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830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5月1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5-0065348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力控制减震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形成狭缝的盘的连接形成硬通道并且能够通过使用在线轴引导件的压缩冲程方向和回弹冲程方向形成的四个通道产生软阻尼力,从而简化通道结构、降低减震器的生产分散性和提高减震器的生产率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减震器被安装在诸如汽车等运输工具中并且通过吸收和阻尼在行驶期间来自路面的振动或震动提高乘车舒适感。

这种减震器包括缸体和在缸体内被安装为可压缩和可延伸的活塞杆。缸体和活塞杆被安装在车体、轮或轴中。

将阻尼力设置为低的减震器可通过吸收在行驶期间因路面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振动提高乘车舒适感。与此相反,将阻尼力被设置为高的减震器可通过抑制车体的姿势的变化提高转向稳定性。

因此,已经开发一种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中能适当调节阻尼力特性的阻尼力控制阀被安装在减震器的一侧上使得阻尼力特性根据路面和行驶条件被适当地调节以提高乘车舒适度和转向稳定性。

一般而言,这种常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具有通过选择地打开和关闭在线轴引导件中形成的多个通道同时变化线轴的位置选择硬通道和软通道的结构。

即,硬阻尼力或软阻尼力可通过有选择地调节在线轴引导件中形成的硬通道和软通道的打开状态/关闭状态有选择地产生。

然而,在常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中,因为硬通道和软通道是通过使用在线轴引导件中形成的多个通道单独形成,所以减震器的结果变得复杂并且分散性可在大规模生产期间出现。由于结构复杂,所以可增加减震器的制造成本。

作为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文献,公开号为10-1998-0002962的韩国专利申请(1998年3月30日)公开一种阻尼力控制缓冲器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能够通过形成有狭缝的盘的连接形成硬通道,并且能够通过使用在线轴引导件的压缩冲程方向和回弹冲程方向形成的四个通道产生软阻尼力,从而简化通道结构、降低减震器的生产分散性并提高减震器的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其包括被配置在缸体内执行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的活塞杆、被连接至活塞杆以将缸体分成压缩室和回弹室的活塞、形成以垂直穿过活塞的主通道和被配置以通过活塞杆和活塞之间的磁力提升线轴的螺线管。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包括:保持部,其分别被连接至活塞的顶面和底面、与主通道连通的连接通道被形成以垂直穿过保持部;壳体,其被分别设置在保持部的相应的相对表面上以在壳体的相互对应表面上形成导向室,形成导向通道以垂直穿过壳体以便将导向室与外部连通;导向阀,其与在保持部和壳体之间的连接通道紧密接触以产生主阻尼力;以及线轴引导件,其穿过并且连接至保持部、壳体和导向阀并且在围绕线轴的外部的状态下引导线轴,其中狭缝被形成以垂直穿过导向阀使得经过连接通道和导向室的流体在硬模式下被排放至外部,旁路通道形成在线轴引导件中使得经过狭缝和导向室的流体在软模式下通过线轴引导件的内部和阀通道被排放至外部。

旁路通道可包括:第一压缩通道,其在压缩室的方向上相对于活塞形成使得经过导向室的流体在回弹冲程中被引入线轴引导件中;第二压缩通道,其被形成使得经过第一压缩通道和线轴引导件的内部的流体通过阀通道被排放至外部;第一回弹通道,其在回弹室的方向上相对于活塞形成使得经过导向室的流体在压缩冲程中被引入线轴引导件中;以及第二回弹通道,其被形成使得经过第一回弹通道和线轴引导件的内部的流体通过阀通道被排放至外部。

第二压缩通道和第二回弹通道可在第一压缩通道和第一回弹通道之间形成。

导向阀可包括:下盘,其在线轴引导件穿过并且连接至下盘的状态下与连接通道紧密接触;第一导向盘,其在线轴引导件穿过并且连接至第一导向盘的状态下与下盘紧密接触,第一狭缝沿与下盘间隔开的第一导向盘的边缘垂直形成;第二导向盘,其在线轴引导件穿过并且连接至第二导向盘的状态下与第一导向盘紧密接触,第二狭缝沿第二导向盘的边缘垂直形成以便在硬模式下与第一狭缝连通;以及主盘,其在线轴引导件穿过并且连接至主盘的状态下与第二导向盘紧密接触,第三狭缝沿主盘的边缘垂直形成以便在硬模式下与第二狭缝和导向室连通。

第一狭缝和第三狭缝可相对于第二导向盘交替形成,第二狭缝将经过第一狭缝移动的流体朝侧面引导,然后将流体引导至第三狭缝。

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可进一步包括被设置在导向阀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构件使得密封构件在阻挡导向室的状态下被可移动安装,其中引入通道在密封构件中形成使得经过狭缝的流体被移动至导向室。

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可进一步包括被连接至壳体的相应的相对表面的辅助阀,其中辅助阀与狭缝紧密接触并且在硬模式下被打开使得经过狭缝的流体被排放至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硬模式中压缩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硬模式中回弹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软模式中压缩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软模式中回弹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从结合附图详细地描述的下列实施例,本发明及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体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彻底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另外,由于它们没有必要混淆本发明的主题,因此将省略对公知技术等的详细说明。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硬模式中压缩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硬模式中回弹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软模式中压缩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软模式中回弹冲程状态的正横断面视图。

并且,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图5,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包括缸体10、活塞杆(未示出)、活塞20以及螺线管。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包括一对保持部100、一对壳体200、一对导向阀300以及线轴引导件400。

缸体10被制成圆柱形以形成内部空间,缸体10填充有工作流体(油等)。

虽然缸体10被示为具有单管结构,但是缸体10可具有在其中形成两个缸体的双管结构。

用于连接至车体侧面或车轮侧的单独连接部(未示出)可被安装在缸体10的下端。

缸体10的一端和活塞杆的一端可在被分别连接至车辆的车体侧或车轮侧的状态下进行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

活塞杆的一端被连接至活塞20,活塞杆的另一端从缸体10向外延伸并且被连接至车辆的车体侧或车轮侧。

活塞20将缸体10分为分别对应于缸体1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压缩室11和回弹室12。形成阀通道21以垂直穿过活塞20。

阀通道21被分为在压缩冲程期间用于将压缩室11的流体移动至回弹室12的压缩通道和在回弹冲程期间用于将回弹室12的流体移动至压缩室11的回弹通道。

电磁阀30在被连接至在缸体10内部设置的活塞缸的状态下通过提升线轴31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硬通道P和软通道B。

为此目的,电磁阀30可包括在其中可升降安装线轴31的操作室和在操作室的周围缠绕的线圈。

线圈通过使用外部电源形成磁力并且将线轴31提升至软模式或硬模式。

一对保持部100被分别连接至活塞20的顶面和底面。形成与阀通道21连通的连接通道110以垂直穿过保持部100。

连接通道110被分为在压缩冲程期间用于将压缩室11的流体移动至回弹室12的压缩通道和在回弹冲程期间用于将回弹室12的流体移动至压缩室11的回弹通道。

一对壳体200被分别设置在保持部100的对应的相对表面上,导向室210形成在壳体200的相互对应表面上。

导向室210在保持部100的方向上敞开,在下面将要描述的敞开部分被密封构件500阻挡的状态下形成导向室210。

形成导向通道220以垂直穿过壳体200以便将导向室210的流体移动至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

另外,辅助阀230可被分别连接至壳体200的对应的相对表面,辅助阀230中的每个可包括与导向通道220紧密接触的多个辅助盘。

在硬模式下,打开辅助阀230使得经过导向通道220的流体被排放至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

导向阀300与在保持部100和壳体200之间的连接通道110紧密接触。导向阀300包括在硬模式下被形成使得经过连接通道110和导向室210的流体被排放至外部的垂直狭缝。

更具体地,导向阀300可包括下盘310、第一导向盘320、第二导向盘330和主盘340。

下盘310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下盘。下盘310在线轴引导件400穿过并连接至下盘310的状态下与连接通道110紧密接触。

下盘310的形状可以是带中空中央部的盘使得线轴引导件400可穿过并且连接至下盘310。

第一导向盘320在线轴引导件400穿过并连接至第一导向盘320的状态下与下盘310紧密接触。

第一导向盘320的形状可以是带中空中央部的盘使得线轴引导件400可穿过并且连接至第一导向盘320。

第一导向盘320的边缘与下盘310的一个表面间隔开。

另外,多个第一狭缝321沿第一导向盘320的边缘垂直形成。

可形成具有沿第一导向盘320的圆周方向的长度的多个第一狭缝321。

为此目的,间隔盘311可被进一步设置在下盘310和第一导向盘320之间。

第二导向盘330在线轴引导件400穿过并连接至第二导向盘330的状态下与第一导向盘320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

第二导向盘330的形状可以是带中空中央部的盘使得线轴引导件400可穿过并且连接至第二导向盘330。

另外,多个第二狭缝331沿第二导向盘330的边缘垂直形成以便在硬模式下与第一狭缝321连通。

第二狭缝331将经过第一狭缝321的缺口部分(cut-away portion)移动的流体朝侧面引导,然后将流体引导至下面描述的第三狭缝341。

可形成具有沿第二导向盘330的圆周方向的长度的多个第二狭缝331。

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纵向第二狭缝331的两端处形成第二狭缝331的两个切口部分332,其宽度比中央部分大。

流体从第一狭缝321被引入至被设置在第二导向盘330的边缘方向的切口部分332。

另一方面,被设置在第二导向盘330的中央方向的切口部分332将从第一狭缝321引入的流体排放至外部。

以这种方式,第二导向盘330可通过第二狭缝331的宽度调节可变地调节移动至导向室210的流体的量。

主盘340可设有一个或多个主盘。主盘340在线轴引导件400穿过并连接至主盘340的状态下与第二导向盘330的一个表面紧密接触。

主盘340的形状可以是带中空中央部的盘使得线轴引导件400可穿过并且连接至主盘340。主盘340可具有与第二导向盘330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另外,多个第三狭缝341沿主盘340的边缘垂直形成以便在硬模式下与第二狭缝331和导向室210连通。

可形成具有沿第二导向盘330的圆周方向的长度的第三狭缝341。

第一狭缝321和第三狭缝341可相对于第二导向盘330交替地形成。

线轴引导件400穿过并且连接至保持部100、壳体200以及导向阀300并且在围绕线轴31的外侧的状态下引导线轴31。

中空部401在线轴引导件400的内部形成使得线轴31是滑动可移动的。

旁路通道410、420、430和440在线轴引导件400中形成使得经过第一狭缝321、第二狭缝331和第三狭缝341和导向室210的流体在软模式下通过线轴引导件400的内部和阀通道21被排放至外部。

旁路通道410、420、430和440可包括四个通道即第一压缩通道410、第二压缩通道420、第一回弹通道430和第二回弹通道440。

第一压缩通道410水平地形成在线轴引导件400中并且在压缩室11相对于活塞20的方向上形成。

第一压缩通道410在回弹冲程中将经过导向室210的流体引入至线轴引导件400的中空部401中。

第二压缩通道420水平地形成在线轴引导件400中。第二压缩通道420将经过第一压缩通道410和线轴引导件400的流体通过阀通道21排放至外部。

第二压缩通道420在间隔开的第一压缩通道410和第一回弹通道430之间形成。

第一回弹通道430水平地形成线轴引导件400中并且在回弹室12相对于活塞20的方向上形成。

第一回弹通道430在压缩冲程下将经过导向室210的流体引入至线轴引导件400中。

第二回弹通道440水平地形成在线轴引导件400中。第二回弹通道440将经过第一回弹通道430和线轴引导件400的流体通过阀通道21排放至外部。

第二回弹通道440在第一压缩通道410和第一回弹通道430之间形成。

密封构件500被进一步设置在导向阀300和壳体200之间。密封构件500在阻挡导向室210的状态被可移动安装。

密封构件500可在密封构件500的边缘与导向室210的侧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被安装。

引入通道510在密封构件500中形成使得经过第一狭缝321、第二狭缝331和第三狭缝341的流体被移动至导向室210。

引入通道510在硬模式下将经过第三狭缝341的流体移动至导向室210。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的操作。

首先,在进行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同时螺线管在硬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流体通过如在图1和图2中说明的主通道M和硬通路P移动。

更具体地,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中的流体通过活塞20的阀通道21引入。

然后,流体通过连接通道110被排放至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在该过程中,在连接通道110的排放方向上紧密接触的导向阀300被打开以产生阻尼力。

同时,引入至阀通道21中的流体通过连接通道110、第一狭缝321、第二狭缝331、第三狭缝341和引入通道510被引入至导向室210。

然后,引入至导向室210中的流体通过导向通道220被排放至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在该过程中,与导向通道220紧密接触的辅助阀230被打开以产生阻尼力。

另一方面,在进行压缩冲程和回弹冲程同时螺线管在软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下,流体通过如在图3和图4中说明的主通道M和软通路P移动。

更具体地,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中的流体通过活塞20的阀通道21引入。

然后,流体通过连接通道110被排放至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在该过程中,在连接通道110的排放侧紧密接触的导向阀300被打开以产生阻尼力。

同时,引入至阀通道21中的流体通过连接通道110、第一狭缝321、第二狭缝331、第三狭缝341和引入通道510被引入至导向室210。

然后,引入至导向室210中的流体被移动至侧部,然后通过第一压缩通道410或第一回弹通道430被引入至线轴引导件400的中空部401。

然后,引入至线轴引导件400的中空部401的流体被排放至第二压缩通道420或第二回弹通道440并且通过压缩方向和回弹方向的阀通道21被排放至压缩室11或回弹室12。

因此,硬通道P可通过形成狭缝的盘的连接形成而软通道B可通过使用在线轴引导件400的压缩方向和回弹方向形成的四个通道形成。因此,有可能简化通道结构,降低减震器的生产分散性并且提高减震器的生产率。

虽然已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阻尼力控制减震器,但是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变型。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并且将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确定。

虽然已经参照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

参考标号的描述

10:缸体 11:压缩室

12:回弹室 20:活塞

21:阀通道 30:电磁阀

31:线轴 100:保持部

110:连接通道 200:壳体

210:导向室 220:导向通道

230:辅助阀 300:间隔盘

320:第一导向盘 321:第一狭缝

330:第二导向盘 331:第二狭缝

332:缺口部分 340:主盘

341:第三狭缝 400:线轴引导件

401:中空部 410:第一压缩通道

420:第一压缩通道 430:第一回弹通道

440:第二回弹通道 500:密封构件

510:引入通道 M:主通道

P:硬通道 B:软通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