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撑元件的过滤元件、具有过滤元件的过滤器以及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31694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和/或所述元件轴线至少沿轴向定位并且保持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
[0067]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能够有利地与所述可能至少一个端部体相连接。由此能够改进从所述过滤器壳体到所述过滤膈膜的力的传递并且反之亦然。
[0068]所述过滤元件能够有利地具有关于所述元件轴线沿着周界封闭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必要时能够定位在所述保持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保持结构的旁边或者上面。所述密封件能够有利地定位并且/或者保持在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的旁边或者必要时保持在其上面。所述密封件也能够有利地至少一同形成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所述密封件能够有利地关于所述元件轴线、尤其关于所述安装方向沿径向在外面包围所述至少一个过滤元件保持机构。所述密封件的形状曲线能够有利地与所述至少一个过滤元件保持机构的形状曲线相匹配或者与其相符。
[0069]此外,所述任务按照本发明用所述过滤器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所述过滤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过滤元件保持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的过滤元件保持机构,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所述过滤膈膜相连接,所述过滤器壳体具有用于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的配对保持机构,并且所述过滤元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过滤元件保持机构隔开的方式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该过滤元件支撑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的支撑元件。
[0070]上面结合所述按本发明的过滤元件及其有利的设计方案所说明的优点和特征相应地适用于所述按本发明的过滤器并且反之亦然。
[0071]此外,所述任务按照本发明用所述过滤过体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所述过滤器壳体具有用于所述过滤元件的、用来将所述过滤元件保持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过滤元件保持机构的至少一个配对保持机构,并且所述过滤器壳体以与所述至少一个配对保持机构隔开的方式具有用于所述过滤元件的、用来将所述过滤元件支撑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的至少一个支撑面。
[0072]上面结合所述按本发明的过滤元件和所述按本发明的过滤器及其相应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所说明的优点和特征相应地适用于所述按本发明的过滤器壳体并且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0073]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从以下说明中产生,在所述以下说明中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会有利地单个地对在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以组合的形式公开的特征进行研究,并且将其概括为其它有意义的组合。附图示意性地示出:
图1是按照第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元件的等距投影图,所述空气过滤元件具有配量添加到过滤膈膜的端面褶皱上的、有弹性的支撑条;
图2是具有敞开的空气过滤器壳体的空气过滤器的等距投影图,在所述空气过滤器壳体中布置有按照第二种实施例的、具有有弹性的支撑条的空气过滤元件,所述有弹性的支撑条被配量添加到所述过滤膈膜的流入侧上;
图3是按照第三种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元件的等距投影图,所述空气过滤元件具有配量添加到所述过滤膈膜的流出侧上的、有弹性的支撑条;并且图4是具有按照第四种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元件的、空气过滤器的截取部分的等距投影图,所述空气过滤元件具有配量添加到所述过滤膈膜的端面褶皱上的、有弹性的支撑垫。
[0074]在附图中,相同的构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75]在图1中示出了机动车的内燃机的、空气过滤器的、按照第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元件10。所述过滤元件10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如此布置在能够打开的、在图1中未示出的过滤器壳体中,使得其将所述过滤器壳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隔开。所述过滤器壳体由壳体盆和壳体盖所组成。所述空气过滤器用于对为了运行所述内燃机而输入的燃烧空气进行过滤。
[0076]将所述过滤元件10安装到所述壳体盆中的安装方向12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平行于元件轴线14伸展。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为了一目了然起见而未示出的壳体轴线同轴于所述元件轴线14来伸展。所述元件轴线14示例性地平行于X-Y-Z坐标系的z轴来伸展,为了简化描述在图1中示出了所述χ-γ-ζ坐标系。
[0077]所述过滤元件10能够通过未示出的安装开口来插入到所述壳体盆中。
[0078]所述过滤元件10被设计为扁平过滤元件。所述过滤元件10包括外侧大致为长方体形的、由锯齿状折叠的过滤介质18所构成的过滤膈膜16。所述过滤介质18能够是滤纸、过滤毛毡或者其它的能够折叠的、适合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18沿着褶皱边沿20来折叠。所述褶皱边沿20彼此平行地并且垂直于元件轴线14来伸展。所述褶皱边沿20示例性地平行于所述X-Y-Z坐标系的X轴来伸展。
[0079]所述被折叠的过滤介质18的褶皱高度22平行于元件轴线14、也就是沿着所述z轴的方向延伸。所述过滤膈膜16沿着z轴的方向关于元件轴线14的轴向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膈膜16沿着y轴的方向的宽度。所述褶皱因此能够被称为“深”。
[0080]所述过滤膈膜16的端面边沿侧26通过所述过滤介质18的、在图1中被遮盖的端面边沿来撑开。所述过滤介质18的端面边沿拥有例如锯齿状的走向。所述端面边沿侧26处于关于所述元件轴线14沿径向对置的侧面上。所述端面边沿侧26彼此平行地并且垂直于所述过滤膈膜16的流入侧28和流出侧30来延伸。所述流入侧28和所述流出侧30分别通过所述元件轴线14和所述流入侧的或者流出侧的褶皱边沿20来撑开。所述端面边沿侧26将所述过滤膈膜16的、两个对置的、平行于X-Z平面的纵侧面24连接起来,并且与其形成所述过滤膈膜16的周界。所述纵侧面24通过所述过滤膈膜16的端面褶皱来形成。
[0081]在图1中在上方示出的流入侧28在安装了过滤元件10的情况下处于朝向所述壳体盖的一侧上。它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进气口相连接。
[0082]在图1中在下方示出的流出侧30处于朝向所述壳体盆的盆底的一侧上。它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出气口相连接。
[0083]在所述过滤元件10运行时,按照当前的实施例的过滤膈膜16被空气从所述流入侧28到所述流出侧30贯穿流过。在当前的实施例中,空气从所述过滤膈膜16中流过的主流动方向因而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安装方向12并且平行于所述元件轴线14。所述过滤膈膜16也能够以颠倒的方向被贯穿流过。在这种情况中,“流入侧”和“流出侧”这个名称发生变化。
[0084]在所述过滤膈膜16的端面边沿侧26上,各一个端部盘片32密封地与所述过滤介质18的那里的端面边沿相连接。所述端部盘片32相应地由塑料构成。所述端部盘片32在外面例如为矩形。
[0085]每个端部盘片32在其流入侧的边缘的附近都具有过滤元件保持机构34。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34包括一体的凸起36。所述凸起36关于所述元件轴线14沿着周界来延伸。它沿着所述褶皱边沿20的方向从所述过滤膈膜16观察向外延伸,并且大致平行于所述端部盘片32的流入侧的边缘来延伸。
[0086]所述凸起36在其分别朝向纵侧面24的端部的区域中分别具有一个从所述过滤膈膜16观察向外伸出的保持结构38。所述保持结构38分别在其朝向所述流入侧28的一侧及其朝向所述流出侧30的一侧上具有保持面40。所述保持面40分别大致平行于X-Y平面来延伸。
[0087]借助于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34,能够将所述过滤元件10沿轴向关于所述安装方向12和所述元件轴线14保持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所述过滤器壳体为此具有相应的、用于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34的配对面。所述配对面是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配对保持机构的一部分。
[0088]被设计为型面密封件(Profildichtung)的密封件42包围着所述过滤膈膜16和所述端部盘片32,或者更确切地说,所述凸起36和所述保持结构38关于所述元件轴线14沿着周界是封闭的。所述密封件从所述流入侧28观察大致处于所述流入侧的褶皱边沿20的后面。
[0089]此外,所述端部盘片32在其背向过滤膈膜16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加强筋44,所述加强筋格栅状地伸展。
[0090]在所述过滤膈膜16的纵侧面24、也就是端面褶皱上,分别布置有两根支撑条46。
[0091]所述支撑条46以与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34隔开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流出侧30的附近。所述支撑条46沿着所述元件轴线14的方向观察大致处于相同的高度上。它们分别布置在所述过滤膈膜的、对置的端面边沿侧26之间。纵侧面24上的支撑条46沿着所述X轴的方向彼此隔开。所述支撑条46的相应的中心之间的间距大致是所述支撑条46的中心与所述分别与其相邻的端面边沿侧26之间的间距的双倍大。
[0092]所述支撑条46分别大致拥有一半的圆柱体的形状,其底面经过倒圆。所述圆柱体的所假想的轴线处于朝向所述过滤膈膜16的一侧上。在每个纵侧面24上,所述支撑条46之一以其所假想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元件轴线14、也就是平行于z轴线来定向。另一根支撑条46则以其所假想的轴线垂直于z轴线、平行于所述褶皱边沿20、也就是平行于所述X轴来定向。
[0093]所述过滤元件保持机构34和所述密封件42关于所述元件轴线14和所述安装方向12沿径向在外面超过所述支撑条46。
[0094]所述支撑条46分别由有弹性的、触变的聚氨酯(PUR)所构成。为了实现所述支撑条46,而将所述聚氨酯作为凸痕(Spur)配量添加到所述过滤膈膜16的纵侧面24上的端面裙皱上。
[0095]在安装所述过滤元件10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条46横向于所述元件轴线14有弹性地将所述过滤元件10支撑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所述过滤器壳体为此具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