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68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



背景技术:

手动变速器是一种变速装置,也称为MT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速和转矩,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工作在较为有利的工况范围内。驾驶员通过手动操作变速杆进行变速换档时,此操作力通过MT变速器被传递到调档叉,由调档叉使离合器工作而进行期望的变速。而现有的MT变速器的选换档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较多部件制作而成,增加了制作成本,并且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选换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设于变速箱内,包括环设于一选换档杆的右端的第一换档臂,所述第一换档臂包括一互锁件以及设于所述互锁件内的第一换档臂本体;所述互锁件为一环设于所述选换档杆的右端的呈方形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臂上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选换档杆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所述腔体的右侧内壁和左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弧形凹槽,两弧形凹槽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一换档臂本体包括一连接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端的一换档拨片,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腔体内,其左右侧面相应于所述弧形凹槽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孔腔,所述孔腔的开口朝向对应的弧形凹槽,在所述孔腔内设置有一自恢复弹簧,在所述孔腔内位于所述自恢复弹簧外的位置设有一球体,所述自恢复弹簧的外端能够抵于对应的球体上,所述换档拨片由所述开口穿出;在所述连接部上还开设有供一固定销轴穿过的锁孔,以通过固定销轴固定于所述选换档杆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换档拨片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选换档臂,在需要进行选换档时,首先将选换档杆移动至对应档位的位置,然后旋转所述选换档杆以使其绕轴心转动,以使其带动所述第一换档臂本体跟随所述选换档杆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换档臂的换档拨片控制相应档同步器进行滑动,实现换档的目的。换档后的第一换档臂通过其上设置的孔腔、自恢复弹簧以及对应的球体和弧形凹槽实现该档位上的互锁,换档结构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设于变速箱内,包括环设于一选换档杆1的右端的第一换档臂2,所述第一换档臂2包括一互锁件以及设于所述互锁件内的第一换档臂本体;所述互锁件为一环设于所述选换档杆1的右端的呈方形的腔体21,所述腔体21的顶臂上开设有一开口211,所述开口2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选换档杆1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所述腔体21的右侧内壁和左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弧形凹槽212,两弧形凹槽212的开口211相对;所述第一换档臂本体包括一连接部221以及设于所述连接部221上端的一换档拨片222,所述连接部221与所述换档拨片222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221设于所述腔体21内,其左右侧面相应于所述弧形凹槽212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孔腔223,所述孔腔223的开口211朝向对应的弧形凹槽212,在所述孔腔223内设置有一自恢复弹簧224,在所述孔腔223内位于自恢复弹簧224外的位置处抵设有一球体,所述自恢复弹簧224的外端能够抵于对应的球体上,所述换档拨片222由所述开口211穿出;在所述连接部221上还开设有供一固定销轴23穿过的锁孔,以通过固定销轴23固定于所述选换档杆1的右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凹槽212即为内壁面弧度与球体的弧度相匹配,以使得球体的更好的容于该弧形凹槽212内。

本实用新型的选换档臂,在需要进行选换档时,首先将选换档杆1移动至对应档位的位置,然后旋转所述选换档杆1以使其绕轴心转动,以使其带动所述第一换档臂本体跟随所述选换档杆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换档臂2的换档拨片222控制相应档同步器进行滑动,实现换档的目的。换档后的第一换档臂2通过其上设置的孔腔223、自恢复弹簧224以及对应的球体和弧形凹槽212实现该档位上的互锁,换档结构简单有效。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烧结制备的MT变速器内选换档臂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选换档杆1以及第一换档臂2。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所述选换档杆1的左端的第二换档臂以及一选档臂31。其中:

所述第二换档臂通过固定于所述选换档杆1的左端,能够驱使所述选换档杆1绕其轴心转动(即顺/逆时针旋转),从而驱使位于所述选换档杆1右端的第一换档臂2相应旋转以进行换档。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档臂呈一轴套结构,也可称为选档臂32(以下称选档臂32),其固定套设于所述选换档杆1的左端,该选档臂32的作用主要是自身转动而带动所述选换档杆1转动,另外一个作用是使所述选档臂31通过该选档臂32安装于所述选换档杆1的左端。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选档臂32包括一体成型的柱体321以及设于所述柱体321左右两端的左右挡壁322,所述柱体321的外周面与两挡壁322的内壁面形成挡壁323,所述选档臂32还具有从轴向上贯穿所述柱体321以及右挡壁322的轴孔,所述左挡壁322用于封堵所述选换档杆1的左端。

在所述柱体321的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销孔(图未示出),在所述选换档杆1的左端相应于所述第一销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销孔(图未示出),该第一销孔及第二销孔与一第一销轴324配合以将所述选档臂32固定于所述选换档杆1上,以使所述选档臂32不相对于所述选换档杆1旋转,而时在其旋转时带动所述选换档杆1旋转。

在所述挡壁323上设置有一固定块325,所述固定块325的两端与左右挡壁322连接,所述固定块325的里侧面与所述柱体321的外周面连接。

所述选档臂31呈L形的块状结构,具有第一块结构311和与第一块结构311垂直的第二块结构312,其第一块结构311通过一第二销轴33固定于所述固定块325上,第一块结构311靠近第二块结构312的位置通过一第三销轴34与设于选换档杆1上的连接件固定,从而能够直接驱使所述选换档杆1线性移动至相应档位的滑槽中。通过第二销轴33与固定块325可以驱使所述选档臂32旋转,从而使选换档杆1旋转以驱使所述第一换档臂2动作,从而完成换档。

本实施例的结构,只需要通过一个选档臂31进行相应方向转动,即可驱动选换档杆1进行线性运动,再通过选档臂31进行与上述方向垂直的方向转动(即驱动选档臂32旋转),即可带动选换档臂旋转,从而使位于选换档臂右端的第一换档臂2动作以完成换档,因此,极大的减少了驱动部件的数量,降低成本,减少安装空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