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927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包括炉体、第二挡板、引风机、清洗机构、冷却管、第三挡板、顶板和底板。炉体内安装有环形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截面为倒“L”形,挡板位于炉体的中下部,其与炉体配合形成环形的尾气空腔。尾气空腔的底部与炉体内的空腔连通。第二挡板安装在炉体内,其位于第一挡板的上方,第二挡板的下端与第一挡板连接,并与第一挡板、炉体围成冷却腔。冷却腔的底部与尾气空腔连通,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第二端与引风机连接。引风机与清洗机构连通,清洗机构内储有水,连接引风机与清洗机构的水管深入到清洗机构内的水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处理炉的尾气进行降温和过滤。
【专利说明】
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高达每年数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历年垃圾堆积存量超过60多亿吨,垃圾所侵蚀的土地面积已超过5亿平方米。
[0003]城镇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有机堆肥、直接焚烧和水泥窑共处置。其中卫生填埋的适应性强,但投资大,战地面积大,经济效益低;有机堆肥的方法虽然投资小,但占地面积较大,适应性弱;直接焚烧虽然经济效益好,但投资大,对垃圾的热值要求高,难以广泛推广;水泥窑共处置的方法需要依靠当地产业,主要用于处理工业垃圾,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低下。此外,还出现了一种通过热解来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主要通过在热解炉的底部对垃圾进行加热并通入空气,使垃圾在不同的部位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裂解反应,从而达到对垃圾处理的目的。但由于垃圾的成分复杂,很难完全燃烧,垃圾的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含有固体颗粒及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喷淋方式过滤掉尾气中的固体颗粒,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去除掉尾气中一定的固体颗粒,但对水资源的浪费较多。
[0004]如何降低减少在去除尾气中固体颗粒时所消耗的水资源,是本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
[000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包括炉体、第二挡板、引风机、清洗机构、冷却管、第三挡板、顶板和底板;
[0007]第一挡板安装在炉体内,第一挡板的截面为倒“L”形,挡板位于炉体的中下部,其与炉体配合形成环形的尾气空腔;尾气空腔的底部与炉体内的空腔连通;
[0008]第二挡板安装在炉体内,其位于第一挡板的上方,第二挡板的下端与第一挡板连接,并与第一挡板、炉体围成冷却腔;冷却腔的底部与尾气空腔连通,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第二端与引风机连接;引风机与清洗机构连通,清洗机构内储有水,连接引风机与清洗机构的水管深入到清洗机构内的水中;
[0009]冷却管穿过冷却腔,其位于冷却腔内的部分环绕在冷却腔内;
[0010]第三挡板、顶板和底板安装在炉体外周,并与炉体配合形进气空腔。
[0011]优选的,冷却管位于冷却腔内的部分沿炉体外周呈连续U字形分布。
[0012]优选的,进气空腔内安装有隔板,隔板将进气空腔隔成进气道盘绕在炉体的外周上。
[0013]优选的,第三挡板上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位于进气空腔的下方。
[0014]优选的,炉体内空腔的底部设有进气灶,进气灶与进气空腔连通,且连接处位于进气腔的中上方。
[0015]优选的,还包括水栗、散热池,第一水管的第一端与冷却管第一端连接,第一水管的第二端与散热池连接,水栗安装在第一水管上,冷却管的第二端与散热池连通。
[0016]优选的,冷却腔位于炉体的中上部,其位于尾气空腔的上方。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通过在炉体内设置第一挡板,在炉体的中下部形成一个底部与炉体内的空腔连通的环形尾气空腔,第二挡板安装在炉体内且位于第一挡板的上方,第二挡板与炉体、第一挡板共同围成冷却腔,冷却腔与引风机连接。如此,能够在冷却腔内形成负压,使得位于炉腔底部的燃烧层产生的尾气能够顺利进入到冷却腔内,由于第一挡板的下端位于燃烧层上方,使得充分燃烧后产生的尾气都能够通过尾气空腔进入冷却腔。
[0019]由于冷却腔内安装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环绕在冷却腔内。由于增大了冷却管与尾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冷却管对于尾气的冷却效果。炉体内堆放有大量的待燃烧垃圾,由于冷却腔位于炉体的内侧,因此能够从冷却腔流过的空气能够对待燃烧的垃圾进行预热。进气空腔位于炉体的外周,因此可通过尾气对空气进气预热,如此,可在对待燃烧的垃圾、空气进行预热的同时对尾气进行降温,能够提高尾气中热量的利用率。
[0020]通过清洗机构,能够将尾气中产生的易溶于水的气体及固体颗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从而减少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炉体1、第二挡板3、引风机4、清洗机构5、冷却管6、第三挡板7、顶板8、底板9、水栗和散热池。
[0024]第一挡板2安装在炉体I内,第一挡板2的截面为倒“L”形,第一挡板2位于炉体I的中下部,其与炉体I配合形成环形的尾气空腔。尾气空腔的底部与炉体I内的空腔连通。
[0025]第二挡板3安装在炉体I内,其位于第一挡板2的上方,第二挡板3的下端与第一挡板2连接,并与第一挡板2、炉体I围成冷却腔。冷却腔的底部与尾气空腔连通,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第二端与引风机4连接。引风机4与清洗机构5连通,清洗机构5内储有水,连接引风机4与清洗机构5的水管深入到清洗机构5内的水中。
[0026]冷却管6穿过冷却腔,其位于冷却腔内的部分环绕在冷却腔内。具体实施时,冷却管6位于冷却腔内的部分沿炉体I外周呈连续U字形分布。如此,可增大冷却管6与冷却腔内尾气的接触面积,如此,可提高冷却管6对冷却腔内尾气的冷却效率。具体实施时,冷却腔位于炉体I的中上部,其位于尾气空腔的上方。如此,可便于燃烧后的气体通过尾气空腔后进入到冷却腔中。
[0027]第三挡板7、顶板8和底板9安装在炉体I外周,并与炉体I配合形进气空腔。具体实施时,进气空腔内安装有隔板10,隔板10将进气空腔隔成进气道盘绕在炉体I的外周上。如此,可增加空气在进气空腔内的时间,空气与尾气进气充分的热交换,在对尾气进行散热的同时对空气进行预热。具体实施时,第三挡板7上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位于进气空腔的下方。由于预热后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会向上流动,将进气口设置在进气空腔的下方,使得空气流动的方向与受热而产生的流动方向一致,从而减少空气的运动阻力。
[0028]具体实施时,炉体I内空腔的底部设有进气灶11,进气灶11与进气空腔连通,且连接处位于进气腔的中上方。
[0029]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管的第一端与冷却管6第一端连接,第一水管的第二端与散热池连接,水栗安装在第一水管上,冷却管6的第二端与散热池连通。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I)、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引风机(4)、清洗机构(5)、冷却管(6)、第三挡板(7)、顶板(8)和底板(9); 第一挡板(2)安装在炉体(I)内,第一挡板(2)的截面为倒“L”形,第一挡板(2)位于炉体(I)的中下部,其与炉体(I)配合形成环形的尾气空腔;尾气空腔的底部与炉体(I)内的空腔连通; 第二挡板(3)安装在炉体(I)内,其位于第一挡板(2)的上方,第二挡板(3)的下端与第一挡板(2)连接,并与第一挡板(2)、炉体(I)围成冷却腔;冷却腔的底部与尾气空腔连通,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第二端与引风机(4)连接;引风机(4)与清洗机构(5)连通,清洗机构(5)内储有水,连接引风机(4)与清洗机构(5)的水管深入到清洗机构(5)内的水中; 冷却管(6)穿过冷却腔,其位于冷却腔内的部分环绕在冷却腔内; 第三挡板(7)、顶板(8)和底板(9)安装在炉体(I)外周,并与炉体(I)配合形进气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冷却管(6)位于冷却腔内的部分沿炉体(I)外周呈连续U字形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进气空腔内安装有隔板(10),隔板(10)将进气空腔隔成进气道盘绕在炉体(I)的外周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挡板(7)上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位于进气空腔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炉体(I)内空腔的底部设有进气灶(11),进气灶(11)与进气空腔连通,且连接处位于进气腔的中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栗、散热池,第一水管的第一端与冷却管(6)第一端连接,第一水管的第二端与散热池连接,水栗安装在第一水管上,冷却管(6)的第二端与散热池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炉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冷却腔位于炉体(I)的中上部,其位于尾气空腔的上方。
【文档编号】F23J15/06GK205606583SQ201620218663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李启仁, 曹文波, 明永刚, 舒志强
【申请人】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