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高温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332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高温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高温炉。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0.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纳米材料的制备用到液相激光烧灼法,这种生产方法需要高温炉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高温炉的壳体一般都是单层实心的,这样在外加剂各种化学原料在高温炉内壁反应时会对壳体的内壁产生腐蚀,且这种单层的高温炉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大量的热量通过外壳散发,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高温炉。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组件和液相激光组件,所述炉体组件包括实心高温炉外壳、炉盖和夹层高温炉壳体,所述炉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搅拌轴安装孔,炉盖的一侧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实心高温炉外壳上,另一侧通过锁紧丝杆锁紧在实心高温炉外壳上,所述夹层高温炉壳体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内壳、电加热丝层和陶瓷内衬,所述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的端部分别密封连接在实心高温炉外壳上,金属外壳和金属内壳之间形成真空夹层,所述电加热丝层铺设在真空夹层内,所述金属内壳的内壁上设有陶瓷内衬,所述液相激光组件包括陶瓷板和激光发生器,所述陶瓷板上设有激光头安装槽和抽液口,陶瓷板固定安装在夹层高温炉壳体的陶瓷内衬的内壁上,所述激光发生器固定安装在陶瓷板的激光头安装槽处。

还有抽液泵和抽液管,所述抽液泵固定安装在实心高温炉外壳的外侧,所述抽液管的一端与抽液泵泵口相通,另一端穿过陶瓷板上的抽液口。

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上还设有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采用工业隔热膜。

所述抽液泵是抽吸两用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高温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中空夹层的结构,在高温炉壳体的内壁设陶瓷内衬,避免了液态冷却液腐蚀金属内壁,中空结构再设置隔热层,有效的避免了热量的散失,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能够高效的完成液相激光烧灼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区域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实心高温炉外壳;2、炉盖;2-1、进料口;3-1、金属外壳;3-2、金属内壳;3-3、电加热丝层;3-4、陶瓷内衬;3-5、真空夹层;3-6、隔热层;4、陶瓷隔板;5、激光发生器;6、抽液泵;7、抽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组件和液相激光组件,所述炉体组件包括实心高温炉外壳1、炉盖2和夹层高温炉壳体,所述炉盖2上设有进料口2-1和搅拌轴安装孔,炉盖2的一侧通过销轴活动安装在实心高温炉外壳1上,另一侧通过锁紧丝杆锁紧在实心高温炉外壳1上,所述夹层高温炉壳体包括金属外壳3-1、金属内壳3-2、电加热丝层3-3和陶瓷内衬3-4,所述金属外壳3-1和金属内壳3-2的端部分别密封连接在实心高温炉外壳上,金属外壳3-1和金属内壳3-2之间形成真空夹层3-5,所述电加热丝层3-3铺设在真空夹层3-5内,所述金属内壳3-2的内壁上设有陶瓷内衬3-4,所述液相激光组件包括陶瓷隔板4和激光发生器5,所述陶瓷隔板4上设有激光头安装槽和抽液口,陶瓷隔板4固定安装在夹层高温炉壳体的陶瓷内衬3-4的内壁上,所述激光发生器5固定安装在陶瓷隔板4的激光头安装槽处。

还有抽液泵6和抽液管7,所述抽液泵6固定安装在实心高温炉外壳1的外侧,所述抽液管7的一端与抽液泵6泵口相通,另一端穿过陶瓷隔板4上的抽液口。

所述金属外壳3-1的内壁上还设有隔热层3-6。

所述隔热层3-6采用工业隔热膜。

所述抽液泵6是抽吸两用泵。

工作方式及原理:工作时,将需要加工的固态靶材加入到陶瓷隔板4与夹层高温炉壳体的陶瓷内衬3-4的内壁之间的制备区域,通过抽吸两用泵将液相冷却液加入到陶瓷隔板4与夹层高温炉壳体的陶瓷内衬3-4的内壁之间的制备区域,并完全覆盖固态靶材,开启电加热丝层3-3,使整个炉内处于高温环境,同时开启激光发生器5,激光发生器5发射超高温激光对固态靶材定向加热,瞬间产生局部超高温、超高压等离子体,并迅速被周围的液相冷却液吸收,完成液相激光烧灼法制备纳米材料,在金属内壳3-2的内壁上设有陶瓷内衬3-4,避免了液态冷却液与金属壳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液态冷却液腐蚀高温炉的壳体,金属外壳3-1和金属内壳3-2之间形成真空夹层3-5达到了避免热量散失的目的,同时在金属外壳3-1的内壁上还设有隔热层3-6,隔热效果更加明显。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