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旋转出水的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80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旋转出水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花洒或者顶喷,需要改变出水角度,小面板水花出水只是简单直线张开和内缩,整个过程外观造型变化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旋转出水的出水装置,在水花聚焦和张开的过程中实现斜出水,整个聚焦和张开的过程中,旋转面板旋转出水,且外观造型变化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旋转出水的出水装置,包括外腔室、设置在外腔室内部的内腔室、为内、外腔室供水的上腔室,所述外腔室上设置有出水面板,所述出水面板上均布有若干个呈环形布置的旋转面板,所述旋转面板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内腔室为旋转面板供水,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驱动所有旋转面板同步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控制内、外腔室供水切换的水道切换机构,所述水道切换机构转动时同时控制驱动机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腔室通过出水面板和一上座板构成,所述内腔室通过一底座和上座板构成,所述上腔室通过一封水座和上座板构成,所述内腔室内均布有若干根呈环形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内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端与内腔室相连通,下端与旋转面板相对接并与旋转面板同步转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有转轴同步转动,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与内腔室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与外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孔,所述水道切换机构与供水管道相连接,所述水道切换机构转动时控制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分别与供水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为直孔或朝向一致的斜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内腔室中部的中心齿轮、固设在转轴侧壁与中心齿轮相啮合的行星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水道切换机构包括将上腔室隔成上下两层独立空间的封板,所述封板上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封板下表面设置有穿出上腔室后控制中心齿轮转动的凸杆,所述封板上表面固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上端穿出封水座与供水管道相连接,还包括一套设在进水管上端并驱使进水管转动的拨杆,以使拨杆驱使封板转动时,过水孔依次与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设置在拨杆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供水管道相连通的外螺纹管,所述进水管的入口与该外螺纹管相对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铰接转轴的环形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转轴数量相等的铰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面板与上座板之间、底座与上座板之间、封水座与上座板之间、凸杆与上座板之间、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周侧均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拨杆底部中间设置有限位挡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一个中心齿轮带动多个行星齿轮转动,实现水花在调节聚焦和张开时水花斜角度出水,满足不同淋浴需求,且有感官良好,旋转面板为出水直孔时,出水具有按摩效果,为出水斜孔时,能调整出水角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水面板出水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面板出水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水面板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面板向外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面板聚焦出水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面板不同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盖,11-外螺纹管,2-封水座,3-封板,31-进水管,32-凸杆,33-拨杆,34-限位挡杆,35-过水孔,4-上座板,41-固定架,42-通道,43-上腔室,5-中心齿轮,6-行星齿轮,7-底座,8-转轴,9-出水面板,91-旋转面板,92-喷水孔,93-出水斜孔,94-外腔室,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一种调节旋转出水的出水装置,包括由出水面板9和上座板4所构成的外腔室94、位于外腔室内通过一底座7和上座板所构成的内腔室、由上座板和封水座2构成的上腔室43,所述出水面板9上均布有若干与外腔室相连通的喷水孔92,所述出水面板9上还均布有若干个呈环形布置的旋转面板91,所述旋转面板91上设置有朝向一致的出水斜孔93,所述内腔室内均布有若干根呈环形布置的转轴8,所述转轴内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端与内腔室相连通,下端与旋转面板相对接并与旋转面板同步转动,所述内腔室内设置有驱动所有转轴同步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腔室43内设置有与内腔室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与外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孔,所述上腔室内设置有与供水管道相连接的水道切换机构,所述水道切换机构转动时控制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分别与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水道切换机构转动时同时控制驱动机构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内腔室中部的中心齿轮5、固设在转轴侧壁与中心齿轮相啮合的行星齿轮6。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道切换机构包括将上腔室隔成上下两层独立空间的封板3,所述封板3上设置有过水孔35,所述封板下表面设置有穿出上腔室后控制中心齿轮转动的凸杆32,所述封板上表面固设有进水管31,该进水管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上端穿出封水座与供水管道相连接,还包括一套设在进水管上端并驱使进水管转动的拨杆33,以使拨杆驱使封板转动时,过水孔35依次与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设置在拨杆上方的上盖1,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供水管道相连通的外螺纹管11,所述进水管的入口与该外螺纹管相对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铰接转轴的环形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转轴数量相等的铰接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面板与上座板之间、底座与上座板之间、封水座与上座板之间、凸杆与上座板之间、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周侧均设置有密封圈10。

本实施例中,所述拨杆底部中间设置有限位挡杆34,限制拨杆的转动角度。

上述的调节旋转出水的出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预先设置好行星齿轮的相对位置,以使中心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时,所有旋转面板的出水斜孔由均朝向圆心外逐渐变成均朝向圆心内;

(2)拨动拨杆,拨杆带动封板转动,旋转面板跟随转动,过水孔与第二进水孔相连通,出水面板喷水孔出水,如图4所示,水流向如图2所示;

(3)继续拨动拨杆,旋转面板跟随转动,过水孔与第二进水孔的连通面积由小变大,然后再变小,拨杆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过水孔与第二进水孔脱离,出水面板喷水孔不出水;

(4)继续拨动拨杆,旋转面板跟随转动,过水孔与第一进水孔相连通,旋转面板的出水斜孔出水,此时出水斜孔喷出水花由向外喷射到向圆心集中转换,直至水花集中聚焦,如图5、6所示,水流向如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