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气滤清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0888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空气滤清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装配在摩托车等的车辆上的车辆用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0002]在摩托车等的车辆中装配有用于预先去除供给至发动机的外气所含有的尘土和沙尘、杂质等并进行清洁处理的空气滤清器。
[0003]图10和图11局部地例示现有的摩托车IX的结构。现有的摩托车IX具备:车身框架100 ;安装于车身框架100的上方的燃料箱101 ;安装于车身框架100的下方的发动机102以及空气滤清器103 ;安装于车身框架100的后方的座椅104 ;配设在座椅104的下方的后轮105 ;和连接车身框架100与后轮105的摇臂106。空气滤清器103与发动机102连接。又,空气滤清器103在座椅104的下方,相对于配设在车身框架100上的多个支架107使用螺栓108和螺母109通过螺栓紧固进行固定。
[0004]空气滤清器103在箱型的筐体的内部配置有海绵状或纤维薄板状的滤芯。在空气滤清器103的筐体上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空气流入口和空气流出口。在发动机驱动时,空气滤清器103将外气从空气流入口引入至内部,通过滤芯过滤外气而进行清洁处理。之后,将清洁的外气从空气流出口供给至发动机侧。
[0005]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734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一般而言,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及车身框架连接,因此它们每个的振动较容易传递至空气滤清器。此时,空气滤清器的筐体因来自于发动机及车身框架的振动而强制振动,在某一频率以上时振动与空气滤清器进气声重叠而产生一种共振现象,发生噪声。因此,认为如果能够在空气滤清器中减少从发动机及车身框架传递的振动,则可减少在空气滤清器中产生的噪声。
[0007]另一方面,要求空气滤清器将适量的外气清洁处理后供给至发动机。因此,需要充分确保空气滤清器的筐体的内容积。
[000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充分确保筐体的内容积,且通过谋求振动的抑制以此能够减少噪声的车辆用空气滤清器。
[0009]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是对向车辆的发动机供给的空气进行清洁处理的车辆用空气滤清器,具备:使所述空气通过其内部而进行过滤的滤芯;容纳所述滤芯,具有空气流入口、和使空气向所述发动机流出的空气流出口的长方体状的筐体;从外部粘接在所述筐体中除了形成有所述空气流入口的壁部及形成有所述空气流出口的壁部以外的剩余的侧壁部上,由与所述筐体的材料相比柔软的材料形成的薄板状的第一弹性构件;和以覆盖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形式配设,由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相比刚性高的材料形成的板构件。
[0010]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车辆用空气滤清器,在空气滤清器的筐体中,在侧壁部和板构件之间配设由与筐体的材料相比柔软的材料形成的薄板状的第一弹性构件。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利用第一弹性构件防振的板构件改变空气滤清器的筐体的振动形态,从而可以使产生噪声的振动衰减。借助于此,可以抑制空气滤清器的振动,从而可以减少从空气滤清器产生的噪声。
[0011]又,通过将配设第一弹性构件和板构件的侧壁部选择为除了形成有空气流入口及空气流出口中至少一个的强度较高的壁部以外的筐体部分,以此可以有效地抑制空气滤清器的振动而减少噪声。
[0012]又,将由与第一弹性构件相比刚性高的材料形成的板构件以覆盖第一弹性构件的形式配设。借助于此,即使不加厚筐体的构件或者在筐体内部不设置增强肋等的增强单元,也可以增强筐体,因此可以在不减少筐体的内容积的情况下增强筐体。
[0013]发明效果:
由以上说明可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车辆用空气滤清器,可以提供充分确保筐体的内容积、且通过谋求振动的抑制以此能够减少噪声的车辆用空气滤清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从斜前方观察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空气滤清器的外观结构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空气滤清器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空气滤清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空气滤清器的板构件周围的分解图;
图6是示出热铆处理前的形态的板构件周围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热铆处理后的形态的板构件周围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空气滤清器中的问题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形态的空气滤清器的板构件周围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现有的摩托车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现有的摩托车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B 螺丝;
BL、BL1、BL2 螺栓;
BL 带肩螺栓;
S1、S2第二弹性构件;
I 车身;
2、100车身框架;
2A 头管;
2B 主框架;
2C 框架侧支架;
2D 枢接框架; 2E 横向连接构件;
3、102发动机;
4、105后轮;
5、101燃料箱;
6、103空气滤清器;
7、104座椅;
8 消声器;
9、106摇臂;
10 传动链;
60 下部筐体;
60A 前方壁部;
60B 后方壁部;
60C 右侧壁部;
60D 左侧壁部;
60E 底面部;
60F 开口;
60P 加工前下方筐体;
61a 空气流出口;
62a、62b筐体侧支架;
63 增强肋;
64a、64b第一弹性构件;
65a、65b板构件;
66a、66b覆盖构件;
68 上部筐体;
68a 空气流入口 ;
70 滤芯;
602ax 突出部;
602a?606a 热铆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各实施形态。
[0016]图1中示出搭载有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车辆用空气滤清器6 (以下简称为“空气滤清器6”)的摩托车I的局部结构。又,图2?图5示出空气滤清器6的结构。
[0017]如图1所示,摩托车I具备:从车辆前方向车辆后方延伸的车身框架2 ;配设在车身框架2的内侧的发动机3 ;配设在车身框架2的车辆后方的后轮4 ;配设在车身框架2的上方的燃料箱5 ;在燃料箱5的下方与发动机3连接的空气滤清器6 ;配置在燃料箱5的后方的座椅7 ;以与发动机3连接并向后方延伸的形式配设的消声器8 ;配设在车身框架2的中央部的摇臂9 ;和用于将来自于发动机3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后轮4的传动链10。
[0018]车身框架2是摩托车I的骨架部分,将长尺寸状的多个钢材连接而构成。具体而言,车身框架2是从车辆前方向后方配设的具有桁架结构的框架,并且具备:在车辆前方旋转自如地轴支持操纵轴(未图示)的头管2A ;从头管2A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B ;配设在车身框架2的长度方向中央附近(例如主框架2B的后部)的车宽方向两侧,用于连接空气滤清器6的一对框架侧支架2C ;配设在车身框架2的长度方向中央附近的车宽方向两侧的枢接框架2D ;架设在各枢接框架2D之间的梁状的横向连接构件2E。
[0019]另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图示,在一对框架侧支架2C中,仅图示位于纸面面前侧的框架侧支架2C。
[0020]发动机3以其上方被车身框架2局部覆盖的形式固定。燃料箱5和座椅7依次配设在车身框架2的上方。
[0021]用于将来自于发动机3的排气排放至车辆后方的消声器8与发动机3的汽缸的前部连接,并且通过发动机3的下方且向车辆后方延伸配设。
[0022]摇臂9构成位于摩托车I的车身后部的悬架的一部分。摇臂9的前端9A轴支持于架设在各枢接框架2D之间的枢轴(未图示)上。借助于此,摇臂9配置为以枢轴为轴中心上下可摇动。
[0023]后轮4以能够通过传动链10被传递发动机3的驱动力的状态旋转自如地轴支持于摇臂9的后端9B。
[0024]空气滤清器6配置在发动机3的汽缸的后方,并且在框架侧支架2C上与车身框架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又,空气滤清器6通过分别配设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弹性构件S1、S2夹设于燃料箱5的下表面与横向连接构件2E的上表面之间。借助于此,空气滤清器6在摩托车I的内部被定位。
[0025]接着,说明空气滤清器6的具体结构。
[0026]如图2?图4所不,空气滤清器6具有下方筐体60、第一弹性构件64a、64b、板构件65a、65b、覆盖构件66a、66b、上方筐体68、滤芯70和第二弹性构件S1、S2。
[0027]下方筐体60是在上方具有开口 60F的箱体,具有朝向车辆前方的前方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