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炉保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841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熔化炉保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化炉保温装置,属于熔化炉【技术领域】,包括炉衬、壳体,炉衬外侧为壳体,壳体与炉衬之间设置真空管,壳体、炉衬、真空管围绕成的空间中填充保温材料。本熔化炉保温装置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流失,降低炉内能耗,减小烟气排放,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专利说明】熔化炉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体保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熔化炉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金属熔化炉的保温措施是在炉衬的外部铺设保温材料,如石棉,珍珠棉等,虽然能达到一定的保温要求,但保温效果并不是很好,炉体外部的热量损失大,为维持炉内温度需要消耗的能源很高,产生的烟气大,污染周边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熔化炉保温装置,保温效果好,炉体外部热损失小,能耗低。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熔化炉保温装置,包括炉衬、壳体,炉衬外侧为壳体,壳体与炉衬之间设置真空管,壳体、炉衬、真空管围绕成的空间中填充保温材料。
[0005]真空管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提高保温效果,保温材料为纳米绝热材料或岩棉或玻璃棉等保温材料。
[0006]所述的真空管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真空管为高铝材质。高铝质制品不仅可以耐高温,也是很好的保温材料。真空管可以采用废弃的高铝真空管,使废弃材料能够回收利用,经济环保。真空管可设置在炉顶、炉底及炉的四周,全方位的保温效果。
[0007]所述的真空管与炉衬外表面贴合,两相邻真空管侧面相互贴合。
[0008]所述的真空管竖直环向布置在炉衬侧面,真空管水平布置在炉衬上下面。
[0009]工作原理及过程:
[0010]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三种:辐射、对流和传导。热能从炉衬向壳体传递过程中,由于高铝质真空管的加入,热传导的路径明显减少,由于真空管内为真空状态,杜绝了热量在真空管内通过对流方式传递,而高铝质真空管本身既阻挡了热量的辐射传递又降低了热量的传导效果。综上所述,真空管对热量的传递起到很好的阻挡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在炉衬和壳体之间使用真空管并填充纳米绝热材料,可以对熔化炉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能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流失,降低炉内能耗,减小烟气排放,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采用废弃高铝真空管,使废材回收利用,经济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5]图中:1、壳体;2、保温材料;3、真空管;4、封装物;5、炉腔;6、炉衬;7、喷火嘴;8、炉门。【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所示,熔化炉包括炉衬6、炉腔5、炉门8和喷火嘴7,炉门8、喷火嘴7设置在炉衬6侧部,炉衬6内部为炉腔5,炉衬6外侧为壳体I,壳体I与炉衬6之间设置真空管3,真空管3与炉衬6外表面贴合,两相邻真空管3侧面相互贴合,真空管3竖直环向布置在炉衬6侧面,真空管3水平布置在炉衬6上下面,真空管3优先选用圆形管,壳体1、炉衬6、真空管3围绕成的空间中填充保温材料2,真空管3优选截面为圆形高铝材质的管材,保温材料2优先纳米绝热材料。真空管3可采用废弃材料,也可通过对高铝管中间抽真空,两端加封装物4密封的方式获得。
[0018]图2是真空管3在炉体侧面的排列方式。
[0019]热能从炉衬6向壳体I传递过程中,由于高铝质真空管3的加入,热传导的路径明显减少,由于管内为真空状态,杜绝了热量在真空管3内通过对流方式传递,而高铝质真空管3本身既阻挡了热量的辐射传递又降低了热量的传导效果,真空管3与壳体I之间填充纳米绝热材料,使保温效果更佳。
[0020]本熔化炉保温装置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能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流失,降低炉内能耗,减小烟气排放,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采用废弃高铝真空管,使废材回收利用,经济环保。
【权利要求】
1.一种熔化炉保温装置,包括炉衬(6)、壳体(1),其特征在于:炉衬(6)外侧为壳体(1),壳体(I)与炉衬(6)之间设置真空管(3),壳体(I)、炉衬(6)、真空管(3)围绕成的空间中填充保温材料(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炉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3)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化炉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3)与炉衬(6)外表面贴合,两相邻真空管(3)侧面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化炉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3)竖直环向布置在炉衬(6)侧面,真空管(3)水平布置在炉衬(6)上下面。
【文档编号】F27B14/08GK203478958SQ20132056766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许在天 申请人:山东在天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