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用于车辆传动系的减振组件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264552阅读:来源:国知局
a (其还可被称为保持板),可与棱边91a间隔开地形成应力最高的部位。由此可能能够相对于图1的实施例(在其中减振元件单元56可接触棱边91)使磨损最小化和/或提高寿命。这可是可行的,因为在一些运行状态中最高的应力在图1的实施例中出现在棱边91处。因为棱边(例如截面棱边)更易受影响地且可能以磨损的方式对这种应力做出反应,所以应力最高的部位或减振元件单元的贴靠面远离棱边的移位可在一些情况下降低磨损或甚至引起提高寿命。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降低可在支撑构件86a中出现的应力的绝对值。这可能能够同样有利地影响寿命。
[0092]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构造自由的端部结构87a和在构件中的由此改善的应力走向例如可降低支撑构件86a的材料厚度。支撑构件86a必要时可实施为具有2mm的厚度d (即,在径向方向上的伸展,其还可被称为板材厚度)。
[0093]盘状构件83a (其还可被称为轮毂盘)的外径Ds在此大于支撑构件86a自由的端部结构87a的内径De。在此,外径Ds (其还可被称为轮毂盘直径)为盘状构件83a在周向支撑区域84a的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区段94a处的最大直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减振元件单元构造为弹簧,减振元件单元56a可被更好地包围并且不可如此容易地从减振元件通道或弹簧通道离开。减振元件通道至少部分地形成在支撑构件86a和周向支撑区域84或盘状构件83a的基本上平行于轴向方向延伸的区域93a之间。此外,可更好地实现减振元件单元操控或弹簧操控,因为减振元件单元56a或弹簧可在沿径向进一步外置的区域中进行操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装配,两个构件不会在轴向方向上相会,因为支撑构件86a的内径De小于盘状构件83a的外径D s。此时,在一些实施例中,盘状构件83a可通过倾斜穿到支撑构件86a中。
[0094]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构件可构造成没有自由的端部结构。在这些情况下,支撑构件可在其敞开的一侧处具有小于盘状构件或轮毂盘的外径的内径,内径还可被称为开口直径。
[0095]盘状构件83a在其沿径向内部的区域中形成第二初级侧60a。第二初级侧在轴向两侧处由两个提供第二次级侧62a的盖盘元件包围,盖盘元件沿径向内部与从动轮毂50a连接,并且盖盘元件中的一个(即,在图2中右边示出的盖盘元件)与涡轮22a例如通过铆接固定地连接。为此,在图4的实施例中,作为连接结构102a设置有铆钉或铆接栓。为了避免用于连接涡轮22a与减振器的次级侧的连接元件102a接触导轮28a,在导轮处在轴向方向上设置有相应的凹处45a。
[0096]涡轮22a与减振组件32a在沿径向与沿径向内置的减振元件组件66a的减振元件单元68a的中点Mb可比较的高度上连接。沿径向可比较的高度可类似于已经针对沿径向可比较的高度提及的值那样与中点Mb有偏差。为此,涡轮22a(其还可被称为透平)固定在盖盘元件10a处,该盖盘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在面向涡轮22a的一侧上覆盖沿径向内置的减振元件组件66a的减振元件单元68a。换言之,盖盘元件10a具有至涡轮罩的连接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涡轮22a的力矩可通过左边的盖盘元件106a运行。
[0097]涡轮22a可通过提及的措施连接在涡轮轮毂或从动轮毂50a处。通过涡轮22a在可能构造为弹簧的减振元件单元68a旁边连接在盖盘元件10a处,可实现节省结构空间的结构。因此,涡轮22a与变矩器1a的次级侧62a连接。此外,可通过所述类型的连接增大涡轮22a或透平的轴向刚度。因此可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中实现涡轮22a的更小的变形,因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盘元件10a比涡轮22a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刚度。
[0098]作为对更高的材料厚度的补充或替代,盖盘元件10a的刚度也可通过盖盘元件10a的形状(例如通过构造在其中的弹簧窗)得到。盖盘元件10a在减振元件单元68a所处的径向高度上具有减振元件单元操控桥接部1la和外部的限制区域103a。在轴向方向上在减振元件单元操控桥接部1la与外部的限制区域103a之间例如可构造弹簧窗。在限制区域103a处进行在涡轮22a和盖盘元件10a之间的连接。在此,在周向方向上可分别设置多个连接结构102a。连接结构例如可成组地且在周向方向上分别布置在两个在周向方向上相邻的减振元件单元操控桥接部1la之间。减振元件单元操控桥接部1la(其还可被称为弹簧操控桥接部)和限制区域103a在接触区域105a(其沿径向在减振元件单元操控桥接部1la和限制区域103a之间得到的弹簧窗或开口之外)再次连接。减振元件单元操控桥接部1la又与限制区域103a还在沿径向内置的接触区域107a处相遇。沿径向外置的接触区域105a如此构造,即,该接触区域至少部分区段地包围减振元件单元68a、然而在轴向方向上没有超过减振元件单元68a的中点Mb。
[0099]盖盘元件10a沿径向在减振元件组件66a内部与另一盖盘元件106a连接,该另一盖盘元件在在背对涡轮22a的一侧上分配给盘状构件83a。为此使用连接元件104a,其在沿径向在盘状构件83a的减振元件单元68a之下的区域中分别伸过盖盘元件10a的开口、在盖盘元件106a中的开口和弹簧窗88a。连接元件104a同样可构造为铆钉或铆接栓。在盘状构件83a的弹簧窗88a的区域中的盖盘元件10a和106a之间沿径向在连接元件104a或连接部位之外形成用于容纳减振元件单元68a的减振元件通道。
[0100]盘状构件83a相对于从动轮毂50a或相对于从从动轮毂50a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滑动结构51a滑动地支承。滑动支承部53a例如可构造为钢一钢一接触。两个盖盘元件10a和106a与从动轮毂50a或滑动结构51a (其构造为从动轮毂50a的突起)在滑动支承部53a的径向内部连接。为此将铆钉或铆接栓用作连接器件49a。在一些其他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作为连接器件也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连接器件,例如隔片、间隔螺栓、螺纹连接部、粘接连接部、夹持连接部、焊接连接部、压接连接部等等。
[0101]为了避免锁止离合器46a的离合器活塞48a在轴向方向上碰到连接器件49a的头部或连接器件49a本身处,连接器件49a在轴向方向上覆盖有保护元件47a。保护元件47a具有C形截面。在一些情况下,保护元件47a可由比离合器活塞48a更软的材料构造,例如塑料。
[0102]盘状构件83a尤其以其处在两个减振元件组件54a、66a之间的区域形成偏移质量支架70a,偏移质量74a又在例如相应两个联结区域76a的区域中支撑在偏移质量支架处以用于实施偏移或摆动运动。在图4中示出的示例中,偏移质量74a分别利用两个处在盘状件83a两侧的质量件来构造,质量件例如也可彼此固定地连接。
[0103]由于连接结构85a和连接结构102a(其也可被称为涡轮铆钉)分别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减振元件组件66a和54a旁边并且基本上布置在减振元件组件66a和54a的径向伸展部内部,所以沿径向在盘状构件83a内部、沿着盘状构件83a不存在其他的构件。
[0104]用于连接在沿径向外置的减振元件组件的区域中和在沿径向内置的减振元件组件的区域中的各个零件或构件的一些连接元件使用于布置偏移质量的结构空间或空间变小,该结构空间或空间在径向方向上位于两个减振元件组件之间。例如,如果如在一些传统的减振组件中那样,减振组件沿径向布置在沿径向内置的减振元件组件之外和/或沿径向布置在沿径向外置的减振元件组件之内,此时这为这种情况。因此,可构造为铆钉、隔片、间隔螺栓或类似物的传统的连接器件通常也需要大量的结构空间,因为盘状构件或轮毂盘在连接元件本身的区域中并且在减振元件单元的旋转角度的区域中空着。通过沿径向在减振元件组件66a之外取消连接盖盘元件10a和106a的附加元件,可将因此释放的结构空间用作他用。因此,减振元件单元56a和/或68a和/或偏移质量74例如可构造得更大。
[0105]因此,通过根据图4的实施例构造减振组件32a可实现,在基本上相应于盘状构件83a的径向和轴向伸展部的结构空间中仅存在减振元件组件54a和66a以及偏移质量74a,其也可被称为转速适应性缓冲重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实现很好的解耦性能。换言之,减振元件组件54a和66a以及偏移质量74a沿径向套叠地布置。
[0106]在传统的实施方案中使用的、用于连接在径向外部的区域中的盖盘元件的连接器件其实应用于吸收减振元件单元68a的力,例如铺展力,以便降低在盖盘元件中的负荷。为了即使沿径向在减振元件单元68a外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也足够坚固地构造盖盘元件10a和106a,例如在轴向方向上加固盖盘元件10a和106a。为此,盖盘元件10a和106a可具有更大的材料强度或板材厚度。作为补充或替代,例如可引入用于提高刚度的相应的冲压结构或冲制结构。
[0107]在图1Oa)和图1Ob)中显示了用于盖盘元件的另一实施例,其适合于减振组件和在没有沿径向内置的连接器件的情况下的装配。
[0108]在图5a)中示出了从图4中的左侧来看的扭转减振器组件34a的轴向视图。可看出盘状构件83a与其沿径向向外作用的支撑区域84a,减振元件单元56a在周向方向上支撑在支撑区域处。为了支撑或容纳减振元件单元68a,构件83a在其径向内部的区域中具有开口或所谓的弹簧窗88a,开口或弹簧窗在周向方向上由相应的桥接区域90a分开。也可明显看出在还通过盘状构件83a提供的偏移质量支架70a的相应的联结区域76a中形成的具有沿径向外置的顶部区域的弯曲的导轨80a。
[0109]在图5b)中示出了在图5a)中也可识别出的盘状构件83a,盘状构件83a在其功能性方面作为偏移质量支架70a。在此可总地识别出四个偏移质量74a,其中,每个偏移质量在两个彼此有周向间距的联结区域76a处通过在此处相应定位的联结元件82a联结到偏移质量支架70a处。在图5b)中还可识别出在偏移质量74a或相应的偏移质量74a的两个部分中形成的、具有沿径向内置的顶部区域的弯曲的导轨78a。在图5b)中还识别出与偏移质量74a的相应的周向端部区域对应地构造的在盘状构件83a中的开口 92a。使相应的偏移质量74a的两个部分彼此连接的元件(例如铆接栓或类似物)穿过开口 92a延伸。
[0110]在图5中识别出,在一者为扭转减振器组件34a且另一者为偏移质量摆动组件36a的设计方式或设计方案中,每个扭转减振器38a、40a具有四个在周向方向上接连的减振元件单元56a、68a,减振元件单元例如分别位于彼此对应的、即相同的周向区域中,从而支撑区域84a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续在开口 88a之间的桥接区域90a,因此,支撑区域相对于桥接区域基本上不具有周向偏移。换言之,在图5的实施例中,桥接区域90a和支撑区域或周向支撑区域84a(其还可被称为桥接部)彼此对准、没有角度偏差地构造。还在偏移质量摆动组件36a的区域中设置总计四个偏移质量74a,偏移质量在周向方向上如此定位,即,它们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相应的支撑区域84a或桥接区域90a处在中心。这使得用于为在偏移质量支架70a中的相应的联结区域76a提供弯曲的导轨80a而需产生的开口在支撑区域84a或桥接区域90a的两侧并且由此尤其在扭矩导入或传递到减振元件单元56a、68a上或从减振元件单元56a、68a进行扭矩导入或传递的位置避免在盘状构件83a中的材料削弱。这意味着,尽管偏移质量支架70a在结构上集成到同时还具有在扭转减振器组件34a中的扭矩传递功能性的构件中,由于避免削弱的定位或一方面由于相同数量的减振元件单元并且另一方面由于相同数量的偏移质量,很高扭矩的传递也是可行的。
[0111]图6a)和6b)以与图5相应的方式示出了具有相同的构造原理的构造,然而一方面在减振元件单元56a、68a的区域中并且另一方面在偏移质量74a的区域中具有不同的分配。可识别出总计五个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a和五个分别基本上布置在与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a相同的径向区域中的第二减振元件单元68a。因此,支撑区域84a在此也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沿着桥接区域90a延续。图6b)以相应的方式示出了总计五个在周向方向上接连的偏移质量74a,然而现在偏移质量在周向方向上如此定位,S卩,它们近似居中地处在盘状构件83a的两个在周向方向上接连的支撑区域84a之间。因此,如同在图3中示出的设计方式那样,在此在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a的数量和第二减振元件单元68a的数量与偏移质量74a的数量之间的比为I。
[0112]图7以其图示a)又基于减振组件32a的在图4中示出的构造示出了扭转减振器组件34a的设计方案,该扭转减振器组件34a相应具有四个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a和四个第二减振元件单元68a,这还如同参考图5a)已经说明的那样。现在,扭转减振器组件34a与具有总计五个在周向方向上接连的偏移质量74a的偏移质量摆动组件36a组合,S卩,如原则上参考图6b)已经阐述的构造那样。在此,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a或第二减振元件单元68a的数量与偏移质量74a的数量的比为0.8。
[0113]在图8中示出了另一变型方案。在此在图8a)中可识别出相应具有五个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a和五个第二减振元件单元68a的扭转减振器组件34a,这也如同在图6a)的设计方式中示出的那样。对应于该扭转减振器组件34a,在Sb)中可识别出具有总计四个在周向方向上接连的偏移质量74a的偏移质量摆动组件36a。因此,在此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a或第二减振元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