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35524阅读:来源:国知局
1]图9是将第二泵的叶轮间接地固定到泵驱动轴上的固定部件的剖视图。
[0042]图10是异物排出用泵的壳体的剖视图。
[0043]图11是异物排出用泵的叶轮的剖视图。
[0044]图12是旋风分离器侧的区域和异物排出用泵侧的区域的分隔板的剖视图。
[0045]图13是将异物排出用叶轮固定到泵驱动轴上的固定部件的剖视图。
[0046]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旋风分离器流入口的形状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8]首先,参照图1?图12,对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泵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表示的截面是图2中的X — X线向视截面。
[0049]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泵装置在图1中将整体用附图标记100表示。并且,泵装置100包括电动马达1、第一外壳2、第一泵3、第二外壳4、圆筒状壳体5、多个(在图示中是4个)旋风分离器6、圆筒状导向部件7、第二泵8、异物排出泵9、罩部件Cb和泵驱动轴10。
[0050]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泵3是将具有叶轮的泵单元(31?35)在上下方向上层叠了 5级的非容积型的离心泵(参照图4)。这里,关于第一泵3,可以应用公知的市售的非容积型离心泵。
[0051]第二泵8在图1中配置在最下方的区域中。
[0052]第一外壳2具有在图1的上方开口的圆筒状中空部21,形成有轴贯通孔22。轴贯通孔22从圆筒状中空部21的下方中心21c贯通至外壳下端面2e的中心。
[0053]在轴贯通孔22中形成有密封件容纳室23,在密封件容纳室23中夹装着机械密封件MS。机械密封件MS将泵驱动轴10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防止工作流体经由轴贯通孔22从第一泵3漏出到圆筒状中空部21内。
[0054]如图4所示,机械密封件MS保持在容纳室23内。
[0055]在图1中,在第一外壳2的下方区域中形成有流路24。
[0056]在第一外壳2中的外壳外周2f上形成有凸台部25,凸台部25相对于外壳的中心轴Lh正交,并且向远离中心轴Lh的方向突出。
[0057]在凸台部25上开设有放出口 26,放出口 26与流路24连通。由第一泵3升压后的工作流体从放出口 26放出。
[0058]流路24连通到第一泵3的放出侧3ο (参照图4)。
[0059]另外,在放出口 26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管用锥形阴螺纹。
[0060]如图1所示,在外壳2的圆筒状中空部21中,联轴器CP将电动马达I的轴IS与泵驱动轴10的上端部(联轴器卡合部1a)连接。
[0061]在图3中,泵驱动轴10具有联轴器卡合部10a、机械密封件卡合部10b、第一外壳卡合部10c、边缘部10d、第一泵卡合部10e、第二外壳卡合部10f、前端轴部10g。
[0062]在前端轴部1g的端面(图3的下端面)1h上形成有设置有阴螺纹的螺孔1i。
[0063]如上所述,泵驱动轴10的联轴器卡合部1a卡合在联轴器CP的卡合孔(未图示)中。
[0064]在图4中,泵驱动轴10中的第一外壳卡合部1c能够相对于轴承用套筒SLl滑动,轴承用套筒SLl固定在形成于第一外壳2的中心的贯通孔22中。
[0065]在图4中,泵驱动轴10中的边缘部1d的下方端面1db与第一泵3的最上级泵单元35中的叶轮35b的上端面抵接,下方端面1db和叶轮35b的上端面不滑动。边缘部1d起到作为第一泵3的(上方侧的)定位部件的功能。
[0066]在泵驱动轴10的第一泵卡合部1e下方的区域(与第二外壳卡合部1f的边界附近)形成有阳螺纹1j。
[0067]在图1和图4中,第一泵3层叠有吸入侧连接部件30和第一泵单元31 (最下级的单元)?第5泵单元35 (最上级的单元)。
[0068]在图4中,第一泵单元31具有圆环状的泵外壳31a、叶轮31b、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31c和分隔板31d。第二泵单元32?第5泵单元35也是同样的结构。
[0069]在图4中,在将泵单元31?35层叠而组装的状态下,使泵驱动轴10贯穿插入到泵单元31?35的各套筒的内周中,使锁定螺母LN与泵驱动轴10的阳螺纹1j旋合而拧入。
[0070]由此,第一泵3固定在泵驱动轴10上,各泵单元31?35的叶轮能够与泵驱动轴10—体地旋转。
[0071]或者,优选的是不使用锁定螺母LN,而将泵驱动轴10的第一泵卡合部1e构成为花键。
[0072]接着,参照图1和图4,对第二外壳4进行说明。
[0073]在图1和图4中,第二外壳4包括泵轴孔41、防尘密封件容纳孔42(参照图4)、安装凸缘43、旋风分离器上方腔室44、凸台部45 (参照图1:在图4中没有图示)、流路46 (参照图1:在图4中没有图不)和垂直流路48 (参照图1:在图4中没有图不)。
[0074]如图4所示,在安装凸缘43上形成有多个安装用的螺栓孔40h (在第I实施方式中是4处:参照图2)。
[0075]在图1中,在垂直流路48中嵌合着异物排出管11的上端部lit。异物排出管11的下端部Ilb连接在异物排出泵9 (上方盖部件93的嵌合孔931:参照图12)上。由此,异物排出泵9和垂直流路48经由异物排出管11连通。
[0076]如图4所示,防尘密封件容纳孔42形成在泵轴孔41的上方。
[0077]防尘密封件容纳孔42包括大径孔42a和小径孔42b,大径孔42a在第二外壳4的上端面开口,在小径孔42b中收纳有防尘密封件DS。
[0078]在大径孔42a中安装有脱落防止板15,防止防尘密封件DS从防尘密封件容纳孔42脱离。
[0079]在图4中,在旋风分离器上方腔室44的下方形成有旋风分离器上端嵌合孔44a,在旋风分离器上端嵌合孔44a中连接着旋风分离器6的上端(旋风分离器流入口)6ai。
[0080]在旋风分离器上方腔室44的顶盖部形成有放出口(贯通口)460和旋风分离器放出管安装孔462。这里,工作流体经由放出口(贯通孔)460向第一泵3侧放出。此外,旋风分离器放出管60的上端部60b嵌合在旋风分离器放出管安装孔462中。
[0081]这里,旋风分离器放出管安装孔462与放出口 460同心地配置,旋风分离器放出管安装孔462的内径与旋风分离器放出管60的上端部60b的外径大致相等地设定。此外,放出口(旋风分离器出口)460的内径尺寸与旋风分离器放出管60的内径尺寸大致相等。
[0082]如图2所示,在第I实施方式中,形成有4个旋风分离器上方腔室44,在各个旋风分离器上方腔室44中,在腔室44的半径方向外侧连通着向大致切线方向弯曲地延伸的流入流路(所谓的旋风分离器端口)49,该流入流路49和腔室44的平面形状作为整体成为所谓的“月牙形玉石”那样的形状。
[0083]当工作流体流入到旋风分离器6中时,流入流路49容易发生回转流,所以在腔室44的半径方向外侧为向大致切线方向弯曲地延伸的形状。图2中的流入流路49的示意性截面表示流入流路49的沿着中心轴的截面。根据该截面可知,为了工作流体容易流入而形成为,越是流入流路49的远离旋风分离器上方腔室44的区域越浅。
[0084]另外,图2中的附图标记4m是与4根旋风分离器组装用贯穿螺栓B2 (参照图1)旋合的阴螺孔。
[0085]接着,参照图5和图6,对旋风分离器6和第二泵8进行说明。
[0086]图5说明旋风分离器6,图6说明第二泵8。
[0087]这里,图5和图6表不相同的局部截面,但由于要参照说明的部件(结构)不同,所以引出线的位置及其附图标记不同。
[0088]在图1和图5中,旋风分离器6具有上方区域中的直管部6a和下方区域中的锥形部6b。旋风分离器6设置在圆筒状导向部件7的半径方向内侧的区域中,如图2所示,在相对于泵驱动轴10点对称的位置配置有4个。
[0089]并且,旋风分离器6安装在第二外壳4(参照图1)中的旋风分离器上端嵌合孔44a(参照图4)与圆筒状导向部件7 (图5)中的旋风分离器下端嵌合孔75 (参照图5)之间的区域中。
[0090]图5中的附图标记6i表示旋风分离器6的内周面。工作流体中含有的比重大的异物一边通过回转流回转,一边沿着该内周面6i下降。
[0091]在图5中,圆筒状导向部件7具有上方直管部71、下方锥形部72、底部73和下端外缘突出部74。下方锥形部72的外周面和下端外缘突出部74的外周面构成连续的锥形面。
[0092]底部73的平面形状虽然没有明确地图示,但是为大致圆形,在其中心形成有泵驱动轴贯穿插入孔73c。
[0093]在底部73,在相对于中心点(泵驱动轴贯穿插入孔73c的中心点)点对称的4处位置形成有旋风分离器下端嵌合孔75。旋风分离器下端嵌合孔75的位置为第二外壳4中的旋风分离器上端嵌合孔44a (参照图4)的投影位置。
[0094]在图5中,在旋风分离器下端嵌合孔75的下方,在旋风分离器下端嵌合孔75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