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注水结构以及散热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67424阅读:来源:国知局
br>【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对于与现有技术重复的部分省略详细说明。
[0043]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上部截面图。图4是表示图3中圆圈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44]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搭载在车辆上,通过注水结构向散热器注入对车辆上搭载的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散热器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搭载,即,电动风扇、A/C电容器以及散热器等组件相对于发动机(ENG)倾斜配置(参照图1),从而,使车身外观好,并且,有效利用搭载空间。另外,注水口 12相对于芯部(轴线)左右错位配置。据此,通过这样的偏置关系,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器在车辆上的搭载性。
[0045]如图3、图4所示,散热器具备对冷却水进行冷却的芯部,在芯部设置有使冷却水通过的用于热交换的通水管16,通水管16的上端部插入到芯部的金属制的芯板19的通孔中,并且,通水管16与芯板19之间焊接固定。
[0046]上贮水箱13配置在芯部的高度方向的上端部且与芯部相连通。在上贮水箱13上连结有注水管14,在注水管14的左侧端部向上方突出设置有圆管形状的颈管15,颈管15的上方开口部形成注水口 12,注水口 12向上贮水箱14补充(注入)冷却水,通过注水管14、颈管15将上贮水箱13和注水口 12之间相连通。而且,注水口 12竖直向上开口,注水管14相对于注水口 12的轴线方向交叉配置。
[0047]另外,注水管14连结于上贮水箱13的左侧,设置在上贮水箱13的上部(优选,最上部B)的同时,注水管14从上贮水箱13向左侧(注水口 12—侧)水平或朝上设置。这样一来,注水管14的内表面的上部比上贮水箱13的内表面的上部要高,注水时,散热器内的空气可以从注水管排出,不会存在图2(a)、图2(b)那样在上贮水箱右上侧积存空气的情况。这里,只要注水口 12向上开口能够注入冷却水即可,并不局限于严格向竖直上方开口。而且,注水管14相对于注水口 12的轴线方向也可不正交配置,只要满足注水管14的内表面的上部比上贮水箱13的内表面的上部要高而设成交叉关系即可。
[0048]而且,为了进一步顺畅排除气体,与上述结构相对应,上贮水箱13的内表面的上部也可设成朝向注水管14 一侧水平或变高。
[0049]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在倾斜搭载散热器且注水口与芯部之间偏置这种情况下,如图3、图4所示,例如将注水口 12向竖直上方开口,注水管14水平(或朝上)配置,芯部(芯板19、通水管16等部分)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使注水管14的内表面的上部比上贮水箱13的内表面的上部要高。据此,可以有效利用搭载空间,而能够提高散热器在车辆上的搭载性的同时,还可以容易除气。
[0050]另外,对于注水口设置在散热器之外而注水管与注水口之间通过软管等相连结的情况也同样,将注水管从上贮水箱向软管一侧水平或朝上设置。
[00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注水口的颈管与注水管之间,作为连结部件采用了软管,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连结部件。
[00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注水管连结于上贮水箱的最上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此,将注水管连结于上贮水箱的上部就可相应地减少空气积存。
[005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注水结构以应用到车辆的散热器为例进行了说明,其他类型的散热器也同样适用。
[005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了解各种变形或变更,这些变形或变更只要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定的范围,均应被涵盖于其中。
【主权项】
1.一种散热器的注水结构,所述散热器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搭载,在所述散热器的上端部设有贮存冷却水的上贮水箱,在所述上贮水箱上连结有注水管,通过所述注水管将所述上贮水箱和用于向所述上贮水箱注入冷却水的注水口之间相连通,所述散热器的注水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管设置在所述上贮水箱的上部,并且,所述注水管从所述上贮水箱一侧向所述注水口一侧水平或朝上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管设置在所述上贮水箱的最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口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之外,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注水口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注水管从所述上贮水箱一侧向所述软管一侧水平或朝上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贮水箱的内表面的上部朝向所述注水管一侧水平或变高,并且,所述注水管的内表面的上部比所述上贮水箱的内表面的上部高。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具备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冷却的芯部,在所述芯部设置有使所述冷却水通过的用于热交换的通水管,所述上贮水箱配置在所述芯部的高度方向的上端部且与所述芯部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口相对于所述芯部左右错位配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管相对于所述注水口的轴线方向交叉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注水管的靠所述注水口一侧的端部向上方突出设置有圆管形状的颈管,所述颈管的上方开口部形成所述注水口。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口向竖直上方开口,所述芯部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搭载在车辆上,所述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向所述散热器注入对车辆上搭载的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所述散热器相对于所述发动机倾斜配置。
1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的注水结构以及散热器,该散热器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搭载,在散热器的上端部设有贮存冷却水的上贮水箱,在上贮水箱上连结有注水管,通过注水管将上贮水箱和用于向上贮水箱注入冷却水的注水口之间相连通,其中,注水管设置在上贮水箱的上部,并且,注水管从上贮水箱一侧向注水口一侧水平或朝上设置。据此,通过这样的散热器的注水结构,即使在车辆上倾斜搭载散热器,也不会产生空气积存。
【IPC分类】F01P11-00
【公开号】CN204476542
【申请号】CN201520093043
【发明人】宇都宫仁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