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枢纽器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236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转式枢纽器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式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装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上盖
与底座间,使上盖得以相对于底座启闭及翻转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型态的改变,笔记型电脑、移动电话等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现代人的生活 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搭配输入方式的改变,触控式荧幕普遍成为可携式电子装置的 标准配备,然而,就掀盖模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而言,其利用现有技术的枢纽器的设置,而 使得上盖开启后相对于底座呈倾斜状态,在上盖后侧并未具有支撑物的情形下,不便于使 用者点击设于上盖的触控式荧幕,尤其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仅需使用触控式荧幕作为同 时输出及输入的接口,例如玩游戏、展示资料时等,因此,如何能让使用者方便点击上盖的 荧幕则成为现有技术需改良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翻转式枢纽器与可携式电子装置,使上盖得以在相对于底座翻转180度后再闭合于 底座上,则上盖贴靠于底座上且荧幕外露,因此可便于使用者点击上盖的荧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承架;一启闭轴,穿设并固定于固 定承架中;一启闭组件,包含有一启闭套筒及一启闭承架,启闭套筒可旋转地套设于启闭轴 外且与启闭承架相互固定,启闭承架上设有一滑动插销;一限位垫片,具有一中心孔,限位 垫片以中心孔套设于启闭轴外,限位垫片的一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连接柱,连接柱与中 心孔的轴心不重合;一升降组件,包含有一连接承架及一升降承架,连接承架的一端套设于 连接柱外,连接承架的另一端与升降承架相互固定,升降承架具有一滑动翼及一套接翼,滑 动翼贯穿成型有一长槽,该长槽套设于滑动插销外,升降组件能相对于启闭组件滑动,套接 翼中贯穿成型有一穿孔;一翻转组件,与升降承架的套接翼相接,翻转组件包含有一翻转轴 及一翻转承架,翻转轴穿设于套接翼的穿孔中,翻转承架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外。 前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中启闭套筒的端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限位垫 片相对于启闭套筒的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启闭套筒的限位凸部与限位垫片的 限位凸部相对应。 前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中升降承架的套接翼具有两定位弹片,两定位弹片相对 成型于套接翼的穿孔周缘,翻转组件包含有一定位垫片,定位垫片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外, 定位垫片相邻于套接翼且内凹成型有数个定位凹部,定位垫片的定位凹部与套接翼的定位 弹片相对应。 前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中 转组件包含有一垫片组件,该垫片组件套设于翻转 轴外。[0009] 前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中启闭轴设有一非圆形部,而该限位垫片的中心孔的形状配合该启闭轴非圆形端部,使限位垫片为不可旋转地套设固定于启闭轴上。[0010] 本实用新型翻转式枢纽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是 —种翻转式枢纽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与固定承架相
互固定;一侧壳,与启闭承架相互固定;一上盖,与翻转承架相互固定且设有荧幕。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启闭套筒的端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限位
垫片相对于启闭套筒的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启闭套筒的限位凸部与限位垫片
的限位凸部相对应。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升降承架的套接翼具有两定位弹片,两定位弹片相对成型于套接翼的穿孔周缘,翻转组件包含有一定位垫片,定位垫片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外,定位垫片相邻于套接翼且内凹成型有数个定位凹部,定位垫片的定位凹部与套接翼的定位弹片相对应。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翻转组件包含有一垫片组件,该垫片组件套设于翻转轴外。 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启闭轴设有一非圆形部,而该限位垫片的中心孔的
形状配合该启闭轴非圆形端部,使限位垫片为不可旋转地套设固定于启闭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翻转组件的设置,而使得上盖得以相对于侧壳翻转,
并可于翻转后再度闭合于底座上以便于使用者点击荧幕,且配合升降组件的设置,使得上
盖在开启的同时自动上抬,以避免上盖在开启时与底座产生撞击,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具有
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枢纽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枢纽器的元件分解示意图[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式枢纽器另一视角的元件分解示意图[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闭合状态图[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开启状态图[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开启状态图[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翻转状态图[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翻转完成状态图[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翻转后闭合状态图[0027]图中标号说明10固定承架20启闭轴30启闭组件31启闭套筒311中心孔312限位凸部313固定片体32启闭承架321固定件322滑动插销40限位垫片41中心孔
5[0034]42限位凸部43连接柱50升降组件51连接承架511插销52升降承架521滑动翼5211长槽522套接翼5221穿孔5222定位弹片60翻转组件61翻转轴62翻转承架63定位垫片631定位凹部64垫片组件70底座80侧壳90上盖91荧幕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固定承架10、一启闭轴20、一启闭组件30、
一限位垫片40、一升降组件50、及一翻转组件60。 前述的启闭轴20穿设并固定于固定承架10中。 请参阅图2所示,前述的启闭组件30与启闭轴20相接,启闭组件30包含有一启闭套筒31及一启闭承架32,启闭套筒31具有一中心孔311,其套设于启闭轴20上并可相对于启闭轴20旋转,启闭套筒31的端面上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312,启闭套筒31的周缘径向延伸成型有一固定片体313,该固定片体313上设有至少一固定件321 。启闭承架32借由固定件321与启闭套筒31的固定片体313相互固定,启闭承架32上固设有一滑动插销322。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前述的限位垫片40借由其上的一中心孔41套设并固定于启闭轴20上。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限位垫片41的中心孔41为非圆形孔,并套设在启闭轴20 —端部的非圆形杆,使限位垫片41与启闭轴20同步旋转。然而,限位垫片41的中心孔41也可以是一圆形孔,并与启闭轴20枢接,这样的枢接关系仍然可以使本枢纽器正常动作。且限位垫片40相邻于启闭套筒31的限位凸部312,限位垫片40的内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42,限位垫片40的限位凸部42相对应于启闭套筒31的限位凸部312,用以限制启闭套筒31的旋转角度,限位垫片40的外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连接柱43,连接柱43位于限位垫片40的中心孔41周缘,故连接柱43相对于中心孔41呈偏心设置。[0049] 前述的升降组件50与限位垫片40的连接柱43相接且可相对于限位垫片40旋转,升降组件50包含有一连接承架51及一升降承架52,连接承架51与启闭承架32相互推顶,连接承架51的一端套设于连接柱43上,连接承架51的另一端与升降承架52相互固定,在较佳实施例中,连接承架51与升降承架52之间借由一插销511贯穿固定的,升降承架52具有相连接的滑动翼521及套接翼522,滑动翼521上贯穿成型有一长槽5211,滑动翼521的长槽5211套设于启闭承架32的滑动插销322外。当启闭承架32枢转时,滑动翼521借由长槽5211相对于滑动插销322上下移动,使启闭承架32得以相对于升降承架52上下移动,套接翼522中央贯穿成型有一穿孔5221,套接翼522上相邻于穿孔5221处设有两相对180度的定位弹片5222,定位弹片5222突出于套接翼522表面。[0050] 前述的翻转组件60与升降承架52的套接翼522相接且包含有一翻转轴61、一翻转承架62、一定位垫片63、及一垫片组件64,翻转轴61穿设于套接翼522的穿孔5221中,翻转承架62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61上,定位垫片63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61上,且定位垫片63相邻于套接翼522且相对于定位弹片5222设置,定位垫片63的表面内凹成型有数个定位凹部631 ,当定位垫片63相对于套接翼522旋转时,各定位凹部631可与定位弹片5222相嵌合而产生定位效果,垫片组件64套设于翻转轴61上,垫片组件64可包含有弹性垫片、磨耗垫片等提供弹力及扭力的结构,在此不加以赘述。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有前述的翻转式枢纽器、一底座70、一侧壳80及一上盖90,底座70与固定承架10相互固定,侧壳80与启闭承架32相互固定,上盖90与翻转承架62相互固定,上盖90上设有荧幕91,当上盖90带动侧壳80相对于底座70启闭时,翻转承架62带动启闭承架32 —同相对于固定承架10及启闭轴20枢转,此时连接承架51及升降承架52亦一同被启闭承架32推动而相对于限位垫片40枢转。 请参阅图5及图6,当上盖90相对于底座70开启时,启闭套筒31以启闭轴20为轴心转动,而连接承架51以连接柱43为轴心转动,由于启闭轴20与连接柱43不同轴而呈偏心设置,故当连接承架51以连接柱43为轴心转动时,连接承架51带动升降承架52与启闭套筒31以不同轨道转动,则连接承架51带动升降承架52相对于启闭承架32向上滑动,长槽5211相对于滑动插销322滑移,此时升降承架52带动翻转承架62向上滑动,进而使得上盖90被抬起而与底座70间形成一定间距。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当上盖90相对于侧壳80翻转时,翻转承架62带动翻转轴61及定位垫片63相对于升降组件50翻转,定位垫片63所产生的定位效果可提供上盖90摩擦停滞力并阻止上盖90被过度或被意外旋转。 请参阅图9所示,将翻转后的上盖90相对闭合于底座70上,以使荧幕91外露,此时升降承架52相对于启闭承架32向下滑动而回复至原始高度,则使得上盖90贴合于底座70表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承架;一启闭轴,穿设并固定于固定承架中;一启闭组件,包含有一启闭套筒及一启闭承架,启闭套筒可旋转地套设于启闭轴外且与启闭承架相互固定,启闭承架上设有一滑动插销;一限位垫片,具有一中心孔,限位垫片以中心孔套设于启闭轴外,限位垫片的一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连接柱,连接柱与中心孔的轴心不重合;一升降组件,包含有一连接承架及一升降承架,连接承架的一端套设于连接柱外,连接承架的另一端与升降承架相互固定,升降承架具有一滑动翼及一套接翼,滑动翼贯穿成型有一长槽,该长槽套设于滑动插销外,升降组件能相对于启闭组件滑动,套接翼中贯穿成型有一穿孔;一翻转组件,与升降承架的套接翼相接,翻转组件包含有一翻转轴及一翻转承架,翻转轴穿设于套接翼的穿孔中,翻转承架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套筒的端面轴向延伸 成型有一限位凸部,限位垫片相对于启闭套筒的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启闭套 筒的限位凸部与限位垫片的限位凸部相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承架的套接翼具 有两定位弹片,两定位弹片相对成型于套接翼的穿孔周缘,翻转组件包含有一定位垫片,定 位垫片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外,定位垫片相邻于套接翼且内凹成型有数个定位凹部,定位 垫片的定位凹部与套接翼的定位弹片相对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含有一垫片组 件,该垫片组件套设于翻转轴外。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翻转式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轴设有一非圆形部,而 该限位垫片的中心孔的形状配合该启闭轴非圆形端部,使限位垫片为不可旋转地套设固定 于启闭轴上。
6. —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枢纽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与固定承架相互固定;一侧壳,与启闭承架相互固定;一上盖,与翻转承架相互固定且设有荧幕。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套筒的端面轴向延 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限位垫片相对于启闭套筒的侧面轴向延伸成型有一限位凸部,启闭 套筒的限位凸部与限位垫片的限位凸部相对应。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承架的套接翼 具有两定位弹片,两定位弹片相对成型于套接翼的穿孔周缘,翻转组件包含有一定位垫片, 定位垫片套设并固定于翻转轴外,定位垫片相邻于套接翼且内凹成型有数个定位凹部,定 位垫片的定位凹部与套接翼的定位弹片相对应。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含有一垫片 组件,该垫片组件套设于翻转轴外。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轴设有一非圆形部,而该限位垫片的中心孔的形状配合该启闭轴非圆形端部,使限位垫片为不可旋转地套 设固定于启闭轴上。
专利摘要一种翻转式枢纽器与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具有与上盖相接的固定承架、与侧壳相接的启闭组件、及与上盖相接的翻转组件、并具有与启闭轴偏心设置的升降组件,借由翻转组件的设置使得上盖得以相对于侧壳翻转,并利用升降组件与启闭组件沿偏心的不同轨道枢转,使得上盖相对于底座开启时,借由升降组件的带动而可相对于底座上抬。本实用新型使上盖得以在相对于底座翻转180度后再闭合于底座上,则上盖贴靠于底座上且荧幕外露,因此可便于使用者点击上盖的荧幕。
文档编号F16C11/10GK201487032SQ20092016383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日
发明者林树木 申请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