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8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和载体,还包括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为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通式(Ⅰ)为:

(Ⅰ)

其中,X,Y相同或不同,选自碱金属离子、NH4+或H;

Z为-NR1R2、-SR3或R4;R1与R2相同或不同,选自H、含1至 20个碳原子的烷基、苯环、五元芳杂环或六元芳杂环;R3选自碱金属离子、NH4+或H;R4选自H、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苯环、五元芳杂环或六元芳杂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有机化合物中,所述的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取代基为羟基、羧基、醛基、羰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有机化合物中,所述的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为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有机化合物中,苯环、五元芳杂环、六元芳杂环为有取代的苯环、五元芳杂环、六元芳杂环,取代基选自氟、氯、溴、硝基、含1至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芳杂环为吡啶、嘧啶、噻吩、呋喃或吡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为2,4,6-三巯基均三嗪盐、2,4-二巯基均三嗪盐、2-苯胺-4,6-二巯基均三嗪盐、2-仲胺-4,6-二巯基均三嗪盐、2-二正丁胺基-4,6-二巯基均三嗪二铵盐、2-乙胺基-4,6-二巯基均三嗪二铵盐、2-乙醇胺-4,6-二巯基均三嗪盐、2-十八胺-4,6-二巯基均三嗪盐、2-正丙醇-4,6-二巯基均三嗪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和加氢活性金属以络合物的形式负载于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以硫元素计为加氢活性金属理论需硫量的 85%~120%,优选为90%~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活性金属组分为第VIB 族金属和第VIII 族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加氢活性金属以金属元素计的重量含量为4wt%~35 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耐熔多孔物质,优选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锆、无定形硅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的孔容为0.3~1.3cm3/g,优选为0.5~1.0 cm3/g,平均孔直径为4~60nm,优选为10~40 nm。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和有机化合物负载到载体上,在负载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和有机化合物过程中包括至少一个低温热处理步骤并且不包括焙烧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和有机化合物同时负载到载体上,或分步负载到载体上,在负载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和/或有机化合物后,进行低温热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浸渍法将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和有机化合物同时或分步负载到载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浸渍法将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和有机化合物分步负载到载体上的方法为如下方法之一:

(1)先浸渍含有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的溶液,再浸渍有机化合物或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溶液;

(2)先浸渍有机化合物或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再浸渍含有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的溶液;

(3)先浸渍部分含有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的溶液,再浸渍有机化合物或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溶液,再浸渍剩余部分含有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的溶液;

其中,在每步浸渍之后,都要进行低温热处理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溶液中的溶剂为丙酮、乙醇、水、甲醇、甲乙酮中一种或几种,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为5wt%~60wt%。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温热处理的温度为20~200℃,时间为1-24h。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