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259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承板102与吊架101的装配难度,从而可以使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1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41]有利地,第一导向杆1012和第二导向杆1013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0042]支承板102可以包括水平板和止挡板,该止挡板设在该水平板上,且该止挡板从该水平板向上延伸。当转动板103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零时,转动板103、该水平板和该止挡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粉体物的容纳空间。
[0043]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转动板103为两个,两个转动板103相对地且可枢转地设在支承板102上。当转动板103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零时,两个转动板103与支承板10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粉体物的容纳空间。支承板102可以大体水平地设置。
[0044]有利地,支承板102和转动板103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漏液孔1021。当捞取粉体物后,支承板102和转动板103可以在锅体20的上方静止一段时间,以便粉体物携带的液体流回到锅体20内。
[0045]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转动板驱动组件包括支架104、滑块、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和连杆组件。支架104设在支承板102的上表面上,即支架104可以随支承板102 —起在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捞取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该滑块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支架104上,该驱动件与该滑块相连以便驱动该滑块上下移动。
[0046]该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071、第二连杆1072和第三连杆1073,第一连杆1071的上端铰接在该滑块上,第二连杆1072的下端铰接在转动板103上,第三连杆1073的第一端铰接在支架104上,第一连杆1071的下端铰接在第二连杆1072的上端且第三连杆1073的第二端铰接在第二连杆1072的上端。由此可以使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1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47]当转动板103为两个时,该连杆组件也可以是两个,两个该连杆组件分别与两个转动板103配合,以便分别带动两个转动板103枢转。
[0048]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支架104包括左滑杆1041和右滑杆1042,该滑块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在左滑杆1041上的左滑块1051和可上下移动地设在右滑杆1042上的右滑块1052。该转动板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横杆1081,横杆1081与该驱动件相连,且横杆1081与左滑块1051和右滑块1052中的每一个相连,以便该驱动件通过横杆1081驱动左滑块1051和右滑块1052上下移动。
[0049]该连杆组件为两个,一个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1071的上端铰接在左滑块1051上,一个连杆组件的第三连杆1073的第一端铰接在左滑杆1041上。另一个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1071的上端铰接在右滑块1052上,另一个连杆组件的第三连杆1073的第一端铰接在右滑杆1042上。由此可以使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1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50]有利地,如图2所示,该转动板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竖杆1082,该驱动件与竖杆1082相连,竖杆1082与横杆1081相连。换言之,该驱动件依次通过竖杆1082和横杆1081驱动左滑块1051和右滑块1052上下移动。
[0051]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04进一步包括与左滑杆1041和右滑杆1042相连的连接杆1043。该转动板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第四连杆1091、第五连杆1092、第六连杆1093和第七连杆1094。
[0052]第四连杆1091和第五连杆1092交叉设置且铰接在一起。也就是说,第四连杆1091和第五连杆1092交叉的部分铰接在一起。第四连杆1091的上端和第五连杆1092的上端铰接在连接杆1043上。第六连杆1093的上端铰接在第五连杆1092的下端,第七连杆1094的上端铰接在第四连杆1091的下端,第六连杆1093的下端和第七连杆1094的下端铰接在竖杆1082上。由此可以使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10的结构更加合理。
[0053]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10捞取粉体物后,可以移动到指定收集区的上方。转动板103向下枢转,以便将粉体物倾倒在该收集区内。
[00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支承板102铰接在吊架101上,即支承板102可枢转地设在吊架101上。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10捞取粉体物后,可以移动到指定收集区的上方。然后将支承板102转动至倾斜状态,以便将粉体物倾倒在该收集区内。
[00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5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6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架,所述吊架设在熔炼锅的熔炼腔的上方; 支承板,所述支承板设在所述吊架下,支承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承板在所述吊架下升降或倾斜; 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为一片或一片以上,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支承板上,所述支承板和所述转动板在初始位置与捞取位置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吊架上,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支承板和所述转动板位于所述熔炼腔内的液面的上方,在所述捞取位置所述转动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熔炼腔内的液面的下方;和 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板枢转的转动板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板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上有若干个孔,在捞取漂浮粉体物时,液体可以从孔中漏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所述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包括:吊架,吊架设在熔炼锅的熔炼腔的上方;支承板;支承板设在吊架下,支承板驱动组件驱动支承板在吊架下升降或倾斜;转动板,转动板为一片或一片以上,可枢转地设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和转动板在初始位置与捞取位置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在吊架上,在初始位置支承板和转动板位于熔炼腔内的液面的上方,在捞取位置转动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熔炼腔内的液面的下方;和用于驱动转动板枢转的转动板驱动组件,转动板驱动组件与转动板相连。所述液体表层漂浮粉体物的捞取装置具有捞除范围广、捞除效率高、整体作业时间短等优点。
【IPC分类】F27D25-00
【公开号】CN204535444
【申请号】CN201520083174
【发明人】邓爱民, 丁慧, 彭宏道, 黄剑飞, 陈浩, 汪佳良, 邵晓光, 李伟, 喻鑫, 何艳兵, 卫东东, 曾芳成, 刘文彬, 楼芊, 李文越, 胡俊, 王学林, 邓曌昌, 张文增
【申请人】江西瑞林装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