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用自动喷雾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76095阅读:来源:国知局
壁密封配合的联喷阀柱密封圈。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联喷控制阀油管接头的左端并且围绕联喷控制阀油管接头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快速接头锁销孔。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小阀柱套的外壁上并且围绕小阀柱套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贯通的小阀柱套密封圈槽,在该小阀柱套密封圈槽内嵌设有一用于将小阀柱套的外壁与所述联喷控制阀腔的腔壁构成密封的小阀柱套密封圈。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阀体上的落架液压油油孔以及升架液压油油孔能与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因而能满足搭载于液压支架上的使用要求;之二,由于阀体上的水源管路进水孔能与水源管路方便配接并且出水孔能与喷淋降尘装置管路连接,以及由落、升架控制阀对进水控制阀实施控制,因而能体现对喷淋降尘装置的良好的自动化控制;之三,由于在阀体内构成有联喷控制阀腔并且在对应于联喷控制阀腔的位置设置了联喷控制阀以及在阀体内开设了联喷出油孔,因而能体现相邻阀体之间的理想的互联效果,满足积木式的模块化组合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落架控制阀与升架控制阀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进水控制阀与联喷控制阀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将两相邻的阀体互联而形成对两个喷淋降尘装置同时作用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5]请参见图1,在该图中示出了一阀体1,在该阀体I开设有落架液压油油孔11a、升架液压油油孔11b、水源管路进水孔11c、出水孔lld、落架控制阀腔12、升架控制阀腔13、进水控制阀腔14、阀腔连通孔16和阀腔贯通孔17,阀腔连通孔16位于落架控制阀腔12与升架控制阀腔13之间并且同时与落架控制阀腔12以及升架控制阀腔13相通,由此可知落架控制阀腔12、阀腔连通孔16以及升架控制阀腔13位于阀体I的后侧并且依次自左向右分布于同一轴线上。阀腔贯通孔17与阀腔连通孔16横向并行并且与进水控制阀腔14相通,由图1可知,阀腔贯通孔17以及进水控制阀腔14位于阀体I的前侧并且依次自左向右分布于同一轴线上。落架液压油油孔Ila在使用状态下与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具体而言,液压系统管路通过快速接头与落架液压油油孔Ila连接,该落架液压油油孔Ila开设在阀体I的上部并且朝着所述阀腔连通孔16的方向延伸(即向下延伸)直至与阀腔连通孔16相通。升架液压油油孔Ilb在使用状态下同样与液压支架的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具体而言液压系统管路通过快速接头与升架液压油油孔Ilb连接,该升架液压油油孔Ilb开设在阀体I的下部并且朝着前述升降控制阀腔13的方向延伸(即向上延伸)直至与升架控制阀腔13相通。水源管路进水孔Ilc在使用状态下与水源管路连接,也就是说水源管路通过快速接头与水源管路进水孔Ilc连接,该水源管路进水孔Ilc开设在阀体I的上部并且朝着前述进水控制阀腔14的方向延伸直至与进水控制阀腔14相通。出水孔Ild在使用状态下与喷淋降尘装置7 (图4示)管路连接,该出水孔Ild开设在阀体I的下部并且与前述的阀腔贯通孔17相通。落架控制阀腔12在阀体I上的位置对应于前述阀腔连通孔16的左端,升架控制阀腔13在阀体I上的位置对应于阀腔连通孔16的右端,进水控制阀腔14在阀体I上的位置位于阀腔贯通孔17的右端。给出了一落架控制阀2,该落架控制阀2与前述的落架控制阀腔12相配合。给出了一升架控制阀3,该升降控制阀3与前述升架阀腔13相配合。给出了一进水控制阀4,该进水控制阀4与前述的进水控制阀腔14相配合。
[0026]请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阀体I上构成有即开设有一联喷控制阀腔15,该联喷控制阀腔15在阀体I上的位置位于前述阀腔贯通孔17的左端并且与阀腔贯通孔17相通,在联喷控制阀腔15内设置有一联喷控制阀5,该联喷控制阀5与前述的进水控制阀4相对应,并且在阀体I的下部还开设有一联喷出油孔18,该联喷出油孔18与前述落架控制阀腔12相通,并且通过联喷出油孔油道181与前述的联喷控制阀腔15相通,前述联喷控制阀5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液压油过渡连接管6与相邻阀体I上的前述联喷出油孔18连接。
[0027]由图1所示,在前述阀体I上并且位于阀体I的右上方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一安装固定孔He,而在阀体I的左下方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安装固定孔Hf,该第一安装固定孔lie以及第二安装固定孔Ilf均为自阀体I的前侧贯通至后侧的贯通孔,并且第一安装固定孔Ile以及第二安装固定孔Ilf在使用状态下通过螺栓与液压支架固定。
[0028]优选地,在前述阀体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居中位置各开设有一自阀体I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安装凹槽19,并且在安装凹槽19的两侧的槽壁上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锁销孔191。在使用时,将安装凹槽19与液压支架的板件配合并且采用螺栓在对应于锁销孔191的位置将阀体I与板件固定。
[0029]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前述的落架控制阀2包括落架控制阀钢球21、落架控制阀弹簧22和落架控制阀堵帽23,落架控制阀钢球21设置在前述的落架控制阀腔12内并且位于落架控制阀腔12的右端,具体而言,该落架控制阀钢球21对应于前述阀腔连通孔16的左端的孔口 162的部位,落架控制阀堵帽23 (也可称阀堵,以下同)以螺纹配合的固定方式与落架控制阀腔12的左端的内螺纹固定,在该落架控制阀堵帽23的右端构成有一弹簧支承腔231,并且在该弹簧支承腔231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弹簧支承腔通油孔2311,落架控制阀弹簧22位于落架控制阀钢球21与落架控制阀堵帽23之间,并且该落架控制阀弹簧22的左端在对应于弹簧支承腔231内的位置支承在落架控制阀堵帽23上,而落架控制阀弹簧22的右端支承在落架控制阀钢球21上。
[0030]仍请参见图1和图2,在前述的阀体I上并且位于前述阀腔连通孔16的右端与前述升架控制阀13的左端之间的位置构成有即开设有一大阀柱腔161。前述的升架控制阀3包括一大阀柱31和一升架控制阀堵帽32 (也可称阀堵,以下同),大阀柱31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大阀柱腔161内,藉由该大阀柱31将大阀柱腔161分隔为由图2示意的左腔室1611和右腔室1612,并且在大阀柱31上套设有一用于将大阀柱31的柱壁(外壁)与大阀柱腔161的大阀柱腔壁密封配合并且同时使前述的左、右腔室1611、1612彼此密封分隔的大阀柱密封圈311,在大阀柱31的左端端面的中央位置以窄缩状态延伸有一大阀柱顶杆312,该大阀柱顶杆312途经前述左腔室1611伸展到所述阀腔连通孔16内,并且当大阀柱31在大阀柱腔161内向左位移时,该大阀柱顶杆312探入到落架控制阀腔12内并推动前述的落架控制阀2的落架控制阀钢球21,而当大阀柱31在大阀柱腔161内向右位移时,则大阀柱顶杆312退出落架控制阀腔12并对所述落架控制阀钢球21释放,在大阀柱31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以窄缩状态延伸有一大阀柱窄缩凸缘313,该大阀柱窄缩凸缘313位于前述的左腔室1612内,升架控制阀堵帽32在对应于大阀柱窄缩凸缘313的右端的位置以螺纹固定方式与前述升架控制阀腔13的右端固定,在该升架控制阀堵帽32的左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凸缘探入孔321,前述的大阀柱窄缩凸缘313探入该凸缘探入孔321内。由图所示,前述右腔室1612与前述的升架液压油油孔Ilb相通。
[0031]请依然见图1和图2,前述的进水控制阀4包括进水控制阀钢球41、进水控制阀弹簧42和进水控制阀堵帽43 (也可称阀堵,以下同),进水控制阀钢球41设置在前述的进水控制阀腔14内并且位于进水控制阀腔14的左端,对应于前述阀腔贯通孔17的阀腔贯通孔右孔口 171的位置,进水控制阀堵帽43以螺纹配合的固定方式与进水控制阀腔14的右端固定,在该进水控制阀堵帽43的左端构成有弹簧腔431,并且在该弹簧腔431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弹簧腔通水孔4311,进水控制阀弹簧42位于进水控制阀钢球41与进水控制阀堵帽43之间,并且该进水控制阀弹簧42的左端支承在进水控制阀钢球41上,而进水控制阀弹簧42的右端探入到所述弹簧腔431内并且支承在进水控制阀堵帽43上。
[003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