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497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属于窑炉领域。
背景技术
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主要包括窑体、液压循环系统、加热电气控制系统、抽排气系 统等几个部份,具体如下
1、 窑体其为电窑炉的最主要部件, 一般由十余节拼装而成。窑体主要由炉腔、窑底
、轨道、推板、窑墙、窑顶、进窑口和出窑口等几个部份组成。炉腔分升温、保温、降温三 个区。窑体外壳由钢板焊接而成,在升温区及高温区主要采用重质耐火砖为框架,窑墙使用 重质耐火砖为保温材料。在电窑炉升温区和保温区的炉腔上下均设有发热元件(如碳棒、 炉丝等)及热电偶安装孔。炉腔上的发热元件一般设置在炉腔顶部,炉腔下的发热元件一般 设置在轨道下面。
2、 液压循环系统自动循环电窑炉都是由液压推进、横推进行的。其首尾由2个液压站 完成, 一个负责将装有产品的推板横推至窑口处,再顺推入电窑炉烧结,另一个负责将出窑 产品横推到外循环架,再顺推到进窑口前端,如此往复,完成产品从进窑经烧结、冷却出窑 到外循环取下产品整个工艺过程。此过程可由编码控制器及继电器来进行循环控制。
3、 加热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对电窑供电及温度控制。经插在窑体内热电偶测得 实际温度来控制发热元件的启停,以保证每个发热段能按工艺要求提供热量,温度高了停止 供电,温度不够则恢复供电,实现自动控温过程。
4、 抽排气系统主要是向窑内提供空气以及将烧结产品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等 气体抽、排出窑外。
但目前的电窑炉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会有少量产品掉到炉腔下的发热元件上或掉到发热 元件之间的间隙处。由于产品在高温作用下处于熔融或半熔融状态,发热元件会通过掉在其 上的产品与相邻发热元件或窑体外壳接触而产生电弧。 一方面,发热元件产生电弧时易被烧 断报废;另一方面,由于发热元件产生电弧时的温度极高,使得掉在其上的产品报废而造成 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及时将掉在发热元件上的产品清除的永磁铁氧
4体烧结用电窑炉。
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包括窑体,窑体包括窑墙以及由窑墙围成的炉腔,在 炉腔下方设置有与炉腔相通的排杂物通道。由于发热元件一般设置在保温区和升温区,因此 排杂物通道通常设置在保温区和升温区。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每次烧结的产品量,以降低产品的烧结成本,本发明电窑炉还提高 了炉腔高度,其炉腔宽度与炉腔高度比为730: 22 730: 27 (目前,现有的电窑炉宽度为 730cm,高度为19cm)。其中,所述的炉腔高度为炉腔最高高度(由于炉腔顶部的横梁一般 为弧形,本发明中所述的炉腔高度均指最高高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的炉腔从前至后具有升温区、保温区与降温 区,在升温区内设置有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之间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板。设置耐高温隔热板可 以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温度控制灵敏度,
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可以及时将掉在发热元件上的产品清除,避免发热元件和掉在发热元件上的产品报废。
2、 提高了每次烧结的产品量,降低了产品的烧结成本。
3、 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温度控制灵敏度。
4、 提高了炉腔的保温效果,降低了生产能耗。
5、 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图l为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立体示意图,图中的排杂物通道为设置在窑墙侧 面的通孔,排杂物通道处于开启状态。
图2为设置在炉腔内的耐高温隔热板设置示意图;图为在整块耐高温隔热板上设置通孔 ,发热元件穿套于该耐高温隔热板的通孔内。
图中,l为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很好的耐高温保温材料;2为上横梁;3为支架,用于 支撑窑体,使窑体不至于放在地上;4为炉腔高度;5为炉腔宽度;6为法兰盘,因窑体由若干
节拼装而成,连接处用法兰盘;7为推板;8为轨道;9为下横梁;IO为窑墙;ll为发热元件; 12为耐高温隔热板;13为炉腔;14为排杂物通道;15为发热元件安装孔;16为耐火砖;17为窑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所示,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包括窑体17,窑体17包括玻璃纤维 1、窑底、轨道8、推板7、窑墙IO、由窑墙围成的炉腔13、窑顶、进窑口和出窑口,炉腔13 上下分别设置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9,下横梁9上铺有轨道8,推板7通过轨道8进行滑行,在炉 腔13下方设置有与炉腔13相通的排杂物通道14。
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的炉腔13分为升温区、保温区和降温区,由于发热元件ll常设 置在保温区和升温区,因此排杂物通道14通常设置在保温区和升温区。
排杂物通道14可以设置在炉腔13正下方(即窑底),也可以设置在炉腔13下方的窑墙 IO侧面。其中,优选排杂物通道14为设置在窑墙10侧面的通孔。这样,排杂物通道14的出口 距离炉腔13较近,利于将杂物排出。
为保证炉腔13内温度的稳定,在排杂物通道14内活动放置形状、大小与排杂物通道14相 适配的耐火砖16,在耐火砖16上设置有发热元件安装孔15。此耐火砖16平时安装在窑墙10上 。 一方面,封住排杂物通道14,避免热量的散失;另一方面,是作为发热元件15的安装固定 材料。当需从排杂物通道14排出杂物时,取出此块耐火砖16和发热元件15,清理完杂物后再 原样放回即可。
根据具体需要,可设置多个排杂物通道14。设置排杂物通道14后,即使有少量产品掉在 发热元件ll处,也容易通过排杂物通道14取出,避免了产品堆积在发热元件ll上与相邻的发 热元件11或窑体17钢壳接触使发热元件11产生电弧而烧毁发热元件11或使产品报废。
产品掉在发热元件11处可以通过下述3种方法及时获知1、可从烧出的产品外观看,如 果突然出现上下层的产品有较细的龟裂,则是发热元件ll产弧所致;2、发热元件ll产弧,有 时能从接线端(即电源线与发热元件连接处)固定缝隙处看见刺眼的弧光;3、如果发热元 件ll已烧断,则该相电流为零,在电流表上可见。清理掉在发热元件ll的产品的方法为及时 清除掉在通道里的产品,同时将发热元件ll取出轻轻敲掉粘在上面的产品渣。如果发热元件 ll是碳棒烧断,则需更换;如果发热元件ll是炉丝烧断,则可焊接后使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每次烧结的产品量,以降低产品的烧结成本,本发明电窑炉还提高 了炉腔高度4,其炉腔宽度5与炉腔高度4比为730: 22 730: 27。其中,本发明电窑炉的炉 腔宽度5与炉腔高度4比优选为730: 27。本发明电窑炉更优选炉腔高度4为27cm,炉腔宽度 5为730cm。由于炉腔高度4的提高,大大提高了装载产品的高度和进板速度,提高了每次烧 结的产品量,降低了产品的烧结成本。
提高炉腔高度4后,虽然可以提高每次烧结的产品量,降低产品的烧结成本,但也带来 了新的弊端1、使产品烧结时爆晒在强热之中,造成产品合格率降低;2、炉腔高度4提高此,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炉 腔13从前至后具有升温区、保温区与降温区,在升温区内设置有发热元件ll,发热元件ll之 间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板12。设置耐高温隔热板12后,可以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温度控制灵敏度 。耐高温隔热板12的设置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在耐高温隔热板12上设置通孔,发热元件ll穿 套于该耐高温隔热板12的通孔内。为方便使用,可在整块耐高温隔热板12上设置通孔,如图 2所示。其中,耐高温隔热板12可采用中空结构的隔热板,优选采用表面具有凹凸小坑的耐 高温隔热板12,耐高温隔热板12上的凹凸小坑会有效的通过漫反射防止热的强幅射,使控制 电能温度灵敏度更加有效。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电窑炉施行温度控制,在耐高温隔热板 12上还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连接抽排系统,以及时排除水蒸汽,对水蒸汽进行有效隔断, 防止各区(升温、保温和降温区)之间互相干扰。
而由于炉腔高度4提高,会加快窑体17中的气体热量散失,本发明电窑炉的窑墙10使用 轻质高铝砖作为保温材料,克服了窑体17散热快的缺点,另外,由于轻质高铝砖的孔径较长 ,传热路径也较长,因此保温效果更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 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l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
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电窑炉立体示意图如图l所示),包括窑体17,窑体 17包括玻璃纤维1、轨道8、推板7、窑墙IO、由窑墙围成的炉腔13,炉腔13上下分别设置有 上横梁2和下横梁9,下横梁9上铺有轨道8,推板7通过轨道8进行滑行,炉腔13分升温、保温 和降温三个区,升温区和保温区的炉腔13下方设置有与炉腔13相通的排杂物通道14。电窑炉 的炉腔高度4为26cm,炉腔宽度5为730cm。
实施例2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
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电窑炉立体示意图如图l所示),包括窑体17,窑体 17包括玻璃纤维1、轨道8、推板7、窑墙IO、由窑墙围成的炉腔13,炉腔13上下分别设置有 上横梁2和下横梁9,下横梁9上铺有轨道8,推板7通过轨道8进行滑行,炉腔13分升温、保温 和降温三个区,升温区和保温区的炉腔13下方设置有与炉腔13相通的排杂物通道14。在排杂 物通道14内活动放置有形状、大小与排杂物通道14相适配的耐火砖16,在耐火砖16上设置有 发热元件安装孔15。电窑炉的炉腔高度4为26cm,炉腔宽度5为730cm。
实施例3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
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电窑炉立体示意图如图l所示),包括窑体17,窑体
717包括玻璃纤维1、轨道8、推板7、窑墙IO、由窑墙围成的炉腔13,炉腔13上下分别设置有 上横梁2和下横梁9,下横梁9上铺有轨道8,推板7通过轨道8进行滑行,炉腔13分升温、保温 和降温三个区,升温区和保温区的炉腔13下方设置有与炉腔13相通的排杂物通道14。在排杂 物通道14内活动放置有形状、大小与排杂物通道14相适配的耐火砖16,在耐火砖16上设置有 发热元件安装孔15。电窑炉的炉腔高度4为23cm,炉腔宽度5为730cm。电窑炉在升温区的发 热元件11之间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板12 (如图2所示),在耐高温隔热板12上设置有通孔,发 热元件11穿套于该耐高温隔热板12的通孔内。耐高温隔热板12表面具有凹凸小坑,在耐高温 隔热板12上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连接抽排系统。 实施例4 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
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电窑炉立体示意图如图l所示),包括窑体17,窑体 17包括玻璃纤维1、轨道8、推板7、窑墙IO、由窑墙围成的炉腔13,炉腔13上下分别设置有 上横梁2和下横梁9,下横梁9上铺有轨道8,推板7通过轨道8进行滑行,炉腔13分升温、保温 和降温三个区,升温区和保温区的炉腔13下方设置有与炉腔13相通的排杂物通道14。在排杂 物通道14内活动放置有形状、大小与排杂物通道14相适配的耐火砖16,在耐火砖16上设置有 发热元件安装孔15。电窑炉的炉腔高度4为25cm,炉腔宽度5为730cm。电窑炉在升温区的发 热元件11之间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板12 (如图2所示),在耐高温隔热板12上设置有通孔,发 热元件11穿套于该耐高温隔热板12的通孔内。耐高温隔热板12表面具有凹凸小坑,在耐高温 隔热板12上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连接抽排系统。电窑炉的窑墙10使用轻质高铝砖作为保温 材料。
权利要求
1.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包括窑体(17),窑体(17)包括窑墙(10)以及由窑墙(10)围成的炉腔(13),其特征在于在炉腔(13)下方设置有与炉腔(13)相通的排杂物通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排杂物通道(14)为设置在窑墙(10)侧面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在 排杂物通道(14)内活动放置有形状、大小与排杂物通道(14)相适配的耐火砖(16),在 耐火砖(16)上设置有发热元件安装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 电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13)的炉腔宽度(4)与炉腔高度(5)比为730: 22 730: 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炉腔(13)的炉腔宽度(4)与炉腔高度(5)比为730: 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炉腔(13)的炉腔宽度(4)为730cm,炉腔高度(5)为27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炉 腔(13)从前至后具有升温区、保温区与降温区,在升温区内设置有发热元件(11),发热 元件(11)之间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板(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在 耐高温隔热板(12)上设置有通孔,发热元件(11)穿套于该耐高温隔热板(12)的通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耐高温隔热板(12)的表面具有凹凸小坑,耐高温隔热板(12)上设置有吸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窑墙(10)使用轻质高铝砖作为保温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属于窑炉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及时将掉在发热元件上的产品清除的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包括窑体,窑体包括窑墙以及由窑墙围成的炉腔,在炉腔下方设置有与炉腔相通的排杂物通道。本发明永磁铁氧体烧结用电窑炉可以及时将掉在发热元件上的产品清除,避免发热元件和掉在发热元件上的产品报废,提高了每次烧结的产品量,降低了产品的烧结成本,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温度控制灵敏度,提高了炉腔的保温效果,降低了生产能耗。
文档编号F27B5/00GK101614471SQ20091030434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
发明者唐艳华, 罗代贵, 陶勋强 申请人:四川川西磁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