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传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7858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传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领域,涉及一种轴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卡死的轴传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传动中,回转运动的传动通常通过传动轴来传动。传动轴的传动过程中,对转动轴线的定位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传动轴和负载定位不够精准,传动过程中负载会存在摆动,从而带动传动轴摆动,不仅影响传动效率,而且严重时会导致传动轴卡死,对传动部件造成损坏。

在空心轴往实心轴传输动力的传动结构中,传统的做法是将实心轴的一端插入空心轴的中孔,采用键连接实现同步和动力传动。从空心轴一侧输入动力,实心轴的另一端作为输出连接负载。传统空心轴的中孔为圆孔,各处孔径一致且与实心轴外径通过轴承适配,采用小公差的间隙配合甚至过盈配合。上述结构实心轴与空心轴的配合限制了实心轴的摆动,运行稳定性更好,但是当径向载荷较大时,传动的实心轴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弹性形变,实心轴与空心轴的配合端容易卡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空心轴与实心轴的传动在实心轴摆动时容易卡死的问题,提供一种轴传动连接结构,实心轴可随负载小幅度摆动,避免实心轴弯曲弹性形变,防止卡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传动连接结构,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空心轴轴心位置设置中孔,实心轴的一端套设于中孔内,所述空心轴的中孔为从中间向两端孔径逐渐增加的喇叭形孔,所述中孔的内径最小处与实心轴端部外径通过轴承适配。中孔的孔径最小处包夹实心轴形成支撑,而中孔从孔径最小处向两侧呈圆弧线逐渐展开,给实心轴留出摆动间隙,使实心轴具备一定的摆动自由度,当实心轴受到负载影响产生弯曲弹性形变时,喇叭形中孔可以给实心轴留出一定的变形空间,避免卡死。

作为优选,空心轴和实心轴采用键连接传动。

作为优选,述喇叭形孔的轮廓线的为圆弧线段。喇叭形孔沿轴向剖面的轮廓线,为中间窄,两端宽的孔型,且孔壁的曲线为标准的圆弧线段。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轴中孔的孔径最小处设置于中孔与实心轴配合段的中心位置,且孔径最小处两侧的孔径变化相互对称。两侧孔径变化对应设置,给实心轴留出弯曲弹性形变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中孔的两端倒角。

作为优选,实心轴与空心轴的配合端为圆柱形。实心轴采用传统的柱形轴。

本实用新型空心轴采用中间小,两端大的喇叭形中孔与实心轴嵌套传动,当实心轴受到负载影响产生弯曲弹性形变,喇叭形中孔可以给实心轴留出一定的弯曲弹性形变空间,避免卡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心轴中孔孔型示意图。

图中:1、空心轴,2、实心轴,3、中孔,4、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轴传动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空心轴1和实心轴2,空心轴轴心位置设置中孔3,实心轴2的一端套设于中孔内。所述空心轴的中孔为从中间向两端孔径逐渐增加的喇叭形孔,喇叭形孔的轮廓线是一段标准的圆弧,所述中孔的内径最小处与实心轴端部外径适配。空心轴中孔3内壁和实心轴端部外壁之间对应设置键槽4,空心轴1和实心轴2采用键连接传动。空心轴中孔3的孔径最小处设置于中孔的中心位置,且两端孔径变化相互对称。中孔的两端开口处设置倒角。中孔的孔径最小处包夹实心轴形成支撑。中孔孔径变化对应设置,给实心轴留出弯曲弹性形变空间。当实心轴受到负载影响产生弹性形变时,喇叭形中孔可以给实心轴留出一定的摆动自由度,避免卡死。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