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793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排气歧管的柴油发动机等的发动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进气歧管、排气歧管、多个多气缸用喷射器和将燃料供给到各喷射器中的共轨的发动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如下技术,S卩,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的正下方配置共轨,对于工具的下落等,能够利用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来保护共轨(专利文献1)。另外,也公知如下技术, 即,在进气歧管的正旁边配置共轨,能够抑制过热使共轨受损,或者能够利用进气入口凸缘来保护共轨(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407486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92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将共轨配置在进气歧管的正下方的情况下,使喷射器与共轨相连通的燃料喷射管形成为长条状,因此燃料喷射管的加工或装卸作业麻烦。在将共轨配置在进气歧管的正旁边的情况下,共轨支承于发动机的最外侧部,存在容易因横向的碰撞而受损的问题。另外,在将共轨配置在进气歧管的正上方的情况下,共轨过于接近喷射器,因此存在不能简单地设置燃料喷射管的等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共轨因碰撞而受损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共轨系统的加工或装卸等的作业性的发动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的发动机装置在发动机体的一侧设有共轨,靠近进气歧管地配置上述共轨,在上述进气歧管的斜下方排列设有上述共轨,使配置在上述共轨的上表面侧的燃料喷射管连接器为朝向斜上方的外侧的姿势地使上述共轨倾倒。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使与上述燃料喷射管连接器相连通的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自上述共轨向该共轨的斜上方的上述进气歧管的外侧延伸。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进气歧管的外侧面下方的角部形成斜面,使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与上述斜面平行地延伸。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该发动机装置具有对供给到上述共轨中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在上述缸体的一侧隔着上述共轨地配置有上述燃料过滤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动机装置的基础上,该发动机装置在载置有上述缸盖的缸体的一侧具有过滤上述发动机的机油的滤油器,在曲轴输出轴心线方向的缸体的整个宽度的大致中间配置上述共轨或上述燃料过滤器,在上述共轨或上述燃料过滤器的正下方配置有上述滤油器。发明的效果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在发动机体的一侧设有共轨、且靠近进气歧管地配置上述共轨而成的发动机装置中,在上述进气歧管的斜下方排列设有上述共轨,以使配置在上述共轨的上表面侧的燃料喷射管连接器以朝向斜上方的外侧的姿势,使上述共轨倾倒,因此能够利用上述进气歧管减轻由上述共轨的碰撞等产生的损伤,并且能够简单地执行使上述燃料喷射管与上述燃料喷射管连接器相连接的螺母旋装操作等。能够提高上述燃料喷射管的配管等的组装分解作业性。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使与上述燃料喷射管连接器相连通的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自上述共轨向该共轨的斜上方的上述进气歧管的外侧延伸,因此与在上述进气歧管的正下方设有上述共轨的以往构造相比,能够缩短用于连通上述喷射器和上述共轨的上述燃料喷射管的配管长度。能够较大地形成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的弯折角度。能够减小供给到上述喷射器中的燃料的配管阻力,能够提高发动机性能。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上述进气歧管的外侧面下方的角部形成斜面,使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与上述斜面平行地延伸,因此能够在上述共轨与上述进气歧管之间夹设规定的空间,并且能够靠近上述进气歧管地支承上述共轨。能够简单地在上述共轨上进行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的装卸操作,并且能够面对上述进气歧管的外侧面下方的斜面地紧凑地设置上述共轨、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能够利用上述进气歧管保护上述共轨、上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具有对供给到上述共轨中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在上述缸体的一侧隔着上述共轨地配置有上述燃料过滤器,因此能够利用上述燃料过滤器保护上述共轨不被碰撞等。例如,在上述共轨的刚性比上述燃料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的刚性高的情况下,因碰撞而使上述燃料过滤器先于上述共轨变形受损。结果,能够减轻由碰撞产生的上述共轨的变形损伤。采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载置有上述缸盖的缸体的一侧具有过滤上述发动机的机油的滤油器,在曲轴输出轴心线方向的缸体的整个宽度的大致中间配置有上述共轨或上述燃料过滤器,在上述共轨或上述燃料过滤器的正下方配置有上述滤油器,因此能够从上述发动机的一侧(同一方向)执行上述共轨、上述燃料过滤器和上述滤油器的维护作业。例如,在发动机室中内设有上述发动机的情况下,能够将上述发动机室的维护窗形成为容易作业的大小,并且能够将上述发动机室简单地构成为能够提高上述发动机的隔音性的形状、能够提高冷却风扇的空冷功能的形状。


图1是柴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设置侧的侧视图。图2是柴油发动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柴油发动机的俯视图。图4是共轨系统的俯视说明图。图5是柴油发动机的上侧部分的剖视说明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是柴油发动机的燃料系统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

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图1是柴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设置侧的侧视图,图2是发动机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发动机的俯视图,图4是共轨系统的俯视说明图,图5是共轨系统的剖视说明图,图6是图5的放大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5说明柴油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柴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设置侧简称为柴油发动机的右侧,将该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简称为柴油发动机的左侧。参照图1至图5说明4气缸型的柴油发动机70的构造。如图1至图5所示,在柴油发动机70的缸盖72的左侧面配置有排气歧管71。在缸盖72的右侧面配置有进气歧管 73。缸盖72载置于内置有发动机输出轴74(曲轴)和活塞(省略图示)的缸体75上。使动机输出轴74的前端自缸体75的前表面突出,使动机输出轴74的后端自缸体75的后表面突出。在缸体75的前表面侧设置有冷却风扇76。从发动机输出轴74的前端侧借助V带 77将转矩传递到冷却风扇76。如图1和图2所示,在缸体75的后表面上固定有飞轮壳78。在飞轮壳78内设置有飞轮79。在发动机输出轴74的后端侧可转动地支承有飞轮79。借助飞轮79将柴油发动机70的动力取出到未图示的挖掘机或装载机等作业车辆的驱动部。另外,在缸体75的下表面配置有油盘81。在缸体75的左右侧面和飞轮壳78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发动机腿安装部82。在各发动机腿安装部82上用螺栓紧固有具有隔振橡胶的发动机腿体83。柴油发动机70借助各发动机腿体83防振支承于发动机支承底座 84。如图1至图3所示,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经由EGR装置(废气再循环装置)91与进气歧管73的入口侧相连结。被空气滤清器88除尘 净化了的外部空气经由EGR装置91 输送到进气歧管73中,然后供给到柴油发动机70的各气缸中。如图1和图2等所示,EGR装置91包括EGR主体罩(收集器,collector) 92,其将柴油发动机70的再循环废气(来自排气歧管71的EGR气体)和新空气(来自空气滤清器的外部空气)混合而供给到进气歧管73中;再循环废气管95,其借助EGR冷却器94与排气歧管71相连接;EGR阀96,其使EGR主体罩92与再循环废气管95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自空气滤清器(未图示)将外部空气供给到EGR主体罩92内,另一方面自排气歧管71将EGR气体(自排气歧管71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经由EGR阀96供给到EGR主体罩92内。在使来自空气滤清器(未图示)的外部空气和来自排气歧管71的 EGR气体在EGR主体罩92内混合后,将EGR主体罩92内的混合气体供给到进气歧管73中。 即,自柴油发动机70排出到排气歧管71中的废气的一部分自进气歧管73回流到柴油发动机70中,从而使高负荷运转时的最高燃烧温度下降,减少来自柴油发动机70的NOx (氮氧化物)的排出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缸盖72的右侧面安装有涡轮增压器100。涡轮增压器100 包括涡轮壳体(turbine case) 101,其内置有涡轮(未图示);压缩机壳102,其内置有鼓风机叶轮(blower wheel)(未图示)。排气歧管71与涡轮壳体101的废气进入管105相连接。后尾管107借助消声器 106(或柴油微粒过滤器等)与涡轮壳体101的废气排出管103相连接。即,自柴油发动机 70的各气缸排出到排气歧管71中的废气经由涡轮增压器100等自后尾管107排放到外部。另一方面,空气滤清器(未图示)的供气排出侧借助供气管104与压缩机壳102 的供气进入侧相连接。进气歧管73借助增压管108与压缩机壳102的供气排出侧相连接。 即,利用空气滤清器除尘了的外部空气自压缩机壳102经由增压管108供给到柴油发动机 70的各气缸中。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7说明共轨系统117和柴油发动机70的燃料系统构造。如图1、图4和图7所示,燃料箱118借助燃料泵116和共轨系统117与设于柴油发动机70的 4气缸量的各喷射器115相连接。各喷射器115具有电磁开闭控制型的燃料喷射阀119。共轨系统117具有圆筒状的共轨120。如图1、图4和图7所示,燃料箱118借助燃料过滤器121和低压管122与燃料泵 116的吸入侧相连接。燃料箱118内的燃料经由燃料过滤器121和低压管122被吸入到燃料泵116中。另一方面,共轨120借助高压管123与燃料泵116的排出侧相连接。在圆筒状的共轨12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设有高压管连接器124,利用高压管连接器螺母125的旋装使高压管123的端部与高压管连接器IM相连结。另外,4气缸量的各喷射器115借助4根燃料喷射管1 分别与共轨120相连接。 沿圆筒状的共轨120的长度方向设有4气缸量的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27,利用燃料喷射管连接器螺母128的旋装使燃料喷射管126的端部与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27相连结。采用上述结构,利用燃料泵116将燃料箱118的燃料加压输送到共轨120中,高压的燃料贮存在共轨120中。通过分别对各燃料喷射阀119进行开闭控制,将共轨120内的高压的燃料自各喷射器115喷射到柴油发动机70的各气缸中。即,通过对各燃料喷射阀 119进行电子控制,高精度地控制自各喷射器115供给的燃料的喷射压力、喷射时刻和喷射时间(喷射量)。因而,能够减少自柴油发动机70排出的氮氧化物(NOx)。能够减小柴油发动机70的噪声振动。另外,燃料箱118借助燃料回流管129与燃料泵116相连接。圆筒状的共轨12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借助限制共轨120内的燃料的压力的回流管连接器130与共轨回流管131 相连接。即,燃料泵116的剩余燃料和共轨120的剩余燃料经由燃料回流管1 和共轨回流管131被回收到燃料箱118中。此外,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在设于发动机体75的一侧的冷却水外壳132上一体地形成有紧固台133。另外,在共轨120上一体地形成有紧固凸起134。利用导轨安装螺栓135将紧固凸起134紧固在紧固台133上。共轨120能装卸地隔着冷却水外壳132紧固于发动机体75的一侧。S卩,在发动机体75的一侧设有共轨120。靠近进气歧管73地配置共轨120。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在进气歧管73的斜下方排列设有共轨120。使配置在共轨120的上表面侧的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27为朝向斜上方的外侧的姿势地使共轨120倾倒。因而,能够利用进气歧管73覆盖共轨120的上表面侧的一部分,因此在柴油发动机70 等的组装分解作业中,即使从上方朝向共轨120地使工具等下落,也能利用进气歧管73减轻共轨120的由碰撞等产生的损伤。另外,能够简单地执行使燃料喷射管1 与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27相连接的燃料喷射管连接器螺母128的旋装操作等。能够提高燃料喷射管1 的配管等的组装分解作业性。如图5和图6所示,使与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27相连通的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自共轨120向该共轨120的斜上方的进气歧管73的外侧延伸。换言之,使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相对于铅垂线向进气歧管73的外侧倾倒规定角度A。因而,能够使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自共轨120向斜上方延伸。能够使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以比以往构造大的弯折角度自共轨120向上方的喷射器115延伸。为了防止在燃料喷射管1 的振动等的作用下使燃料喷射管1 的燃料入口侧与进气歧管73接触,使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与进气歧管73充分地离开。例如,在将共轨120设于进气歧管73的正下方的以往构造中,需要使燃料喷射管 126的燃料入口侧自共轨120横向地延伸,并使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与进气歧管 73离开。即,与以往构造相比,能够缩短用于将喷射器115和共轨120连通连接的燃料喷射管126的配管长度。通过比以往构造大地设计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的弯折角度, 能够减小供给到喷射器115中的燃料的配管阻力,提高柴油发动机70的性能。如图5和图6所示,在进气歧管73的外侧面下方的角部形成有斜面73a。S卩,斜面73a形成为将四方箱型的进气歧管73的外侧面下方的角部切除而得到的切断面的形状。 使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与斜面73a平行地延伸。使面对斜面73a地配置的燃料喷射管1 或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27或燃料喷射管连接器螺母1 与斜面73a分开规定间隔 B以上,并且共轨120靠近进气歧管73地组装于进气歧管73的斜下方。S卩,能够在共轨120与进气歧管73之间夹设规定的空间(规定间隔B),并且能够靠近进气歧管73地支承共轨120。通过形成上述空间(规定间隔B),扳手的处理等简化, 能够简单地执行燃料喷射管连接器螺母128的旋装操作等,因此能够相对于共轨120简单地进行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的装卸操作。另外,能够在与进气歧管73的外侧面下方的斜面73a面对的位置上,紧凑地设置共轨120或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等。能够利用进气歧管73简单地保护共轨120或燃料喷射管126的燃料入口侧等。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具有对供给到共轨120中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 121,在缸体75的一侧隔着共轨120地配置有燃料过滤器121。因而,即使障碍物从柴油发动机70的侧面碰撞,燃料过滤器121先于共轨120地与障害物抵接,因此能够利用燃料过滤器121保护共轨120不被碰撞等。例如,能够使共轨120的刚性比燃料过滤器121的过滤器壳体的刚性高,因此在障碍物的碰撞的作用下,燃料过滤器121先于共轨120变形受损。 结果,能够减小由障碍物的碰撞产生的共轨120的变形损伤。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在载置有缸盖72的缸体75的一侧具有过滤柴油发动机 70的发动机机油的滤油器140。滤油器140配置在曲轴型发动机输出轴74的轴心线方向的缸体75的整个宽度的大致中间处。另外,共轨120或燃料过滤器121配置于曲轴型发动机输出轴74的轴心线方向的缸体75的整个宽度的大致中间处。即,滤油器140配置在共轨120或燃料过滤器121的大致正下方。
因而,能够从柴油发动机70的左侧(同一方向)执行共轨120、燃料过滤器121和滤油器140的维护作业。例如,在将柴油发动机70内设在发动机室(未图示)中的情况下, 能够将上述发动机室的维护窗(未图示)形成为容易作业的大小,并且能够将上述发动机室简单地构成为能够提高柴油发动机70的隔音性的形状、能够提高冷却风扇76的空冷功能的形状。附图标记说明70、柴油发动机;72、缸盖;73、进气歧管;73a、斜面;74、发动机输出轴;75、缸体; 115、喷射器;120、共轨;121、燃料过滤器;126、燃料喷射管;127、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40、
滤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装置,该发动机装置在发动机体的一侧设有共轨,靠近进气歧管地配置所述共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歧管的斜下方排列设有所述共轨,使配置在所述共轨的上表面侧的燃料喷射管连接器为朝向斜上方的外侧的姿势地使所述共轨倾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与所述燃料喷射管连接器相连通的所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自所述共轨向该共轨的斜上方的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歧管的外侧面下方的角部形成斜面,使所述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侧与所述斜面平行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装置具有对供给到所述共轨中的燃料进行过滤的燃料过滤器,在所述缸体的一侧隔着所述共轨地配置有所述燃料过滤器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装置在载置有所述缸盖的缸体的一侧具有过滤所述发动机的机油的滤油器,在曲轴输出轴心线方向的缸体的整个宽度的大致中间配置所述共轨或所述燃料过滤器,在所述共轨或所述燃料过滤器的正下方配置有所述滤油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装置。该发动机装置能够减少共轨(120)因碰撞而受损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共轨系统的加工或装卸等的作业性。该发动机装置在发动机体(75)的一侧设有共轨(120),靠近进气歧管(73)地配置有共轨(120),其中,该发动机装置在进气歧管(73)的斜下方排列设有共轨(120),使配置在共轨(120)的上表面侧的燃料喷射管连接器(127)为朝向斜上方的外侧的姿势地使共轨(120)倾倒。
文档编号F02M55/02GK102282357SQ20098015441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3日
发明者梶田大辅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