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腔体蒸发器的多元冷冻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53718阅读:来源:国知局
3,本实用新型应用多腔体蒸发器的多元冷冻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第一冷却装置2、一第二冷却装置3,及一连接该第一冷却装置2与该第二冷却装置3的循环切换装置4。
[0027]该第一冷却装置2包括一第一压缩机21、一冷凝器22、一第一控制器23、一多腔体蒸发器24、一连接该第一压缩机21、该冷凝器22、该第一控制器23与该多腔体蒸发器24且流通有一在高压常温下可液化的第一冷媒200的第一冷却管路25,及一安装于该第一冷却管路25的第一辅助单元26。
[0028]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冷媒200是R507冷媒,而该第一控制器23是用于使该第一冷媒200降压降温的毛细管,在实际应用上,该第一控制器23也能够是膨胀阀,依然能够达成相同的效果。
[0029]该多腔体蒸发器24具有一用于连接该第一冷却管路25的第一冷却流道241,及一与该第一冷却流道241相互独立且不相互连通的第二冷却流道242。
[0030]该第一辅助单元26具有一安装于该第一冷却管路25且连接该第一压缩机21的第一油气分离器261、一安装于该第一冷却管路25且连接该第一油气分离器261与该冷凝器22的第一高压表262、一安装于该第一冷却管路25且连接该冷凝器22的第一储液器263,及一安装于该第一冷却管路25且连接该第一储液器263的第一干燥过滤器264。该第一油气分离器261可分离第一压缩机21的润滑油与第一冷媒200,该第一储液器263能够分离气态的第一冷媒200与液态的第一冷媒200并储存液态的第一冷媒200,而该第一干燥过滤器264则能干燥第一冷媒200中的水气或湿气并过滤可能的杂质。
[0031]该第二冷却装置3包括一第二压缩机31、一第一热交换器32、一连接该第二压缩机31、该第一热交换器32与该多腔体蒸发器24的第二冷却流道242的第二冷却管路33,及一安装于该第二冷却管路33的第二辅助单元34。该第二冷却管路33内流通有一在高压常温下仍无法液化的第二冷媒20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冷媒201是R23冷媒。
[0032]该第二辅助单元34包括一安装于该第二冷却管路33且连通该第二压缩机31的第二油气分离器341、一安装于该第二冷却管路33且连接该第二油气分离器341与该第一热交换器32的第二高压表342、一安装于该第二冷却管路33且连接该第一热交换器32的第二储液器343,及一安装于该第二冷却管路33且连接该第二储液器343与该多腔体蒸发器24的第二冷却流道242的第二干燥过滤器344。该第二油气分离器341、第二储液器343与该第二干燥过滤器344的功效分别与该第一油气分离器261、第一储液器263与该第一干燥过滤器264相似,在此不多加赘述。
[0033]该循环切换装置4包括一连接该冷凝器22的第一切换单元41,该第一切换单元41具有一安装于该第一冷却管路25且介于该第一干燥过滤器264与该第一控制器23间的第一切换机构411、一连接该第一切换机构411、该第一热交换器32与该第一压缩机21的第一循环管路412,及一安装于该第一循环管路412且介于该第一切换机构411与该第一热交换器32间的第一循环控制器413。
[0034]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切换机构411是一三孔两位的三通电磁阀,该第一循环控制器413是用于使该第一冷媒200降压降温的毛细管,在实际应用上,该第一循环控制器413也能够是膨胀阀,依然能够达成相同的效果。
[0035]参阅图3、4,该第一切换机构411能在一如图3所示的第一冷却位置,与一如图4所示的第二冷却位置间切换。
[0036]参阅图3,当该第一切换机构411在该第一冷却位置时,是关闭该第二压缩机31,使该第二冷却管路33中的第二冷媒201不流动。
[0037]而该第一冷却管路25内的第一冷媒200经该第一压缩机21加压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第一冷媒200,气态第一冷媒200经该冷凝器22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常温高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经该第一控制器23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低温低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经该多腔体蒸发器24的第一冷却流道241吸热后,使该多腔体蒸发器24能提供_50°C左右的冷却温度,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第一冷媒200,再流往该第一压缩机21以完成冷却循环。
[0038]参阅图4,当该第一切换机构411在该第二冷却位置时,经该冷凝器22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是如图4所示,流向该第一循环管路412的第一循环控制器413,而位于该多腔体蒸发器24的第一冷却流道241内的第一冷媒200暂时呈停滞状态。常温高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经该第一循环控制器413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低温低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经该第一热交换器32吸收热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第一冷媒200再流往该第一压缩机21并持续循环。
[0039]当该第一循环管路412内的第一冷媒200的温度足以使第二冷却管路33内的第二冷媒201液化时,则启动该第二压缩机31,加压该第二冷却管路33内的第二冷媒201成为流向该第一热交换器32的高温高压的气态第二冷媒201,低温低压的液态第一冷媒200与高温高压的气态第二冷媒201于该第一热交换器32中热交换,使高温高压的气态第二冷媒201成为低温高压的液态第二冷媒201,低温高压的液态第二冷媒201流经该多腔体蒸发器24的第二冷却流道242吸热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态第二冷媒201再流往该第二压缩机31,使该多腔体蒸发器24能提供低于_50°C的低温,甚至是_70°C以下的超低温的冷却温度。
[0040]利用具有相互独立且不相互连通的第一冷却流道241与第二冷却流道242的多腔体蒸发器24,配合能在第一冷却位置与第二冷却位置间切换的第一切换机构411,使该多元冷冻系统同时兼具一元及二元冷冻系统的冷却能力,而能降低成本与减少空间浪费。
[0041]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应用多腔体蒸发器的多元冷冻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大致是与该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多元冷冻系统还包含一第三冷却装置5,而该循环切换装置4还包括一第二切换单元42,且该多腔体蒸发器24还具有一与该第一冷却流道241及该第二冷却流道242相互独立且不相互连通的第三冷却流道243,该第二冷却装置3还包括一安装于该第二冷却管路33且介于该第一热交换器32与该多腔体蒸发器24间的第二控制器35。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控制器35是毛细管。
[0042]该第三冷却装置5包括一第三压缩机51、一第二热交换器52、一连接该第三压缩机51、该第二热交换器52与该多腔体蒸发器24的第三冷却流道243的第三冷却管路53,及一第三辅助单元54。该第三冷却管路53内流通有一第三冷媒202。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冷媒202是业者针对需求自行混合调整的冷媒。
[0043]该第三辅助单元54包括一安装于该第三冷却管路53且连通该第三压缩机51的第三油气分离器541、一安装于该第三冷却管路53且连接该第三油气分离器541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2的第三高压表542、一安装于该第三冷却管路53且连接该第二热交换器52的第三储液器543,及一安装于该第三冷却管路53且连接该第三储液器543与该多腔体蒸发器24的第三冷却流道243的第三干燥过滤器544。该第三油气分离器541、第三储液器543与该第三干燥过滤器544的功效分别与该第一油气分离器261、第一储液器263与该第一干燥过滤器264相似,在此不多加赘述。
[0044]该第二切换单元42具有一安装于该第二冷却管路33且介于该第二干燥过滤器344与该第二控制器35间的第二切换机构421、一连接该第二切换机构421、该第二热交换器52与该第二压缩机31的第二循环管路422,及一安装于该第二循环管路422且介于该第二切换机构421与该第二热交换器52间的第二循环控制器423。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切换机构421是一三孔二位的三通电磁阀,而该第二循环控制器423是毛细管。
[0045]参阅图5、6,该第二切换机构421能在一如图5所示的第三冷却位置,与一如图6所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