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同步升降式增压喷射开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20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同步升降式增压喷射开式反应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反应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同步升降式增压喷射开式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开式反应釜的分散不好,导致搅拌的时候常常会发生局部混合不均匀的现象,搅拌的时候无法根据搅拌过程中的变化自动改变搅拌速度和搅拌进料多少,搅拌的时候,其噪音较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分散性好,噪音较小、智能自动调节控制的开式反应釜。

同时部分反应釜搅拌反应完成后,如另外需要使用反应釜,只能再准备一个反应釜,而反应釜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大部分动作部件差别在于搅拌和进料,因此需要设置一种双工位的反应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现有技术的泵体与电机一般不是同轴设置,同时影响其他旋转机构的旋转轴,泵体上缺乏供旋转轴穿过的通孔,这大大增加了设备占用安装空间和紧凑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电机和泵体结合更加紧凑,留有供其他旋转轴从泵体中穿过的新型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同步升降式增压喷射开式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底座,还包括:由电动液压千斤顶驱动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上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水平悬臂,上述悬臂上设有分设于千斤顶左侧和右侧的2根导向平衡杆,上述悬臂的两端均设有升降机构,上述升降机构的底部设有搅拌机构,上述搅拌机构的底部设有与之配合的反应釜; 上述搅拌机构内设有中空轴双头电机,包括圆罐状泵体,上述泵体内设有带中空轴的双头电机,上述双头电机两端伸出的中空轴上设有泵叶,上述中空轴与上述泵体之间均设有轴承,上述双头电机的侧壁通过定位管与上述泵体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反应釜底部均设有加热器;

上述搅拌机构还包括:保护罩、实心轴、空心搅拌叶片、加料管;

保护罩,上述保护罩的内顶部设有搅拌电机,上述保护罩顶部连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于可水平旋转的悬臂上; 上述升降机构包括与上述保护罩连接的齿条,上述齿条通过齿轮与升降电机相连,上述搅拌电机与上述保护罩之间还设有安装台。

实心轴,其一端连接电机的主轴,另一端与上述空心搅拌叶片相连并穿过中空轴内部通孔,其上端还设有旋转盘,上述旋转盘顶部设有进液槽;

空心搅拌叶片,其沿上述实心轴径均布设置并构成一个搅拌分散体,上述搅拌分散体沿上述实心轴轴向均布设置;

加料管,其一端与上述进液槽底部相连通,另一端贯穿连通多个上述空心搅拌叶片,上述空心搅拌叶片上设有喷射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进液槽的上空还设有进液管,上述进液管上设有电控阀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反应釜内部设有温度计、粘度计、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底座上还设有控制器,上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上述电机、电控阀门、温度计、粘度计、液位计、电动液压千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喷射孔包括设置于上述空心搅拌叶片底部和顶部的纵向喷孔,设置于上述空心搅拌叶片侧边上的横向喷孔,上述纵向喷孔孔径大于上述横向喷孔孔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通过设置空心叶轮,可以使得添加物质更均匀快速分散到开式反应釜中。

2、同时竖直设置的加料管上下连通空心叶轮,既起到输送物质作用,又起到加强搅拌的空心搅拌叶片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防止损坏,还能够降低搅拌噪音。

3、根据温度和粘度的变化,综合智能控制搅拌速度和加料速度,搅拌过程更加精确,温度和粘度控制更精确,产品质量更好,获得均一性的成品时间更短。

4、双工位处理,节省了等待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的紧凑率,节省了空间设备占用率。

5、水泵旋转轴为中空轴,可以供其他部件通过,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提高了设备紧凑率,双头电机型设置,内部与电机转子相连的中空轴两端从电机伸出,并与泵体通过轴承二次滚动相连,水泵的稳定性更好,运行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泵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包括底座1,还包括:由电动液压千斤顶67驱动上下移动的的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水平悬臂62,悬臂62上设有分设于千斤顶左侧和右侧的2根导向平衡杆66,悬臂62的两端均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底部设有与之配合的反应釜2;搅拌机构内设有中空轴双头电机81,包括圆罐状泵体31,泵体31内设有中空轴32的双头电机33,双头电机33两端伸出的中空轴32上设有泵叶34,中空轴32与泵体31之间均设有轴承,双头电机33的侧壁通过定位管35与泵体31连接固定。中空轴32既能够旋转,且因为其内部为中空,可以设置其他旋转轴或者其他部件通过。定位管35内设有双头电机的电源线。或者控制线,用于防水。

泵体31的顶部设有至少3个水泵进口36。用于轴向进水。

泵体31的底部设有至少2个水泵出口37。用于轴向出水。

泵体31上还可拆卸的设有与外部连接的支架或连接螺栓孔。

反应釜2底部均设有加热器22;

搅拌机构还包括:保护罩61、实心轴3、空心搅拌叶片4、加料管5;

保护罩61,保护罩61的内顶部设有搅拌电机6,保护罩61顶部连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于可水平旋转的悬臂62上; 升降机构包括与保护罩61连接的齿条63,齿条63通过齿轮与升降电机64相连;搅拌电机6与保护罩61之间还设有安装台65。

实心轴3,其一端连接电机6的主轴,另一端与空心搅拌叶片4相连并穿过中空轴内部通孔,其上端还设有旋转盘7,旋转盘7顶部设有进液槽8;

空心搅拌叶片4,其沿实心轴径均布设置并构成一个搅拌分散体,搅拌分散体沿实心轴轴向均布设置;

加料管5,其一端与进液槽8底部相连通,另一端贯穿连通多个空心搅拌叶片4,空心搅拌叶片4上设有喷射孔。

进液槽8的上空还设有进液管9,进液管9上设有电控阀门。

反应釜2内部设有温度计、粘度计、液位计。

底座1上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电机6、电控阀门、温度计、粘度计、液位计、电动液压千斤顶。通过温度计、粘度计、液位计、根据温度和粘度的变化,综合智能控制搅拌速度和加料速度,搅拌过程更加精确,温度和粘度控制更精确,产品质量更好,获得均一性的成品时间更短。同时还可以根据搅拌深度的需要,自动通过电动液压千斤顶控制搅拌深度或提升。

喷射孔包括设置于空心搅拌叶片底部和顶部的纵向喷孔10,设置于空心搅拌叶片侧边上的横向喷孔11,纵向喷孔10孔径大于横向喷孔11孔径。

工作原理:

第一步,两个反应釜则准备前期的需要的材料并安装好搅拌机构。

第二步,电动液压千斤顶67驱动悬臂62上下移动到合适位置并开始搅拌。

第三步,控制器根据温度计、粘度计、液位计的的数据,控制控制连接电机6和电控阀门。

第四步,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将搅拌叶片和保护罩一起提升脱离反应釜。

第五步,维修保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