所占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例如多个空气出口11所占区域的大小可以彼此相等,多个遮挡部12所占区域的大小可以彼此相等。

可选地,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方便了第一火盖2的加工,同时进一步保证了第一火孔21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保证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火焰的充分燃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还可以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非均匀间隔设置,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还可以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非均匀间隔设置。当然,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还可以呈多排多列布置或不规则布置、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还可以呈多排多列布置或不规则布置,只需保证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图1、图3-图5的示例中,第一火孔21贯穿第一火盖2的外周壁,使得第一火孔21处的气流向外流出,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大致向外形成,稳焰孔贯穿第一火盖2的顶壁,使得稳焰孔处的气流向上流出,稳焰孔处的火焰大致向上形成,从而扩大了第一火盖2上火焰的覆盖范围,使得第一火盖2上的火焰具有较大的加热面积,同时第一火盖2上的火焰可以更好地与烹饪器具例如锅具的底表面相适应。第一火盖2上设有盖体5以盖设稳焰孔,使得稳焰孔内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火孔21,从而进一步保证稳焰孔的稳焰作用,同时,通过设置盖体5以改变稳焰孔内的气流方向,可以简化稳焰孔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火盖2上还可以不设置盖体5,此时稳焰孔可以沿曲线弯折延伸,使得稳焰孔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火孔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所示,第一火孔21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第二火盖3上形成有多个第二火孔31,第二火孔31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稳焰孔沿第一火盖2的轴向延伸,第一火孔21、第二火孔31和稳焰孔可以均沿直线延伸,稳焰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火盖2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可以为0°。由此,通过将第一火孔21和第二火孔31均设置为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使得第一火孔21处和第二火孔31处的火焰可以更好地与烹饪器具例如锅具的底表面相适应,从而快速加热烹饪器具,同时方便了第一火孔21和第二火孔31的加工;通过将稳焰孔设置为沿第一火盖2的轴向延伸,从而在保证第一火孔21处火焰燃烧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了稳焰孔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火孔21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第二火盖3上形成有多个第二火孔31,第二火孔31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稳焰孔沿偏离第一火盖2轴向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火孔21、第二火孔31和稳焰孔可以均沿直线延伸,稳焰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火盖2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不等于0°。由此,通过将第一火孔21和第二火孔31均设置为由内向外向上倾斜延伸,使得第一火孔21处和第二火孔31处的火焰可以更好地与烹饪器具例如锅具的底表面相适应,从而快速加热烹饪器具,同时方便了第一火孔21和第二火孔31的加工;通过将稳焰孔设置为沿偏离第一火盖2轴向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在保证第一火孔21处火焰燃烧稳定的前提下、同样简化了稳焰孔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火孔21和第二火孔31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稳焰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一火盖2中心轴线的倾斜角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具体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一火盖2上形成有安装槽20,安装槽20可以由第一火盖2的部分上表面向下凹入形成,安装槽20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延伸且安装槽20位于多个稳焰孔的内侧,盖体5包括盖体本体51和设在盖体本体51下端面上且向下延伸的安装凸起52,盖体本体51可以大致形成为平板结构,且在分气盘1的径向上、盖体本体51的外边缘可以与第一火盖2的外边缘对齐设置,安装凸起52的一部分向下配合在安装槽20内,安装凸起52的另一部分位于盖体本体51与第一火盖2之间,使得盖体本体51与第一火盖2间隔设置,由于安装凸起52位于稳焰孔的内侧,稳焰孔内的气流向上流出稳焰孔后将向外流出,保证了稳焰孔内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火孔21。

其中,稳焰孔内的气流向上流出稳焰孔后可以在盖体5的导向作用在向外水平流出,但不限于此。

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槽20的周向两端彼此邻近,安装槽20的周向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形成有限位槽20a,安装凸起52的周向两端也彼此邻近,安装凸起52上形成有与限位槽20a相适配的限位凸起52a,限位凸起52a可以位于安装凸起52的周向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且限位凸起52a与限位槽20a相对应,其中限位槽20a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槽20的横截面积,即限位凸起52a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凸起52的横截面积,使得限位凸起52a可靠地配合在限位槽20a内,避免限位凸起52a沿第一火盖的周向发生运动例如转动而导致限位凸起52a与限位槽20a脱离配合,从而保证了盖体与第一火盖之间配合可靠。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20的横截面积”是指垂直于安装槽20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安装槽20的轴向为安装槽20的延伸方向、即第一火盖的周向;同样,“限位槽20a的横截面积”是指垂直于第一火盖的周向的截面的面积,“安装凸起52的横截面积”是指垂直于安装凸起52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安装凸起52的轴向为安装凸起52的延伸方向、即盖体的周向,“限位凸起52a的横截面积”是指垂直于盖体的周向的截面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燃烧器100进一步包括第三火盖4,第三火盖4安装在第一火盖2内且第三火盖4位于分气盘1的上侧,第三火盖4上形成有沿第三火盖4轴向贯通的多个第三火孔41,每个第三火孔41均沿第三火盖4的轴向贯穿第三火盖4。例如,如图1、图3-图5所示,第一火盖2内可以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20b,中心孔20b的底端设有限位部20c,限位部20c可以由中心孔20b的底端边缘向内延伸以大致形成为环状,第三火盖4配合在中心孔20b内且第三火盖4的下端面与限位部20c的上端面止抵,限位部20c的下端与分气盘1配合安装。多个第三火孔41可以均匀间隔布置,使得第三火盖4上的火焰可以实现小火均匀燃烧,从而提升了燃烧器100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燃气灶具,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烧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灶具,通过采用上述的燃烧器100,保证了燃气灶具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环境健康指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灶具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图1-图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5所示,燃烧器100包括分气盘1、第一火盖2、第二火盖3、第三火盖4和炉头6。

分气盘1的外边缘大致形成为圆形,分气盘1的顶部设有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沿分气盘1的周向依次交替设置,使得相邻两个空气出口11之间通过一个遮挡部12间隔开,空气出口11可以贯穿分气盘1的顶壁使得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出口11向上流出、且空气无法穿过遮挡部12而向上流出,从空气出口11流出的空气可以对第一火盖2上火焰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其中,分气盘1内限定出空气通道10d,空气通道10d的一端限定出空气出口11、空气通道10d的另一端限定出空气进口。

第三火盖4、第一火盖2和第二火盖3由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且第一火盖2、第二火盖3和第三火盖4均大致形成为圆环形,第一火盖2配合安装在分气盘1的顶部且第一火盖2位于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的内侧,第二火盖3配合安装在分气盘1的顶部且第二火盖3位于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的外侧,也就是说,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均位于第一火盖2和第二火盖3之间,在分气盘1的轴向(例如,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三个空气出口11和三个遮挡部12均位于第一火盖2和第二火盖3的下侧,第三火盖4配合安装在第一火盖2内且第三火盖4位于分气盘1的上方,第三火盖4上形成有沿第三火盖4轴向贯通的多个第三火孔41,多个第三火孔大致呈蜂窝状分布,每个第三火孔41均沿第三火盖4的轴向贯穿第三火盖4。

分气盘1配合安装在炉头6的顶部,炉头6内限定出彼此隔开的第一引射通道60a、第二引射通道60b和第三引射通道60c,分气盘1内限定出第一连通通道10a、第二连通通道10b和第三连通通道10c,第一连通通道10a、第二连通通道10b、第三连通通道10c和空气通道10d之间彼此隔开,第一引射通道60a与第一连通通道10a连通、第二引射通道60b与第二连通通道10b连通、第三引射通道60c与第三连通通道10c连通。第一火盖2内限定出第一燃气腔室24,第一燃气腔室24大致形成为环状结构且第一燃气腔室24的底部敞开,当第一火盖2安装在分气盘1的顶部时,第一燃气腔室24与第一连通通道10a连通。第一火盖2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火孔21和多个稳焰孔,多个第一火孔21和多个稳焰孔分别与第一燃气腔室24连通,多个第一火孔21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第一火孔21均贯穿第一火盖2的外周壁,且每个第一火孔21由内向外向上沿直线倾斜延伸;多个稳焰孔均位于多个第一火孔21的内侧且多个稳焰孔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稳焰孔均贯穿第一火盖2的顶壁,且每个稳焰孔沿第一火盖2的轴向直线延伸。第二火盖3内限定出第二燃气腔室,第二火盖3上形成有多个第二火孔31,多个第二火孔31沿第二火盖3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每个第二火孔31均由内向外向上沿直线倾斜延伸,当第二火盖3安装在分气盘1的顶部时,第二燃气腔室与第二连通通道10b连通。当第三火盖4和第一火盖2均安装在分气盘1的顶部时,第三火盖4可以通过第一火盖2内限位部内的通道与第三连通通道10c连通。由此,可以实现第一火盖2、第二火盖3和第三火盖4的分别单独燃烧,提升了燃烧器100的适用性。

第一火盖2上设有盖体5以盖设稳焰孔,盖体5包括盖体本体51和设在盖体本体51下端面上且向下延伸的安装凸起52,盖体本体51大致形成为平板结构,在分气盘1的径向上、盖体本体51的外边缘可以与第一火盖2的外边缘对齐设置。

盖体本体51上形成有贯通的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与第三火盖4上下正对设置,中心通孔的外边缘设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50,凸起部50与第一火盖2之间限定出传火通道50a,第一火盖2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三连通通道10c连通的、且贯通第一火盖2外周壁的多个传火孔25,传火孔25处设有热电偶(图未示出),以检测传火孔25处的火焰的温度,热电偶适于与燃烧器100的熄火保护装置相连;当第三火盖4单独运行时,第三火孔41处的火焰可以通过传火通道50a传递至多个传火孔25处,使得多个传火孔25处也有火焰产生,此时热电偶可以检测到传火孔25处的温度较高,熄火保护装置的切断阀门保持打开状态,使得燃气可以流至第三火盖4处,进一步保证了第三火盖4上的火焰可以实现小火燃烧。

第一火盖2上形成有安装槽20,安装槽20可以由第一火盖2的部分上表面向下凹入形成,安装槽20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延伸且安装槽20位于多个稳焰孔的内侧。安装凸起52的一部分向下配合在安装槽20内,安装凸起52的另一部分位于盖体本体51与第一火盖2之间,使得盖体本体51的下表面与第一火盖2的上表面之间间隔设置,由于安装凸起52位于稳焰孔的内侧,稳焰孔内的气流向上流出稳焰孔后将向外水平流出,使得稳焰孔内的气流方向朝向第一火孔21。

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槽20大致形成为圆弧状且安装槽20的周向两端彼此邻近,安装槽20的周向两端均形成有限位槽20a,安装凸起52的形状与安装槽20相适配,安装凸起52的周向两端也彼此邻近,安装凸起52的周向两端均形成有限位凸起52a,且两个限位凸起52a与两个限位槽20a一一对应,其中限位槽20a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槽20的横截面积,即限位凸起52a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凸起52的横截面积,使得限位凸起52a可靠地配合在限位槽20a内。

多个稳焰孔包括三个第一稳焰孔组22和三个第二稳焰孔组23,三个第一稳焰孔组22与三个空气出口11沿分气盘1的径向一一相对设置,其中两个第一稳焰孔组22均包括十三个第一稳焰孔22a,另外一个第一稳焰孔组22包括七个第一稳焰孔22a,每个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三个第二稳焰孔组23与三个遮挡部12沿分气盘1的径向一一相对设置,且每个第二稳焰孔组23a包括五个第二稳焰孔23a,每个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沿第一火盖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第一稳焰孔22a和第二稳焰孔23a均形成为圆形孔,且每个第一稳焰孔22a和每个第二稳焰孔23a的直径相等,相邻两个第二稳焰孔23a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第一稳焰孔22a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

具体地,由于第二火盖3设在第一火盖2的外侧,需要对第一火盖2上火焰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一稳焰孔组22与空气出口11径向相对设置,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出口11流出以对与空气出口11对应设置的第一稳焰孔22a处、第一火孔21处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由于第一火盖2上的火焰燃烧时,会产生低压(相对于环境压力而言),从而空气可以直接通过空气通道10d以流至空气出口11处,进而对第一火盖2的火焰燃烧补充空气,使得燃烧器100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使得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气流流速相比于与第二稳焰孔组23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气流流速较小,从而避免了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燃气燃烧时、这些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温度过高而使得火焰根部卷吸入过量的二次空气,从而过量的二次空气会降低燃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火焰温度而产生离焰甚至脱火现象,进而保证了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第二稳焰孔组23与遮挡部12径向相对设置,空气无法穿过遮挡部12而对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燃烧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第二稳焰孔组23的多个第二稳焰孔23a的面积之和小于第一稳焰孔组22的多个第一稳焰孔22a的面积之和,使得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燃气量较少,从而保证了与第二稳焰孔组23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燃烧不充分,实现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结构简单,避免了与第一稳焰孔组22对应设置的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产生离焰甚至脱火现象,保证了第一火孔21处的火焰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了第二稳焰孔23a处的火焰的充分燃烧,提升了环境健康指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