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泵站用新型单向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6035发布日期:2020-06-23 21:3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泵站用新型单向溢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向溢流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液压泵站用新型单向溢流阀。



背景技术:

溢流阀又称安全阀,安全阀顾名思义是保证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的关键安全应用保障,为了保证安全阀的正常工作及延长安全阀的使用寿命,是液压泵站上必备的主要液压件,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550362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泵站用新型单向溢流阀,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装置将单向阀与溢流阀组合到一个阀面当中,在实现单向、溢流功能的同时,避免了单向阀与溢流阀各自独立的弊端,实现一阀多用的功能,其简化安装空间,节省材料,节约成本,方便使用,节省安装时间,减少了人力物力的输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该装置通过将单向阀与溢流阀组合到一个阀面当中,来实现单向溢流的效果,以此达到简化安装空间,节省材料,节约成本,方便使用,节省安装时间的目的,但是,两种不同的阀体组装在一起,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降低阀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方便维护,从而降低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泵站用新型单向溢流阀,通过设有阻液杆、第二空腔、第二弹簧、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锥形头以及第三弹簧等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实现单向溢流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受到多个阀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影响而降低使用效果,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方便后期的维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泵站用新型单向溢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阀体底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部设置有阻液杆,所述阻液杆顶端贯穿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阻液杆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空腔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一端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部一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液杆一端嵌入出液口内腔,所述第二空腔与出液口相连通,所述锥形头与第二通道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第二空腔底端以及第一空腔顶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空腔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锥形头一侧以及第一密封塞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塞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杆,所述第一密封杆通过螺纹与阀体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二密封塞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杆,所述第二密封杆通过螺纹与阀体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塞一侧与阀体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密封塞一侧与阀体之间形成的缝隙与第二通道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阻液杆、第二空腔、第二弹簧、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锥形头以及第三弹簧等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实现单向溢流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受到多个阀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影响而降低使用效果,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方便后期的维护;

2、通过设有第一密封塞、第一密封杆、第二密封塞以及第二密封杆,可以增加阀体的密封性,有利于保证该阀体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c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阀体、2进液口、3出液口、4第一空腔、5阻液杆、6第二空腔、7第一弹簧、8第一通道、9第二通道、10第三通道、11第三空腔、12锥形头、13第二弹簧、14第一密封塞、15第一密封杆、16第二密封杆、17第二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液压泵站用新型单向溢流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一侧设置有进液口2,所述阀体1底端设置有出液口3,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空腔4内部设置有阻液杆5,所述阻液杆5顶端贯穿设置有第二空腔6,所述第二空腔6内部顶端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阻液杆5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通道8,所述第一通道8与第一空腔4相连通,所述第一空腔4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道9,所述第二通道9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三通道10,所述第三通道10与第二空腔6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9一端设置有第三空腔11,所述第三空腔11内部一端设置有锥形头12,所述锥形头12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3;

所述阻液杆5一端嵌入出液口3内腔,所述第二空腔6与出液口3相连通,所述锥形头12与第二通道9相匹配;

所述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第二空腔6底端以及第一空腔4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空腔11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塞14,所述第二弹簧13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锥形头12一侧以及第一密封塞14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塞14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杆15,所述第一密封杆15通过螺纹与阀体1固定连接;

所述阀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塞17,所述第二密封塞17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杆16,所述第二密封杆16通过螺纹与阀体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塞17一侧与阀体1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第二密封塞17一侧与阀体1之间形成的缝隙与第二通道9相连通;

所述第一密封塞14和第二密封塞17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为:在使用过程中,阻液杆5一端与出液口3紧密贴合,当液体通过进液口2进入阀体1内部,会增加阀体1内部的压强,同时,液体通过第一通道8进入第一空腔4,当液体充满第一空腔4时,液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第二通道9中,并与锥形头12相接触,当液体的压力大于第二弹簧13的弹性势能时,液体对锥形头12作用,并推动锥形头12向第三空腔11中移动,并对第二弹簧13进行挤压,此时,液体流入第三空腔11中,并通过第三通道10流入第二空腔6中,此时,第一弹簧7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并将阻液杆5提起,使阻液杆5一端与出液口3分离,从而使第二空腔6中的液体流入出液口3,同时,进液口2与出液口3连通,液体直接从而进液口2流入,并从出液口3流出,从而实现单向溢流的效果,有利于保护阀体1。

通过设有阻液杆5、第二空腔6、第二弹簧13、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第三通道10、锥形头12以及第三弹簧等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实现单向溢流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受到多个阀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影响而降低使用效果,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方便后期的维护,而且,通过设有第一密封塞14、第一密封杆15、第二密封塞17以及第二密封杆16,可以增加阀体1的密封性,有利于保证该阀体1的正常使用,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两种不同的阀体1组装在一起,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降低阀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方便维护,从而降低该装置的使用效果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过程中,液体经过进液口2进入阀体1内腔,当压力过大时,液体推动锥形头12移动,并流入第二空腔6中,此时,阻液杆5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与出液口3分离,从而实现单向溢流的效果。

通过设有阻液杆5、第二空腔6、第二弹簧13、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第三通道10、锥形头12以及第三弹簧等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实现单向溢流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受到多个阀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影响而降低使用效果,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效果,而且,方便后期的维护,而且,通过设有第一密封塞14、第一密封杆15、第二密封塞17以及第二密封杆16,可以增加阀体1的密封性,有利于保证该阀体1的正常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