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孔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740阅读:1279来源:国知局
光孔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光孔密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压缩密封圈,使其膨胀来进行封堵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件的试漏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件试漏的效率及准确性,常有要求工件快速、方便试漏的情况。

一般的试漏虽然能达到其要求,却无法满足快捷试漏的需求。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在工件上的某一光孔套上袋子进行包扎或塞入软性材料,但是容易产生泄露,影响其试漏的准确性,同时降低了试漏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光孔密封装置,该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旋转机构使密封圈压缩变形后膨胀来封堵光孔的新型密封装置,使试漏效率及准确性大大的提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轴及套装在轴外并进行轴向运动的轴套,所述轴前端在轴套和光孔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轴套向下运动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与轴间有空隙,所述空隙内设置有套在轴上的压缩弹簧,形成一个压缩装置,所述压缩弹簧下端与轴套接触部分与轴套固定,所述轴套下端与密封圈接触或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轴后端与一手柄销接形成一旋转机构,所述手柄与轴后端销接部分与轴套顶端接触,手柄的旋转下压轴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轴后端通过一销与手柄销接,所述销的两端设置挡圈实现限位,以防止三者脱开。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下端部设置销接孔,该孔内穿过一销与轴实现销接,所述销接孔与底端的距离小于该销接孔与任一一侧边的距离,转动该手柄后销接孔到与轴套的接触点的距离逐渐增大,实现轴套下压。

又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下端部的底面为一短平面并逐渐向两侧弯延并形成比底面距销接孔更长距离的两侧平面。

安装时,所述的轴的前端按顺序依次放进密封圈,压缩弹簧和轴套。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工件中某一光孔的封堵,不仅简化了作业流程,并提高了试漏效率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孔密封装置,包括轴1、压缩弹簧2、轴套3、密封圈4、手柄5、一对挡圈6和销7。具体的,所述轴套3在轴上可以进行轴向运动。轴1前端在轴套3和光孔间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轴套3向下运动挤压密封圈实现密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3与轴1间有空隙,所述空隙内设置有套在轴上的压缩弹簧2,形成一个压缩装置,所述压缩弹簧2下端与轴套3接触部分与轴套3固定,所述轴套3下端与密封圈4接触或不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轴1的后端和手柄5头部通过销7连接,形成一个旋转机构。

且,所述的销7两端设置挡圈6,以防止三者脱开。

安装时,所述的轴1的前端按顺序放进密封圈4,压缩弹簧2和套3,形成一个压缩装置。

使用时,因为所述手柄5的下端部的底面为一短平面并逐渐向两侧弯延并形成比底面距销接孔更长距离的两侧平面,当所述的手柄5尾部旋转某一角度时,所述的压缩弹簧2会变形,从而推动套3的轴向移动,随着角度的逐步增大直到自锁,通过套3挤压密封圈4,使密封圈4压缩后膨胀,从而实现了工件中某一光孔的封堵,不仅简化了作业流程,并提高了试漏效率及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光孔密封装置,由轴1的前端、密封圈4、压缩弹簧2和轴套3组成压缩机构,用于压缩密封圈4;由手柄5头部、轴1的后端和销7组成旋转机构,以及用一对挡圈6装在销上,防止三者脱开,当所述的手柄尾部旋转某一角度时,所述的压缩弹簧会变形,从而推动套的轴向移动,随着角度的逐步增大直到自锁,通过套挤压密封圈,使密封圈压缩后膨胀。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