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6722发布日期:2018-09-21 19:5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当下汽车市场上,无论是绝对霸主的燃油车还是目前越来越多混动及纯电动汽车,其对冷却系统的要求日渐精益求精;冷却不合理,会导致车辆在低速高负荷时散热不足,而在高速低负荷时冷却过渡,尤其是混动及纯电动时代的到来,一个高精尖的冷却系统设计无疑是首选;冷却系统在冷却发动机的同时还担负着对润滑系统,空调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等的冷却。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在保温效果以及轻量化设计方面仍有需要改进的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橡胶接管、节温器以及油冷器,所述水泵位于发动机前端,所述节温器位于发动机后端,所述节温器的壳体组件集成多个水道结构,所述水泵和所述节温器通过所述橡胶接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采用皮带由曲轴直接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通过外接管路与发动机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冷器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直接在缸体上取水。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增压器、膨胀壶以及水套;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膨胀壶、所述水泵以及所述节温器通过水道相连;所述增压器与所述水泵通过水道相连;所述膨胀壶与所述散热器、所述水套、所述水泵以及所述节温器通过水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采用水泵布置在发动机前端,节温器壳体组件和发动机进水口布置在发动机后端的结构,中间采用橡胶接管的连接,保温效果较好,有利于发动机暖机时间的提升,同时满足发动机轻量化需求。后端节温器壳体组件集成了多个水道结构,简化了缸体缸盖的水套布置,避免了多个外接管路连接的弊端,简化了整个冷却系统的布置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1、橡胶接管2、节温器3以及油冷器4,水泵1位于发动机前端,节温器3位于发动机后端,节温器3的壳体组件集成多个水道结构,水泵1和节温器3通过橡胶接管2连接。

其中,水泵1用于对冷却液加压,以保证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离心式水泵1。橡胶接管2为进水管路。节温器3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或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节温器3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不至于过冷。比如说,在发动机正常工作以后,在冬天开速时,如果没有节温器,发动机的温度可能会太低,这时候,发动机需要使用节温器暂时终止水不循环来保证发动机温度不至于过低。

在本实施例中,缸体进水采用一根橡胶接管2连接,其保温性能好,有助于提高暖机时间,且满足发动机轻量化的要求。发动机节温器3布置在缸盖后端,同时在壳体组件上集成了多个水道结构,简化了缸体缸盖水套布置的复杂程度,同时避免了多个外接管路连接的弊端,简化了整个冷却系统的布置形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水泵1采用皮带由曲轴直接驱动,节温器3通过外接管路与发动机进水口连接,油冷器4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直接在缸体上取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水泵1布置在前端,采用皮带形式由曲轴直接驱动,相比于传统附件轮系驱动,附件皮带布置简单了许多,降低了皮带打滑的风险,同时水泵1单独采用皮带驱动,保证了驱动的稳定性。同时油冷器4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直接在缸体上取水,实现对机油的提前加热,改善了润滑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5、膨胀壶6、水套7以及增压器8;散热器5与膨胀壶6、水泵1以及节温器3通过水道相连;增压器8与水泵1通过水道相连;膨胀壶6与散热器5、水套7、水泵1以及节温器3通过水道相连。

散热器5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5是一个热交换器。当冷却液受热膨胀时,部分冷却液流入膨胀壶6;而当冷却液降温时,这部分冷却液又被吸回散热器5,所以冷却液不会溢失。水套指气缸体和气缸盖的内外壳间之空间,冷却液即在其间循环。水套7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燃烧室和缸体内壁的温度通过热传导将热能转移到冷却液,由于液体是可流动的,经过水泵1循环到散热器5,由散热器5通过外界空气的流动给冷却液散热,再由散过热的冷却液循环到发动机水套7接收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除了为发动机提供冷却和暖机外,还与增压器8相连,为增压器8提供冷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水泵布置在发动机前端,节温器壳体组件和发动机进水口布置在发动机后端的结构,中间采用橡胶接管的连接,相比传统的钢管连接,保温效果稍有改善,有利于发动机暖机时间的提升,同时满足发动机轻量化需求。后端节温器壳体组件集成了多个水道结构,简化了缸体缸盖的水套布置,避免了多个外接管路连接的弊端,简化了整个冷却系统的布置形式。水泵由单独的皮带驱动,简化了附件皮带的布置,降低皮带打滑风险,保证了水泵驱动的稳定性。油冷器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直接在缸体上取水,实现对机油的提前加热,改善润滑效果,同时体现了整个系统的轻量化设计优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