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密封性的o形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873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密封性的o形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形密封圈是一种小截面的圆形密封元件,其常用的截面是圆形的,一般0形圈是用合成橡胶制造的,主要安装在常用的矩形槽和端面倒角槽。目前,在我国,用橡胶制造的圆形截面0形圈仍然是用途广泛需要量最大的一种密封件。在密封槽中的0形密封圈只有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作用下,保证一定的密封间隙才能起到密封作用。密封间隙必须保证一定的范围内(例如根据Parker曲线图),若超过某一极限数值,则发生挤隙想象,损伤密封圈。若无密封间隙,则密封圈只能在预密封的作用下保持密封,失去0形密封圈自密封的作用,或者压缩量太大,造成永久变形,导致早期丧失弹性造成泄漏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即可以保证起到密封效果,又不会发生挤隙现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包括基板,在该基板上设置有以该基板的中心为圆心并固定0形圈的第一密封槽,在该第一密封槽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补偿垫圈的第二密封槽,其中,所述补偿垫圈的截面为矩形。所述补偿垫圈的厚度H3的范围为H3 > H2,但H3 < H2+C1,其中,H2为第二密封槽的深度,Cl为第一密封槽的密封间隙;所述补偿垫圈的宽度不小于密封盖体半径的8% ;所述补偿垫圈的材料为绝缘电工纸板。本实用新型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产品自重的作用下,有效保证了垂直方向静密封方式下0形密封圈的有效密封间隙,降低零部件加工成本,装配过程简单,起到了节能减排,环保高效的效果。由于补偿垫圈有效地承载了上方部件的重量,使得0型圈的压缩量得到有效地控制,密封间隙得到有效保证,密封效果比较理想。采用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后,经3个月内连续观察,无一出现漏油、渗油现象,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0形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的半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0形密封装置包括基板1,在该基板1上设置有以该基板1的中心为圆心的第一密封槽3,在该第一密封槽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槽 5,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0形圈,所述第一密封槽3的深度为H1,密封间隙为Cl ;所述第二密封槽5的深度H2为1 2mm,其内安装有补偿垫圈,该补偿垫圈的截面为矩形,厚度H3 为H3 > H2,但H3 < H2+C1,所述补偿垫圈的材料一般为绝缘电工纸板,宽度应根据上方垂直方向的重量决定,一般不小于密封盖体半径的8%,以免上方的重量过重造成补偿垫圈严重变形,失去补偿作用。在进行装配时,将密封胶把补偿垫圈粘在槽内,再进行相关零部件的转配。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一底盖,直径为440mm,其上设置有固定0型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3,在该第一密封槽3的外侧设计一矩形的第二密封槽5,槽深H2为1. 7mm,用于固定0形圈的补偿垫圈,所述补偿垫圈的厚度H3为2mm,补偿垫圈的材料为绝缘电工纸板,补偿垫圈的宽度18mm,固定0型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的槽深为8. 5mm(设0型圈的压缩量最大为35%,硬度为70士幻,调整盖体紧固件的扭矩使电工纸板达到至少有20%的压缩量,所以即H4-[H1+(H3-H2) X80% ] < H4X35% (H4 为 0 型圈截径)(H3-H2) X80%< 0. 254(0. 69MP 下最大密封间隙)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满足0型圈设计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在该基板(1)上设置有以该基板(1)的中心为圆心并固定0形圈的第一密封槽(3),在该第一密封槽C3)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补偿垫圈的第二密封槽(5),其中,所述补偿垫圈的截面为矩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垫圈的厚度H3的范围为H3 > H2,但H3 < H2+C1,其中,H2为第二密封槽的深度,Cl为第一密封槽的密封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垫圈的宽度不小于密封盖体半径的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密封性的0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垫圈的材料为绝缘电工纸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密封性的O形密封装置,包括基板,在该基板上设置有以该基板的中心为圆心并固定O形圈的第一密封槽,在该第一密封槽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补偿垫圈的第二密封槽,其中,所述补偿垫圈的截面为矩形。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产品自重的作用下,有效保证了垂直方向静密封方式下O形密封圈的有效密封间隙,降低零部件加工成本,装配过程简单,起到了节能减排,环保高效的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后,经3个月内连续观察,无一出现漏油、渗油现象,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文档编号F16J15/00GK202182178SQ20112017985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王香芳, 章丽明 申请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