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866发布日期:2020-05-26 18:2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物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混料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谷物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制备酵素的原料来说,包括多种谷物,谷物经过粉碎后,粒度较小,需要经过充分混料后才能够进行后续加工生产。

目前,常用的混料设备如混料罐存在放料不方便、混料不充分的缺陷。造成上述放料不方便、混料不充分缺陷的实质原因是粉碎后的谷物,虽然粒度较小,但是流动性不高,造成现有的混料设备无法充分混料。

同时,现有的混料设备,在放料过程中,因谷物的流动性不高,放料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谷物混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谷物混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混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装配在混料装置的顶部;

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内设置有混料腔,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轴,所搅拌轴的一端贯穿混料筒位于混料腔内;

所述搅拌轴上通过端杆连接有舌板,所述舌板环形分布在搅拌轴上,所述舌板水平分布有若干层;

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设置有放料盖,所述放料盖与混料筒插接;

所述谷物混料装置还包括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设置在混料筒的下方,所述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顶部开放,所述储料箱内开设有储料空腔。

优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两个送料绞龙;

所述送料绞龙分别连通在混料筒顶部的前、后两端;

所述送料绞龙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

所述送料绞龙的出料端连通混料筒。

优选地,所述舌板与混料腔的内壁间隔设置;

所述搅拌轴贯穿混料筒的前侧壁,所述舌板前、后分布在搅拌轴上。

优选地,每一层所述舌板分布有6-8个;

每一层所述舌板等距分布,同一层所述舌板之间等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放料盖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有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插条;

所述混料筒的底部两端开设有与插条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条与插槽插接,所述插槽限位插条。

优选地,所述放料盖的后侧壁连接有拉杆。

优选地,所述混料筒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分别通过若干个l形的连接杆连接在混料筒的下方;

所述连接端板通过螺栓螺接在储料箱的顶部侧边部位。

优选地,所述l形的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连接端板的顶部,所述l形的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混料筒的外侧壁上;

所述连接端板均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在储料箱的顶部侧边;

所述螺栓前、后分布。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通过多层分布设计的舌板,能够充分的将物料(谷物物料的流动性较差)搅动,解决了传统搅拌杆搅拌面域过窄,无法充分混料的技术缺陷。多层分布设计的舌板转动的过程中,整个混料筒内的物料均被搅拌混料。

其次,通过将放料盖以插条-插槽方式,实现倾泻式卸料,卸料方便且效率高,避免了传统的混料设备,卸料易堵塞管道的缺陷。

采用混料筒-储料箱悬空设计,实现混料-储料一体化,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谷物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放料盖呈抽出混料筒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料盖与混料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料盖与混料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舌板与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谷物混料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谷物混料装置,包括进料装置3、混料装置2,进料装置3装配在混料装置2的顶部。通过进料装置3将谷物送料至混料装置2内,进行混料。

进料装置3的具体结构如下:

进料装置3包括两个送料绞龙31(送料绞龙31分别连通在下述混料筒22顶部的前、后两端)。其中,送料绞龙3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绞龙送料件,其主体结构包括送料筒、转动连接在送料筒内的送料绞龙31,以及驱动送料绞龙31的送料电机,在送料绞龙31的顶部连通进料斗311,用于进料。送料绞龙31的出料端连通下述混料筒22(送料绞龙31的出料端连通有排料弯管,排料弯管连通混料筒22的底部,并连通混料腔中)。

混料装置2的具体结构如下:

混料装置2包括混料筒22(混料筒22为前、后密封结构),混料筒22内设置有混料腔221(混料腔221的形状为柱形空腔)。混料装置2还包括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24,搅拌电机24连接有搅拌轴241(搅拌轴241贯穿混料筒22的前侧壁),拌轴的后端贯穿混料筒22位于混料腔221内;

搅拌轴241上通过端杆2421连接有舌板242,端杆2421的一端焊接在舌板242的前端部位,端杆2421的另一端焊接搅拌轴241上。舌板242在搅拌轴241上的分布方式如下:

舌板242(舌板242与混料腔221的内壁间隔设置)环形分布在搅拌轴241上,舌板242水平分布有若干层(每一层的舌板242均呈环形分布,若干层的舌板242呈前、后分布在搅拌轴241上)。每一层上的舌板242分布有6-8个,层与层之间的舌板242等距分布,同一层上的舌板242之间等距分布(舌板242的层数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节层数)。

在混料筒22的底部设置有放料盖21,放料盖21与混料筒22插接,具体如下:

放料盖21的顶部两端(顶部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纵向截面形状为l形的插条211(插条211的前后端部与放料盖21的前后端部齐平)。

混料筒22的底部两端开设有与插条211配合的插槽221,插条211与插槽221插接,插槽221限位插条211,将放料盖21上的插条211对准插槽221,推入放料盖21,至插条211与插槽221插接,此时,放料盖21与混料筒22装配呈一体,卸料时,拉动放料盖21后侧壁上的拉杆,放料盖21与混料筒22的底部分离进行卸料。

谷物混料装置2还包括储料装置,储料装置用于储存混料筒22放出的物料。具体是:

储料装置设置在混料筒22的下方,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箱1,储料箱1的顶部开放,储料箱1内开设有储料空腔。

储料箱1与混料筒22采用如下方式连接:

混料筒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板23(连接端板23形状为长条状),连接端板23分别通过若干个l形的连接杆231连接在混料筒22的下方(连接端板23与混料筒22的底部间隔设置,l形的连接杆231的一端焊接在连接端板23的顶部,l形的连接杆231的另一端焊接在混料筒22的外侧壁上);连接端板23通过螺栓螺接在储料箱1的顶部侧边部位(连接端板23均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在储料箱1的顶部侧边;螺栓前、后分布,螺栓数量根据实际中连接端板23的长度决定)。

采用上述连接后,混料筒22悬空在储料箱1上方。

工作原理过程:

首先,将需要混料的物质,分布通过送料绞龙31进行送料,送料至混料筒22后,打开搅拌电机24,此时,搅拌电机24带动搅拌轴241转动,此时,舌板242跟随搅拌轴241转动,舌板242转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搅拌物料,进行混料。

采用舌板242设计替代传统的搅拌杆的目的在于:

通过多层分布设计的舌板242,能够充分的将物料(谷物物料的流动性较差)搅动,解决了传统搅拌杆搅拌面域过窄,无法充分混料的技术缺陷。多层分布设计的舌板242转动的过程中,整个混料筒22内的物料均被搅拌混料。

搅拌混料后,朝后拉松放料盖21,放料盖21上的插条211移除插槽221,此时,放料盖21与混料筒22脱离,混料腔221内的物料一次性倾倒在储料箱1内存储。

上述工作完毕,进行下一步继续混料。

采用上述装置设计的优点在于:

首先,通过多层分布设计的舌板242,能够充分的将物料(谷物物料的流动性较差)搅动,解决了传统搅拌杆搅拌面域过窄,无法充分混料的技术缺陷。多层分布设计的舌板242转动的过程中,整个混料筒22内的物料均被搅拌混料。

其次,通过将放料盖21以插条211-插槽221方式,实现倾泻式卸料,卸料方便且效率高,避免了传统的混料设备,卸料易堵塞管道的缺陷。

采用混料筒22-储料箱1悬空设计,实现混料-储料一体化,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