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33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冷却系统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其中,水冷式冷却系统利用介质水的循环流动对受热部件进行持续冷却散热。同时,对于冷却介质水,还需要利用导流装置对其进行导流。现有的导流装置结构较为单一,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冷量的冷却系统的导流需求。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第三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第三导流段沿导流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导流段具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导流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段具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导流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导流段具有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第三导流槽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导流段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二导流段的上游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段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三导流段的上游端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第三导流段一体成型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导流槽还具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导流槽还具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导流槽还具有第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均为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通过设置多级导流段,可满足具有不同冷量的冷却系统的导流需求,其应用广泛,导流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 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段10、第二导流段20以及第三导流段30,所述第一导流段10、第二导流段20、第三导流段30沿导流方向依次设置。从而,所述第一导流段10、第二导流段20、第三导流段30依次对冷却液形成多级导流。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流段10具有进行导流的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辅助安装的第一卡扣11,所述第一卡扣11与所述第一导流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段20具有进行导流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辅助安装的第二卡扣21,所述第二卡扣21与所述第二导流槽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导流段30具有进行导流的第三导流槽,所述第三导流槽的边缘设置有辅助安装的第三卡扣31,所述第三卡扣31与所述第三导流槽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均为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段10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二导流段20的上游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段20的下游端与所述第三导流段的上游端相连通。从而,冷却液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均为弧形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段10、第二导流段20、第三导流段30一体成型而成。

此外,所述第一导流槽还具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二导流槽还具有第二挡板22,所述第三导流槽还具有第三挡板32。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2和第三挡板3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板22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冷却系统导流装置通过设置多级导流段,可满足具有不同冷量的冷却系统的导流需求,其应用广泛,导流效果较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 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