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制动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44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轻型制动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制动轮。



背景技术:

制动轮是外抱块式制动器的一个部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制动器的质量和制动性能。市场上,为了提高制动轮的优质成品率,产品生产主要采用冷挤压,需使用1000吨液压机参与制造,其成本高、效率低。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轻型制动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优质成品率高、制造成本低的轻型制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轻型制动轮,包括上轮体和下轮体,所述上轮体的外口径小于下轮体的内口径,所述上轮体的下端向外延伸出圆弧过渡部,所述圆弧过渡部的下端向外延伸出嵌入部;所述下轮体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环状承接部,所述环状承接部的上部开设有供所述嵌入部嵌入的环形凹槽,所述嵌入部与环状承接部的连接处相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位于的环状承接部的上部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过渡部的外侧圆弧的半径为22-28mm,所述圆弧过渡部的内侧圆弧的半径为72-80mm。

进一步的,所述嵌入部的上侧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轮体的厚度为5-15mm,所述下轮体的厚度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上轮体的外口径大于30mm、小于40mm;所述下轮体的内口径大于65mm、小于80mm。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承接部的内口径为大于上轮体的内口径,且所述环状承接部的内口径大于25mm、小于35mm。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上轮体和下轮体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部和嵌入部与下轮体延伸出的圆弧过渡部相焊接,由于嵌入部嵌装在环形凹槽上并连接处相焊接,这样上轮体和下轮体之间连接稳固,与由1000吨液压机参与制造的传统制动轮具体同等的高强度性能,但较传统的制动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优质成品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型制动轮的结构图(实施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轻型制动轮的结构图(实施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轻型制动轮,包括上轮体1和下轮体2,上轮体1的外口径小于下轮体2的内口径,上轮体1的厚度为5mm,下轮体2的厚度为5mm,上轮体1的外口径为33mm;下轮体2的内口径是69mm,上轮体1的下端向外延伸出圆弧过渡部11,圆弧过渡部11的外侧圆弧的半径为25mm,圆弧过渡部11的内侧圆弧的半径为75mm,圆弧过渡部11的下端向外延伸出嵌入部12,嵌入部12的上侧面为倾斜面,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度;下轮体2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环状承接部21,环状承接部21的上部开设有供嵌入部12嵌入的环形凹槽,环状承接部21的内口径为大于上轮体1的内口径,且环状承接部21的内口径为32mm,优选的,环形凹槽位于的环状承接部21的上部内侧,嵌入部12与环状承接部21的连接处相焊接。

实施例二,参见图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环状承接部21的下侧面为圆弧面或者斜面,以使得轻型制动轮内侧面形成平滑接触面,以利于安装内衬、电机轴等其他零部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