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556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缸水平对置发动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润滑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在发动机的运转过程中,机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即起到润滑作用,又起到密封、冷却、缓冲的作用。申请号为20122072122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左箱体内的机油筒形过滤网、设置在右箱体上的机油泵、设置在右箱盖上的机油过滤器,以及连通机油筒形过滤网处储油腔、机油泵、机油过滤器的油道;所述油道从所述机油过滤器接出后向上延伸,并在曲轴的上方延伸至所述右箱体,然后从所述右箱体向上依次延伸至气缸体、气缸缸头和凸轮轴压盖;所述油道在所述右箱盖处与所述曲轴的中心孔连通,以对曲轴和活塞大头进行润滑;所述油道在所述凸轮轴压盖处与凸轮轴的中心孔连通,以对凸轮轴进行润滑;所述油道在所述右箱体处、曲轴的上方设置有面向活塞连杆轴的第一喷射油孔;所述油道延伸气缸缸头盖的顶部,并在凸轮轴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喷射油孔。该润滑结构中的油道行程较长,且通过喷射对运动副进行润滑,需要较大的压力,润滑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润滑效果好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依次连接的涡轮增压器、滑油箱、油冷器、机油泵和机油过滤器,机油过滤器与箱体内的主油道连接識体内设有曲轴孔和凸轮轴孔,主油道与曲轴孔、凸轮轴孔及凸轮轴孔两侧的用于安装液压挺柱的安装孔连通,箱体底部设有与曲轴孔、凸轮轴孔及安装孔连通的贮油槽,贮油槽下部设有排油孔。主油道中的润滑油到达曲轴孔、凸轮轴孔对曲轴和凸轮轴运动副进行润滑,通过安装孔到达液压挺柱,通过与液压挺柱连接的推杆到达气门摇臂对气门摇臂的运动副及气缸缸头零部件进行润滑。发动机运行时,从燃烧室窜出的气体使箱体内产生正压,通过箱体内的正压将机油从贮油槽压出,至滑油箱。
[0005]主油道包括进油段、出油段且通过连接段形成U型,主油道通过第一油孔与曲轴孔和凸轮轴孔连通;凸轮轴孔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液压挺柱的安装孔,一侧的安装孔与进油段连通,另一侧的安装孔与出油段连通。
[0006]曲轴包括前曲轴、中曲轴和后曲轴,前曲轴、中曲轴和后曲轴分别包括主轴、曲柄臂且通过主轴上的曲柄销连为一体,曲柄销与连杆轴转动连接;主轴上设有进油孔,主轴内设有与进油孔连通的油槽,曲柄销内设有连通油槽与曲柄销外表面的第三油道。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油槽且在油槽内积聚,油槽内的润滑油具有一定的油压,在油压作用下,油槽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三油道达到曲柄销的外表面,使得曲轴臂与设置其上的连杆轴之间得到润滑,由于润滑油在油槽内积聚且具有一定油压,因此可保证足够的油量来满足曲柄销运动副。
[0007]液压挺柱通过带有过油通道的推杆与气门摇臂的后端连接,气门摇臂前端与气门连接,气门摇臂中间部分有穿设摇臂轴的轴孔,气门摇臂上设有连通轴孔与过油通道的第一油道及连通轴孔与气门摇臂前端外表面的第二油道。
[0008]推杆外套设套管,套管的上端与气缸缸头胶粘密封,套管的下端通过弹性密封圈与箱体之间密封;套管空腔的上端与气缸缸头内空腔连通,套管空腔的下端与箱体底部的贮油槽连通;套管的下端设有环形凸起,弹性密封圈位于环形凸起的下面。润滑油通过第一油道到达轴孔对轴孔与摇臂轴进行润滑,同时润滑油从轴孔通过第二油道到达气门摇臂前端排出,排出的润滑油对气缸缸头零部件进行润滑,并带走气门等零件的热量。排出的润滑油完成对气缸缸头的润滑后,通过推杆外的套管内腔流入箱体底部的贮油槽。
[0009]液压挺柱包括挺住体和挺住体内的柱塞,柱塞内为空腔,挺柱体与柱塞之间有间隙且侧壁均设有第二油孔,柱塞上端设有推杆支座,柱塞下端设有单向阀,推杆支座与柱塞之间设有限油垫片,限油垫片与柱塞的侧壁之间有间隙;限油垫片的上、下面均设有凹槽。凹槽为环形,凹槽内为圆形凸台、外为环形凸台,凹槽通过环形凸台上的槽口与略高的边缘连通,环形凸台与圆形凸台在与槽口相对的凹槽处连接将凹槽隔断。润滑油通过设置在挺柱体上的油孔进入挺住体,再经过柱塞体上的油孔进入柱塞体内空腔,随着进入柱塞内空腔的油量增大,压力增大,从而推动单向阀向下运动,润滑油则通过柱塞与单向阀之间的空隙进入挺柱体底部;随着进入挺柱体底部的油量越来越多,形成背压,推动柱塞向上运动,完成推杆的运动。当柱塞内部压力过大时,限油垫片被向上顶起,润滑油从限油垫片与推杆支座之间的间隙溢出,使空腔内压力得到调节,同时润滑油通过推杆支座上的中心孔和推杆内的过油通道到达气门摇臂,通过气门摇臂上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对气门摇臂和气缸缸头进行润滑。油槽的设置使得推杆支座与限油垫片之间不会造成封堵,适量的润滑油能顺畅的通过推杆支座中部的圆形油孔进入推杆内过油通道,进而到达气门摇臂,同时不会影响到主油道的机油压力。
[0010]机油泵包括内设的进油通道、出油通道及固设于机油泵上的泄压阀;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分别与机油过滤器连通,出油通道与箱体上的主油道连通;泄压阀包括内设空腔且下端封闭的阀体和带有通孔的阀盖,通孔与空腔和出油通道连通,空腔内设有通过上升、下降可封闭或打开通孔的阀芯,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卸压孔,泄压孔与进油通道连通。当出油通道与进油通道处的油压有差别时,阀芯在油压作用下上升或者下降,堵住或者打开阀盖上的通孔,使油压得到调节。
[0011]涡轮增压器包括中间体,中间体内孔设有运动副,中间体上设有与单向进油装置连接的进油孔道,单向进油装置由带有第一空腔且一端敞开、另一端为出油孔的连接螺栓和套装于第一空腔中的带有第二空腔的过油螺栓构成,连接螺栓和过油螺栓的侧壁穿设有进油孔,过油螺栓下端的空腔内设有单向阀。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单向进油装置的空腔,达到一定油压后压迫单向阀,通过出油孔和进油通道进入中间体内孔,对内孔中的运动副进行润滑,并冷却其中的高温部件。停机后,空腔内的油压下降,单向阀上升,空腔内的机油停止通过出油孔,使发动机内部保持一定的油压,可有效延长涡轮增压器的寿命,并可减少积碳的产生。同时发动机在静置时,也能减少涡轮增压器中的机油泄露。当下次开机后,可以保证发动机启动初期的润滑供油。
[0012]滑油箱包括上下端封闭的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筒形过滤网,筒体内设有两层挡板,一层挡板为设置在筒形过滤网内的圆形挡板,另一层为设置在筒体的侧壁与筒形过滤网之间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高于圆形挡板。筒体上还设有进油管、通气管和出油管,进油管的开口斜向下位于筒形过滤网圆周的切线上,润滑油沿着筒形过滤网圆周旋流而下,在环形挡板上环流的同时慢慢摊开,进行油气分离,经过筒形过滤网进入圆形挡板后再次摊开进行油气分离。
[001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润滑油通过油孔直接到达曲轴孔、凸轮轴孔对曲轴和凸轮轴进行润滑,通过安装孔到达液压挺柱,通过与液压挺柱连接的推杆到达气门摇臂对气门摇臂的运动副及气缸缸头零部件进行润滑。结果简单,润滑效果好。
[0014]2、本发明通过U型主油道从不同角度对曲轴、凸轮轴运动副进行润滑,保证了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润滑系统润滑油走向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箱体主油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曲轴与凸轮轴平行设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曲轴润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气门摇臂润滑油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液压挺柱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限油垫片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机油泵结构示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